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

小江

发表于 2019-01-01 11:24:06
5508 字 · 1449 阅 · 0 评 · 0 赞

18年最后一本书,30个要点,开启新的一年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厉害,什么才能称之为厉害?

作者深度思考,给了我最后的答案,全书精要,出发思考的点,都罗列如下!

01 小时候,墙上挂着一个温馨的闹钟

年岁不同,感知时间节奏就不同。

小时候,家里那个温馨的时钟,承载了全部成长的记忆。

滴答滴答,白天或黑夜,总走的那么慢!

夜里,伴着我们入睡的是它,白天,吃饭、写作业、玩闹也离不开它的陪伴。

慢慢地,我们变大了,时间的温度感、亲切感,没那么浓厚了。

相反,它变得陌生,变得冷漠,变得让你措不及防。


02 做个会思考的人,只有思考才会成长

年龄不能说明什么,成长并不与年龄相关,当然,这里是指心智成长。

很多人,年岁很高,思考问题的方式却和猿人一样。

看来,年龄并不是成熟的标志。

思考,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终身思考,是一个真正意义现代人该有的标志。

年龄、学士、经历、财富,都不及你会思考。

做一个思考者,思考如何才能获得一种丰盈、独特、完整、自足的人生,思考如何才能摆脱内心的禁锢,以更勇敢、更开阔的方式去生活。


03 三种对待时间的视角,更好生活

当下视角,关注于眼前时间正在哪里流动。

未来视角,关注于多年后时间会流向哪里。

过去视角,关注于多年前时间流经的地方。

工作中,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因为大多数的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度和效率。

未来视角使工作有条不紊,让当下的行动更好地满足工作目标,时间利用更有效率。所以当你坐在办公室里时,采用未来视角是合适的。

当下视角: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仍旧要为明天还要开什么会、写什么报告而操心,甚至寝食难安,那就错了。

在非工作时间,你就应该放下工作,专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

这个时候考虑未来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害,转而采用享乐主义视角更为合适。 

过去视角: 很多人逢年过节才有难得的机会与父母长辈团聚,这时不必急着去想新一年的计划,而是应该多想想曾经与家人一起走过的时光,这样才更有意义。


04 “郑重”的态度去工作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该向孩子学习。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事竟成、光阴不虚度。

梁漱溟14岁时开始“好用心思”,有了奋力读书、钻研学问的自觉,他带着多病体弱之躯,终日不敢懈怠,终于自学成才。24岁时只有中学学历的他登上北大教坛,便是极好的示范。


05 五年视角

3个月的变化,难以察觉,不以捕捉。

3年的变化其实也算不上长远,3年时间你也就刚高中毕业,3年时间你还在大学里迷茫,3年时间你也只是某个行业的菜鸟而已。

5年就不一样了!

如果你只愿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沿着最普通最的人生轨迹往前走,无需考虑这么多。

哪里声音大看哪里,哪里人多去哪里,哪里暖和去哪里,这就是你的一辈子。

但是,若想走不一样的人生,做不一般的事。

以五年为期,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

你该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五年的时间跨度,那就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立竿见影的事太多。

更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

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


06 长短目标区别


视角不同,带来的行动,行动导致的结果必有天壤之别。

面对问题时采用这两种视角各有利弊。做远景规划时,人们通常会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从价值和意义来看,这些远期目标的设定并无不妥,但是往往会缺乏可行性。

而对于近期事情,人们会较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但这种思路也存在副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而回避更有意义同时也更具有挑战性的事。


07 长远视角,近期市场冲突

除了拖延症这个大难题之外,其他许多事情也反映了两种未来视角的冲突。花长时间来习得一项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采用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等,莫不如此。

因为从长期来看,获得出众的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保护地球环境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容置疑,但是将它们放到较近的时间范围里考量,人们又会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利或满足一时的欲望而偏离这些长期目标。

即便像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这样简单又很有意义的事,人们都可能为了偷一点懒而不积极配合,更何况其他事情呢?

①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②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08 半衰期的长短,考量一件事情

看电视,玩游戏,打太极,等等都是一些,半衰期短,收益非常大的事情,

与之相反,读书,学英语,学一门技能,致半衰期,很长,所以不见得很高,短期收益不见得很高

少做一些短半息,半衰期的事情,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做一些如锻炼,瑜伽等长半衰期的事情。


09 构建长半衰期的清单管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10 李欧梵先生的做法符合“平衡时间观”

在工作和生活场合采用不同的时间视角,也正是平衡时间观所提倡的。可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日子”。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这番话,值得好好深思和回味。 

继续说生活中的慢。时尚专家弗洛克在一本名为《享乐主义手册》的小册子中给出了很多让生活慢下来的建议,都挺有意思的,这里列举几条: 

●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 散步,不要方向

● 在完全静寂中看一本书

 ●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 在烛光中洗一次澡 

● 睡到自然醒


12 赢在格局,输在计较

格局分四种。

零度格局下,人们看到的是,幻想和噪音;

一度格局下,追逐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

二度格局下:怀揣信念的人看到的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

三度格局下: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识到,所有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生命都是集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我们的心灵和宇宙的关系,这就是格局。


13 别人给你贴的标签,你默认的身份,都是一把枷锁

身份更多的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它形成了我们大脑中的一个框架,限定,阻碍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可能更多的会想我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的会想,我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的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想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成为谁,于是,虽然我们在做选择,但又好像我们只是做一定的注定的选择而已。


14 轻负担,快处理;重负担,轻处理!

