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平

白立平

发表于 2017-10-15 16:22:09
1680 字 · 1372 阅 · 0 评 · 0 赞

5a6cd9abb243d68db30d65b0bbed858daa98413ea0305-JYynQm_fw658

-1-

假期回老家,饭桌上,几位长辈谈起了正在服用的一种保健品,说可以提高免疫力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预防骨质疏松肠道排毒预防癌症……再一问价格,一万多。

我的同学,老妈每天都要去一个保健门店做理疗熏蒸,说是免费的,过了一段时间,硬是买下了那里推销的一个理疗床,花了1万7。

我们小区外,新开了一家“健康生活馆”,每天几十位老人来到听讲座。门口一张“xxx负离子水疗仪”的广告格外显眼,据说价格8千多。

......

这样的价格真是让我惊到了。

这些老人就是我身边的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特殊的收入来源,平时买菜都能为几毛钱和小贩计较半天,怎么买起保健产品这么阔绰?

节俭了一生的老人们,为什么在保健品的花费上如此豪爽?

为什么他们那么相信这些产品有神奇功效?

为什么有的人宁肯信任销售人员都不信自己的儿女?

为什么医院里医生护士苦口婆心地做康复教育,却能因为保健品把长期药物停掉?

我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论真理》,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写的,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2-

一个是营销,一个是教育

保健品或保健仪器,顾名思义,是具有保健和辅助调节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食品或器械。

保健品要卖给消费者,靠的是一整套的营销策略。

营销就要找用户的痛点。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疾病问题,那么营销的痛点就是祛病强身。

产品的宣传要营造一种相当于药物的治疗作用,如降压降糖降血脂。因为保健品本身就是食品类,不具有药物的毒性,所以更要宣传安全无副作用。

而真正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医生对病人要强调的往往是各种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在药物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达到治疗目的,需要随时调整剂量、定期化验检查、要向病人交代一系列复杂的事项。

一个既能治疗又没有副作用,服用又简单和一个有一大堆副作用、服药期间又很麻烦的药物,显然,人们更喜欢前者。

一个偏向感性,一个是充满理性

保健品营销的过程,会有很多套路,比如免费试用,免费讲座,免费旅游、送鸡蛋、送洗衣液……

他们对老人体贴备至,叔叔阿姨不停地叫着,甚至还可以叫爸叫妈。

他们洞悉老年人的心理,也深谙人性,比如人的贪婪、同情、占小便宜。他们知道老人们需要什么,他可以表现出亲儿女都做不到的乖巧和懂事。

所有这一切,只为一个目的:就是把产品卖出去。而且收来的回报要远远高于付出的成本。

医生绝对做不到这些。

一个药品要经过严格的科研试验才可以进入临床。医生在用这些药的时候每一步骤都要如履薄冰,谨慎论证,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时间、用法。

这就要求医生的着眼点必须全部放在药品使用的全过程和患者病情上,观察效果,调整用药。每一个步骤都要有严谨的逻辑思考,推理论证。

医生只会想病情需要什么,不会想病人喜好什么。医生的目的是治病,而不是千方百计讨病人喜欢。

一个充满美好的想象,一个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保健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面对疾病时,对疾病痊愈的憧憬和想象力,而且还少了“是药三分毒”的恐惧。

这样的感觉是迷人的,它给病人创造了一个身体健康的想象空间。

就像化妆舞会,灯光下璀璨夺目,让人愉悦。但演出终究要结束,回到现实,当卸下浓重的妆容时,可能会带来一丝失落。

疾病本身,是充满残酷的现实。

医学让病人必须直面疾病的痛苦,它要求病人要和医生一起协同作战,而且并不能保证每场战役都能打赢,需要病人承担不确定性的风险。

这显然没有那么美好,反而透着一种严峻和冰冷。

-3-

其实,病人心里很明白,在医院里吃药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保健品就能除病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大部分人应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为什么依旧对那些昂贵的保健产品情有独钟呢?

想必,因为面对疾病的过程像修行一般要面对太多寂寞和痛苦。

倘若将心中那些悦人的憧憬、虚幻的希望统统消除掉,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在疾病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我们只是不愿意直面自己的渺小和无助罢了。

保健产品,是对我们枯燥生活的调剂,我们大可以把它当作娱乐身心的游戏。如果将其根植于心并当作保命的神药,也许换来的是更大的失落。

当我们面对疾病的时候,像是一场战斗,战斗是不美好的,但我们必须要像一位勇士一样亲自参战。而不是为了逃避这种不美好,躲在城堡里凭窗遥看,虽然少了心理的恐惧,但终究打不赢这场战斗。

——END——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