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19-11-09 12:08:33
1503 字 · 2375 阅 · 0 评 · 0 赞

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的关于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当然,从礼记中的论述,似乎格物致知还是一个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XWE29PnpBYcmqHsNTHPINHWMJno

先说一下结论,格物致知在中国哲学史上,曾经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哲学史上,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起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一种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从而获得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通俗点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而不断获得知识的过程。这里面的格,是来的意思。就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让万事万物的理,来到自己的心中,从而获得知识。而儒家认为,道德修养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先有知识,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种看法,其实与传统的儒家完全不同。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是认识不完的。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就是很傻的行为。

另外,中国文化中的道家与佛家,与儒家的人生观是不一样的。儒家强调过一种加法的生活,人要努力,要奉献,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而道家和佛家认为,人要过一种减法的生活,要尽量减少欲望,不被外界的万事万物所牵绊,所迷惑。所以你看庄子说了一句话,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减法的生活。他说,人要“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说你不能被物质的东西所限制,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逍遥。

1887d39b00583a19a82b988b375f7f7c

在这种思想的逻辑下 ,格物致知又有了新的内涵。这里面的格,是删除去除抛弃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抛弃对外物的依赖,抵制物质的欲望,才能达到致知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显然是从道家和佛家的观点,去解释格物致知。当然,这种观点不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主流观点。

对格物致知的理论进行系统阐发的,要算是南宋的大理学家朱熹。之所以说是理学家,是因为程颐、朱熹他们都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那么格物的对象就是万事万物,格物的目的就是穷理,穷理的目的就是致知。

关于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曾经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朱熹说,格物就像是吃饭,而致知就像是吃饱。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结果。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那么中国将会和西方文化一样,发展出强大的科学。问题是,中国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只是强调要从万事万物中寻扎社会的伦理规范。也就是说,格物是为了找到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的途径。正如朱熹所说,格物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当然”,而致知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应然”,如果人能到全面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圣贤了。

那么问题来了。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人怎么能够格的完呢?朱熹在逻辑上修补了这样的瑕疵。朱熹认为,虽然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万事万物还存在一个共同的理,这就叫做“理一分殊”。因此,儒家的特别是朱熹的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是要不断积累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要不停地努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从个别上升到整体,从特殊上升到一般,那么就能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了。

158c85fea460e35c24cb648c2dac8cce

但是,心学对此却不以为然。王阳明一开始就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结果他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七夜,结果一无所得还病倒了。所以心学就认为,人的知识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你不需要去那么努力地学习,你只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你内心的声音,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这种认识论,又有点像禅宗的理论了。

理学的格物致知,强调的是渐进的努力,心学的格物致知,强调是顿悟,这就像是一个是努力的孩子,一个是天分极高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和方式不同,最终都能达到致知的境界。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