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

棉花糖

发表于 2018-09-02 14:50:06
2206 字 · 1110 阅 · 0 评 · 0 赞


  柏拉图,古希腊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谈到希腊文化,转头必谈柏拉图。”柏腊图在晚年时曾经说过:“我感谢神让我生为雅典人,而非蛮族人;生为公民,而非奴隶;生为男人,而非女人;最重要的是能够活在与苏格拉底同一个时代,能够与他认识。”《理想国》 的译者在导读中谈到:“柏拉图汲取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巴门尼德学派及东方思想的精华,不断自我辩证,推陈出新,留下了二十六部重要的对话;这些作品成为后期希腊直至近代西方思想的主流和重要源头 。《理想国》 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

  在《理想国》第一卷、第二卷、第四卷都谈到了正义。从苏格拉底与克拉洛斯谈老年开始,接着同玻勒马霍斯谈正义给出什么?同特拉叙马霍斯论强者利益即正义、论大规模的极端不正义、正义的目的及报酬、正义者与不正义者的对比,与格老孔论契约正义、正义的魔戒和受难,与阿德曼托斯论攘助不义之人、思想实验的开端:简朴城邦,与格老孔谈城邦的贪奢、保卫者的品质、诗人关于众神的谎言、城邦的强大、统一与规模、城邦的礼法,与格老孔谈城邦四美德、灵魂的正义。

  不同于一般的谈论者说到正义,无话可说。苏格拉底对正义的理解用到了反诘法、归纳法、辩证法,由对话引发思考。傅佩荣老师的西方哲学课上谈,什么是反诘法:掌握别人问题里的一个词、重要的观点,不断反问,请他说清楚。克法洛斯认为还债就是正义的正确定义。苏格拉底开始问如果要求我归还东西的人神志不清,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还给他吧?玻勒马霍斯的回答是把朋友寄存的金子还给他,确给他带来了伤害的情况,不属于欠债还钱。苏格拉底问如果我们欠敌人东西,是不是也要还呢?玻勒马霍斯说一个敌人亏欠另一个敌人理应得的即是恶。苏格拉底说正义就是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东西,他把这种东西称为‘债’。苏格拉底说如果我问他,医术理应给的东西是什么?回答是医术提供了药物和饮食。苏格拉底问烹饪理应给的东西是什么,又给了谁?回答是把调料给食品。苏格拉底说正义给的东西是什么?又给了谁?回答是正义就是把善给了朋友,把恶给了敌人的技艺。

    归纳法,用见到的例子中提炼自己的观点。特拉叙马霍斯说不正义的人才是强者。先说私人契约,只要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合伙,合同终止时,不正义的人得到的总是更多,而正义的人所得总是更少。在城邦事务中,在所得税的地方,一样的收入,正义的人缴得多,不正义的人缴的少,在将要有所收益时,一样的收入,正义的人一无所获,不正义的人满载而归。担任公职,正义的人无暇顾及自己的私事,也许还有其他的损失,从公众那里任何好处也得不到。不正义的人恰恰相反。

  辩证法是保持开放的心态,辩证法承认一定有正方,就一定有反方。这样才能截取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再往上终合提升。苏格拉底说特拉叙马霍斯认为完全的不正义比完全的正义更有利?苏格拉底觉得特拉叙马霍斯把正义称为美德,把不正义称为罪恶。特拉叙马霍斯主张不正义是有利的,正义是不利的。问苏格拉底反对吗?苏格拉底说你要把正义称为罪恶吗?特拉叙马霍斯更愿意把正义称为极端愚蠢。把不正义称为鉴别力。苏格拉底说在你看来不正义的人聪明又优秀。特拉叙马霍斯回答至少能做到完全不正义的人是如此,至少那些有力量征服一个城邦或民族的人如此。苏格拉底说你把不正义与智慧、美德归为一类,把正义与愚蠢、罪恶归为一类。你认为不正义有利,你将会说不正义是光荣而强大,你会把此前归于正义的特点归于不正义。你会毫不犹豫将不正义与智慧、美德归为一类。他回答说你猜得太对了。

  从这场辩论中,我们学习到如何展开一次对话,如何回答问题,不着急找到答案。我们可以用反诘法、归纳法、辩论法开始对话。苏格拉底的追问完全可以进一步的对话。问题:孩子是如何长大的!回答是靠父母的养育就可以成长。用反诘法,不完全是靠父母的养育长大的。因为生存环境、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全部都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养料,父母是直接的养育者。父母作为直接养育者该如何给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照料、有质量的陪伴,花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赚到足够的金钱。什么最重要?有质量的陪伴。为什么?耐心和爱心缺一不可。在孩子的成长中,大部分的父母会沿袭自己的成长模式,比如吃的不少,打的不饶。孩子要给他足够自由,让他快乐成长。我只有一个孩子,要给他最好的。今天看起来这些老掉牙的话依旧回想在耳边。试问是否全对。大部分的观点都是以偏概全。我们完全可以关注如何科学育儿,多了解孩子的成长的敏感期。大脑什么时候发育完整。身体是如何发育的。几个月可以添辅食?几岁长牙?婴儿期可以开始对绘本吗?了解心理学常识,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影响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发脾气父母该如何应对。这一切源于父母不干预孩子的成长,父母主动了解孩子,引到他,启发他。他是他自己,而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

  对于归纳法的运用,可以看看那些其他的人是如何养育孩子的。普通的人、优秀的人。读一些育儿的书,《傅雷家书》可以读一下。翻译家傅雷对在国外求学的儿子的牵挂和指导。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经。

  对于辩证法,可以看一下那些教育失败的家庭的子女是如何成长的。中国公安大学的心理专家李玫瑾的课可以听一下。她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什么样的事情造就了犯罪的孩子。她提到0-6岁父母的陪伴是至关重要的。打骂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心理阴影?

  不停追问,答案有可能是变化的。不用一层不变的观点看待问题,用发展、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所有的问题。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