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18-03-18 18:04:59
2920 字 · 2953 阅 · 1 评 · 1 赞

sjfb20

文/樊荣强

最近,有一个网上来自外地的朋友向我咨询口才的问题,说了他一大难的情况。他说:“我是做设计工作的,性格比较内向,想说不敢说,说了又容易紧张 ,一紧张又很没有逻辑。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但发现按照自己的方式改变成期望的状态是很渺茫的。我特别疑惑的问题是,为什么有口吃的现象,主动跟陌生人说话怎么也张不开嘴。可能我的情况有点特殊,前几天去医院确诊是中度抑郁症,跟这有关系吗?我有一阵子特别奇怪,整个人高度紧张,特别紧张的那种。有一次去餐馆吃饭,点餐时服务员问我吃点什么,我怎么也说不出话来,最后灰溜溜地走了。别人肯定会觉得我很奇怪,我也很痛苦。现在工作几年好多了,但偶尔也会复发。”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几年前,也有一位河北的朋友打电话向我咨询类似的问题。他是一位政府机关接待部门的负责人,他对开会讲话怀有深深的恐惧感。如果有周一通知他,周三有一个会议他要发言,他就会连续两天失眠,白天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感觉胸闷、气短、压抑。他告诉我,如果不能克服这种状况,他就辞职不干了。因为距离、学费以及对能否改善的信心等原因,他没有来跟我学习,所以后来的情况我不得而知。

公众演讲、社交沟通、开会发言、面试答辩、商业路演、媒体采访,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总有无数的人难以胜任而深感恐惧。对于身边与世上有此恐惧的朋友们,我表示关切与同情。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发生的,但总是莫名其妙地会发生在许多人身上。

究竟是为什么呢?总结起来,无外乎有以下八个原因:

一是性格害羞。

性格害羞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家说,社会中害羞人群可能高达30%以上的比例。因此,害羞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一个女孩是害羞的,在相亲的时候,恐怕还更容易赢得男人的喜欢。

害羞容易在生理上有强烈的反应,比如脸红、冒汗、手与脚发抖、心跳过速、眼神游离,等等。虽然害羞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它会导致我们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我不如别人,我的形象不好,我会被人瞧不起,等等。正是这种于自己不利的负面认知,引发并强化了自己紧张的心情,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糟糕。

二是自卑情绪。

按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意见,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自卑的,自卑是一个人成就与改变的内在动力。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超越自卑,就可能产生自卑情结,而长期甚至永远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中。

自卑源自于与人的比较,诸如先天的相貌、家世、身体状况,以及后天的学识、财富、地位、能力等,如果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尤其是身边那个圈子中的人,而自己又觉得永远无法超越他们,他可能会产生强烈的社交恐惧症,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因为他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如别人,暴露自己就是出丑,自己得不到任何好处。

三是目的颤抖。

目的颤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人平时大多数时候都能够与陌生人很好地沟通,也能够在台上发表公开演讲,但是在某些重要的场合,就会失去水准。就像某些学生,平时做题可谓学霸,但是一参加考试就变成学渣。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太在乎那个自己所希望的结果。

因此,在各种电视台的才艺秀节目里,经常会有选手说:“重在参与,我只是抱着参与的目的来的,得不得奖无所谓。”这样的说辞,就是为了让自己减少压力。网球一姐李娜也说,她每次比赛从来不去想要得冠军,她只想把球打好。

四是心理阴影。

人是有记忆力的生物,对于过去的事情,欢喜的会留在记忆中,痛苦的更难从记忆中抹去。因此,当一个人受了某种伤害,往往要计算一下心理阴影面积。记忆力具体再现的功能,如果现在出现与记忆中有关联的要素或场景,它们就会被唤醒,而那些曾经的伤痛与欢乐也会被唤醒,并对人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倾向产生极大影响。

从讲话来讲,如果你曾经因为当众讲话出过丑,严重地伤害了你的形象与自尊,而且自那之后你一直难以自拔,那么,你往往会对当众演讲、与陌生人交流产生排斥,巨大的心理阴影让你无法看到自己强大的一面,你总是担心悲剧重演。

五是没有方法。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激励人的话语:“方法总比问题多”。可问题往往在于,我们真正掌握的方法并不多。有学生告诉我,我读了许多关于口才方面的书,但是,书上讲的那些方法完全不能解决我的问题。

是的,许多人从来都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表达方法。没有方法,你当然会紧张恐惧。我经常拿开车来打比喻。如果你不会开车,我却让你开车,你一定会感到紧张。但是,如果你会开车,你还会紧张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恐惧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是不可控的恐惧。不可知的恐惧也许是潜意识里面感知到的、没法解释的、某种莫名其妙的威胁,比如有些人害怕蟑螂;而不可控的恐惧就是你知道某种东西是什么,但是你控制不了它,比如把你扔进老虎笼子里,你干不过老虎,所以你恐惧。

我给学生传授演讲沟通的关键技术(具体方法)就是钻石法则,这是经过数以万计的学员验证过的有效方法。

六是缺乏练习。

这里要强调的是知行合一。我们面对的绝大多数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表面上看是缺少方法,根本上来讲是知道方法却并不能熟练掌握运用。因为太多的人做不到知行合一。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太多的人没有耐心去寻找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把知转化为行,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而总是急于求成,想投机取巧,想走捷径。

我的钻石法则虽然是绝对有效的表达方法,但是无数的人却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练习,以达到完全融汇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我常常告诫学生,练好口才的秘诀就是三句话:“练习,按正确的方法练习,坚持按正确的方法练习。”这里面重要的关键词就三个:练习,方法,坚持。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如果你以钻石法则练习一百个话题的即兴演讲,结果会如何呢?

七是追求完美。

人格类型或性格类型的划分,通常是基于人的行为与心理表现进行的。比如,希波克拉底把人分成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四种类型,《九型人格》一书,把人分成九种不同的类型,年轻人喜欢的星座,也把人分成12种类型。按星座来讲,人们普遍认为处女座的人是追求完美的。

就讲话、日常生活与社交而言,追求完美的人,对细节要求非常严谨和苛刻。这看上去也没有什么不好,我们经常也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不能做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但是,过分追求完美,又容易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压力与痛苦。因为世间并没有绝对的完美存在。

许多人对演讲深怀恐惧,也许就是因为内心过分追求完善的观念所导致。我的一个学生是做建筑设计的,他经常在向客户做方案陈述时觉得心绪不宁。我问他,你通常中标的成功率是多少,他说百分之七八十。我告诉他,原因正在这里,因为你的成功率太高了,你对自己的要求也太高了。

八是准备不足。

命运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要有一次完美的演讲,一定要做足准备。这里的准备分两个层面:一是长期的准备,一个是临场的准备。长期的准备包括知识的储备、方法的训练、各种场合的体验、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临场的准备包括针对某个特定演讲的听众的了解、场地的熟悉、素材的搜集、观点的提炼、框架的搭建、上场前的演练。

对于特定的重要场合,如果你的准备不足,比如内容不熟悉、听众并不专注甚至排斥、需要丢掉提前准备的讲稿、关键人物提出难于应对的质疑,等等,都会让人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出现中场尴尬中止的场面。

如果你感到恐惧,请反问自己一一我真的做足了准备吗?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