渝州南山枰

渝州南山枰

发表于 2017-03-29 18:19:29
2906 字 · 1227 阅 · 1 评 · 0 赞

中国人喜欢实在,喜欢功利。 

朋友的公司要想一个企业文化理念,征求我的意见,他的草稿中居然有“功利”两个字,让我哭笑不得,这分明是一种“自黑”。

不说他了,我后来协助他把功利二字改为了“共赢”。我承认,自己也不能免俗。但是故人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共赢,也就是小平说的“共同富裕”,是所有的人,无论时代,无论立场,一起赢——或多或少都要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成长,收获,这才叫共赢。

我常常想,自己小的时候为什么喜欢文字?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把纸张当成倾诉的对象;也许,文字是有生命的,能够通过时空抵达另一个缘分空间;也许,文字是有翅膀的,可以任意在思想天空飞翔;也许,文字是有“大长腿”的,可以千里迢迢传递此时的心跳与脉动。

曾经研究每一个汉字,从笔画,偏旁组合,线条的表现,也研究每一个词的色彩,情绪,态度与蕴含,在我眼里,每个汉字像饱满的露水,那点纯洁,那种圆润,那种滋养你的呼吸的感觉,每一个汉字在字典里,就像刚泡的茶,叶片在舒展,翻滚,茶汁在涌动,沁出,真是美好到你的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开阖不已。读了《说文解字》,背了《尔雅》,发现每一个汉字都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淬炼、不断升腾、不断滚雪球,每一个单纯的汉字背后,最后都发展出了不单纯的意思。

就像昨天,朋友在微信里说:“被20几岁的小年轻喊为叔叔,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大家的戏谑式回复不可避免有玩笑不恭,但更多无奈的成分,毕竟,岁月逝去了,我们还以为自己年轻,却被无情地被童言无忌的小朋友推往历史的角落。

最近,内心很受煎熬,不仅仅是这种被小朋友们遗弃的感觉。绝不是为了毕业前要做的那些首先是内容上,其次是形式上的东西,而是,为了要割舍几百个孩子几年来的那样一种共同成长的感觉。如果说,第一次带学生算是职业生涯中的“初恋”,那么这个夏天,我下子同时“失恋”数百次。

我从来都承认,自己在干工作上有点完美主义倾向,但是自己毕竟是“青涩”的,已经不年轻还在自黑青涩,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实。因为青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因为是成长,所以还不成熟。《千字文》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觉得我们都一直是生长的姿态,因为生长,所以远不成熟。因为不成熟,所以不懂得怎样世故地去迎合环境,不懂得怎样爱护自己的羽毛;因为不成熟,所以还很难四平八稳,让方方面面满意。

我对不起他们。这不是检讨。我只是想说,如果我心境更好一点,我更成熟一点,也许有的东西会做得更好。我很容易对一件事情着迷,却不容易把握好这种分寸感。在我眼里,分寸感,是需要计算的;而某些制度,某些尺寸,拿捏不准的时候,是需要算计的。刘德华的歌词说:“我想我不够爱你/我不曾忘了自己/没那么全心投入/所以会一败涂地”,有时看到自己的学生中,有的降级,有的退学,有的延期毕业;看到自己的支部成员,延期转正,我的心情都是,都怪我自己算计得不到位,爱得不够深入。

不必说他们四年前来的时候,很多都不懂,也不必夸耀他们现在已经全然成熟。我也很明了,学校的教育只是这四年来他们成长动因的很小的一部分。我之所以难受,是在这一场“初恋”之后,我不清楚,如果我还遇见一群娃,我会不会倦怠,会不会恐惧,会不会为他们考虑过多,关心太多,甚至引发他们的各种吐槽或者唾弃?

