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老子·第六十章】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本篇讲治国方略,是针对君王而言的。古代称君王为“圣上”,故“圣上”应理解为统治者。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我在年轻时读《道德经》时印象最为深刻。
不过,这句话的解释却有好多种,我所知道的主要如下:
其一,统治一个大国,就像烹饪一条小鱼一样简单。意思是赞美统治者的能力超强,统治大国一点不难,简直是小菜一碟。
其二,统治一个大国,要像烹制小鱼一样,不须去肠去鳞等加工,只要直接下锅煮就可以了。就是说要用无为的方式来治国。
其三,统治一个大国,要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能频繁搅动,否则鱼容易烂掉不成形。这强调的是不要折腾,也是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
我一直都接受第三种说法,无为就是不要折腾。老子把“大国”和“小鲜”对应起来,应该是为了突出反差,其实,无论是治大国还是小国,都应当像烹小鲜一样不要折腾。
可是,接下来的话,许多人可能觉得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关联性不大。我后面再来解释。先看老子怎么说的。他说:
如果君王根据大道来管理天下,人死之后的鬼,就不会变成神;当然,事实上也不是鬼不会变成神,而是鬼变成了神也不会伤害人;当然,鬼变成了神而不伤害人,是因为圣人即得道君王也从不伤害人。
我们要注意老子这里的循环论证——这是一种不符合逻辑的论证方法。什么是循环论证?打个比喻,A因为B,B因为C,C因为D,D因为A,所以A是正确的。
但是,这样的循环论证,结论是不可靠的,是武断的,甚至是非理性的,我们姑妄听之,姑且信之。
老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君王与人民做到不相互伤害,整个社会就变得无比和谐了。
到了这里,我们该明白“治大国,若烹小鲜”与后面这段话的关系了吧?只有圣人“以道莅天下”,不瞎折腾,才能保证君王与人民不相互伤害,保证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