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1-11-23 22:14:31
790 字 · 626 阅 · 0 评 · 0 赞

47cd3acc78d8b7b2

人类的行为大都是有思考伴随的,虽然思考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让我们强烈地觉察,甚至有不少行为是无意识的,但整体上,我们的行为是受思考所支配的。比如:

我们驾车上班,如果你是一个老司机,对如何开门、如何点火、如何加油、如何操控方向盘、如何避让行人和车辆、如何踏刹车、如何停车这些行为,你完全不用动脑筋思考,完全是习惯性动作。但你会思考:“我要驾车去什么地方?走什么线路不堵车?我必须在什么时间到达?”等等。

思考水平高的人,日常的行为举止就会理性、正常,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相反,则可能反应迟缓、乖张荒谬,甚至不可理喻。

普通人的思考是“提问一回答”,那些似乎有些异类的艺术家的思考,依然是“提问—回答”。我深感欣慰的是,著名的英国艺术评论家威尔•贡培兹对思考的理解,与我非常一致。他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的第五节“艺术家是怀疑论者”中写道:

不管你是打算烘焙一个生日蛋糕还是设计一个花哨的新软件,只有一种可能的方式能启动创造的过程,那就是提出问题——“我需要用到哪些配料?”抑或“我如何才能使软件界面更直观?”

就拿雕塑家举例。他们要不断雕琢一块大理石,直到可以辨识的形象出现在眼前。雕塑家凿出的每个细小切口都伴随着他们的一次发问一“如果我把这一小块削去会怎么样?”“这一凿会帮助我塑造出我想要的躯干吗?”这就引向了另外一个问题:“这样行得通吗?”这个问题是千百次类似的问题的终点,随后是做出决定,而决定之后又会引出更多的问题和修改。

创意是在我们头脑里持续发生的一个召唤和响应的过程,如果一切进行顺利,这个“提问—回答”的程序就会像我们的左右脑一样协同工作,就像在进行一段“颅内双人舞”。

虽然威尔•贡培兹主要是从艺术家创意来源的角度,强调“提问—回答”这个具有质疑性的程序的价值,但他确实指明了艺术创造行为所伴随着的思考,就是持续的“提问—回答”,尤其是“提问”,它启动了艺术创造的过程。

retouch_2021122621583235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