不说专业,也不说院校,谁都会对自己的大学几年留下多少遗憾。今天有人问我:“当下高等教育的质量怎样?”这个话题从何谈起呢?我无从谈起,我知道自己只在此山中,不能跳出青山外,还是不说的好吧!但是,我觉得,我们随时都应该保留一种空,或者无的态度,才是最有利于成长的态度。

因为空,所以我们才愿意去容纳,吸收,去开拓,奋进,去感受,包容;因为无,所以我们才不满,内省,才有所求,有所进取,有所前往。

也许有人会说,空,或者无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在四维中的实在感,一个是在历史中的存在感。陶渊明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可能算是看透了的人,所以超脱一切,而我,知道,很多东西,空或者无,是一种未完成状态,需要我们更多的前进或者付出。

我不大喜欢研究悲剧,但是我深刻感动于古今中外那些大悲剧中悲天悯人、愁痛惨怛、血泪淋漓之艺术魅力;在某种意义上,世界的本质是空,或者无,按照霍金的说法,世界起源于大爆炸;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花了一个星期创造了世界;按照恩格斯的说法,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将毁灭。

《易经》的最后一卦,是《未济》卦,为何?也许在儒家先贤看来,不圆满,才是世界的真相。这种不圆满,会让人觉得空,会觉得无;有的时候,影响我们成功的条件需要很多;但是导致失败的原因,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一个。所以,未济,可能是我们需要面临的新常态。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需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们更需要心细如发,情深似海。当年有个画家,天天打望观察生活,人家说:“你先生好慵懒哦!”他淡淡地回应了一句:“深情正在我辈!”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对春有红花夏有荷,秋有金桔冬有雪的人生更多一份珍惜,对来来往往的红尘男女更多一份尊重,一份包容,一份欣赏。因为这些是空的,我们如果不珍惜,一切终将逝去,我们如果不认真地观看,认真地倾听,以后连雪泥鸿爪,捕风捉影的机会都千金难求!

最近买了一些关于画谱的书,在开始学习和思考传统人物画的笔法等。说实话,将近15年前读了点美学,但是没有太多的审美实践,很多概念还是比较抽象。因为画谱的原因,我更容易将传统绘画技法与美学与现实中的人生相互结合起来。尤其是每天早晚,我会花若干小时通过轻轨穿梭在这个城市的南端和北端之间,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国画课堂。

实实在在地说,世俗中很多人都是“外貌协会”的,而且重视脸蛋重于身材,但是研究了画谱后,我更看重,我对面的这个人,无论年龄,长相,我更关注的是,如果我手里只有一支最普通的毛笔,只有最一般的墨汁,我怎么用线条来表现其给我眼瞳带来的冲击?如何处理他的头发,他的脸庞的轮廓线,如何表现他的衣服的明暗,线条,深浅,前景和后景,如果有光,我应该让光线从哪边来表现,才能更好地表现他或者她的气质和性情。

王羲之当年写汉字的时候为了体会转笔之妙,去买了一大群鹅来观赏;现在我倒不想去买几个奴隶来做模特,但是每天的轻轨沿线,自然山水在脚下铺展,风情万种的城市万象在眼前上演,我甚至自己无师自通的地发现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在短短几秒钟内抓特征的方法,如,20岁到40岁,男的要手腕与鞋尖,女的要看指尖与脚踝;年龄大的,发型看修养,从扑粉的厚度看审美;年龄小的,看颈项。至于为什么这么看,也许涉及到文化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等,聪明的读者诸君自己可以脑补。

尽管如此,我承认我看到的一切,只是世界的一种颜色,语言也好,文字也好,乃至画笔也好,只是通向世界的一条路径。色即是空。万花筒般的颜色背后,如果还原,也只是三原色。

所以,不断还原,再还原,我们的一切还是无。或是空。

只是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个过程更精彩一点,不留一点遗憾。

如果有不圆满,那是为了让我们更有可回味的地方,这个饱满的过程,会让我们以后的历史中,有更多美丽的传说或伟岸的背影。

亲,你觉得呢?

(本文曾发表于《长寿文艺》2015(4):42-43,原题《空,或者无》)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高校青年教师一枚;研究国学、重庆地域文化;头条号渝州南山枰COO;欢迎各界朋友以文会友,共同进步!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