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春

会春

发表于 2017-12-18 07:55:44
1388 字 · 1159 阅 · 1 评 · 1 赞

社会人与经济人

 

近日,看到一篇《对不起 我只是个老师》的文章,微信网络上热传,文章比较有普遍性,其中的想法与认识,就是“感觉自己是委屈的”。

摘录两个段落:有人问:你是搞教育的?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有人问: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有人问:你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有人问:你是吐丝的春蚕,你是化泪的蜡炬?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

有人说: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我回答:不,我只是个老师!我要休息,我有自已的家庭,我有自己的孩子,我有自己的爱好,我希望能够心安理得地,像别的行业的人一样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同样希望自己付出的劳动能得到应该有的回报。仅此而已,错了吗?

有的人说,老师说的一点没错啊。有的人说,老师胡说八道。两种观点或者犹豫不决者,取决于用哪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记得上学时,给我脑洞大开的一个观点就是“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意义上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是独立的自然人,更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与周围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社会的人,人的成长过程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梅奥说过:"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到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这话有点深奥,从三个层次理解一下:首先人的主要动机是交往。人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要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去做一件事情,目的也就是处理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属于交往的范畴。其次人是组织中的一员。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往往会存在一个非正式的组织,甚至会有非正式的领导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不是会说话的机器。正式组织的管理并不能使每一个组织内的成员都满意,也不能完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不能让所有人都投入全部的热情。第三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冷冰冰的关系。即使是领导者与下属,也不能只是用工作上的关系进行交往。这样会使员工产生距离感和不安,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必定会有很大的魅力,让员工对他(她)产生钦佩之情。

“经济人假设”又称“理性—经济人”、“实利人”或“唯利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经济人假设"其基本观点:多数人懒惰逃避工作;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多数人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经济人假设”发生改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后,更改变了人们对组织管理的看法。人的需要分为5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当某一层次需求被满足后,人必然会出现新一层次的需求并展开行动追逐。

人的工作获取报酬仅仅是获得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这些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要是交往需要、受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

那位老师非把自己从活生生的师生关系中分割出来,把自己从教育环境中抽出来,把自己从教与学的水乳交融活动中游离出来。想象鲁滨逊一样生活在美丽的海岛上,想象着自由、惬意与幸福!个中滋味非经历难以知晓。

 人就是社会中的人,人是生活中的人。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