取快递,打扫房间,整理屋子,刷牙,这些小事,小到营运一两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但是你一拖再拖。相应的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

比如前段时间,朋友父亲过世,我就一直担心朋友,因为我回不去,帮不了朋友,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这种情绪,负担会越来越重。


15 没有准备好,才要用你,一切都准备好,要你干什么?

传统的教育体系中,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成为今后做事得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所以一个人从小,到高中到大学到博士,花了十年20年的时间,都不过是在做准备,再学习练习,再完成习作,却不是制造出产品,于是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把它玩成什么东西,可,最小化产品的思维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做好准备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做准备,边完善,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跤,可能会让你头破血流,可能会让。但进步可能会变得更快。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的观念,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我们永远无法做好准备,本来生存在一个混沌变化冲撞的世界里。


16 图层工作法(99页)

同时做一份word和一份PPT的工作,然后把两份文件,分别划分成文字内容,图片内容和排版方式。

相同认知类型的工作组合在一起。


17 构建反思模式,如何正确的反思(104页)

反思是一个不断问自己问题的过程,问自己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缺憾,意义。

每个维度又能延伸更多的问题。


18 一个新知识的思考,深入进行

对一个新知识、一段话、甚至一个概念的思考,作者层层递进,让我体会到了思考,是如此的重要,一定会花费掉很多的时间,可收获却是终身收益。

书中概念、经典故事、核心观点不是搬来搬去,复制粘贴。


19 什么样才是真正会读书?(132页)

耳目一新的事例: 金克木先生是解码界的行家里手,他的读书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但他觉得书中无字的地方,比有字的地方还要多,在读有字之书的同时,勤于书中无字部分。

古往今来,玄外之意、话外之音、欲言又止,从来都是书写的高段位。

低段位者的写作,文字冗长啰嗦,废话多,恰是他们有话说不出,或者还没有说完整。

高手,简单一个字,点到为止,读者便能体会话里有话了,参透话里的话,有字中的无字,才是高境界。



20 过滤掉那些垃圾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提供高质量,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勿滥,他们提供独家的信息,绝不随声附和,他们能获得所有,领域内多位专家的推荐。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大多数与你没有关系,他们如同盛大华丽的烟火,使人兴奋喧嚣,随后就归于平静。

定期关闭,屏蔽外界的干扰,比尔盖茨是一个鲜活的事例。就好像一个飞速奔跑的人,在风雨交加,雷电大作的森林里,走进一座无人居住的小木屋,砰的一声把门关上,所有的声音都关在了门外,世界突然安静了,思考也就从此开始。


21 关掉控制你的小人,开启生产者本身

体内住着两个人,一个是监控你的,另一个是工作者。一位美国的艺术家卡梅隆,发明了一个提笔写作的方法,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三页东西,这三页东西可能没有主题,随便写什么都可以,任何想法灵感都可以写出来,因为刚起床时,我们的监控者可能还没有完全醒,这时就可以完全依靠我们内心的自由去写,原来潜伏在潜意识里的想法也就,哗啦啦的写出来,等到日积月累以后,我们就像有了充分的训练,遇到真正需要解决问题时,也可以有意识的关闭监控者,


22 思考的周密性,决定了你的段位

个人思考会有很多的毛病。

会被生动的个案吸引,比如说比尔盖茨。会固执捍卫片面的观点,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都是自己片面观点。会对未知的毫无洞察,也就是所谓的认知盲区。

克服这些毛病,需要一些工具。

为思考提供某些框架结构,或者提供某些支撑,我们把它称之为思维脚手架,它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更自如的展开,更好的利用脚手架的规则和清单。



23 清单,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

清单方法,可应用到任何的场景,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清单库,比如说快乐清单,习惯清单,读书清单,思考清单。

清单内容的增多,可规律,重要次序,将最重要的放到最前面。

快乐清单中,

一边吃巧克力一边看漫画

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吃冰激凌小龙虾

和偶像拥抱并合影最好是

点点快乐,让你的清单工作起来。


24 思维能力和可能的成就,不是天赋决定的。

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大脑,在良好的思维工具的辅佐下,在持续不断的行动中打磨,会强大,超越你的想象。

所以思维模式不是固化的,不是稳定不变的。

使用清单这种外在的形式,我们就倾向于罗列很多很多的东西,是这个单子不断的拉长

一旦我们使运距正这种形式,我们会更多的思考不同维度之间的组合效果,

当我们用图形来表达我们的思考,那些这些图形本身就拉动思考的引擎,

多维度思考,多种形式的思考,多种方式的思考,都是提高你思考能力的方式。



25 重新理解努力这件事

努力不是一味的使力使力这么简单。努力不仅是一种信念,不止是毅力的较量,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这种策略性体现在个人对资源调配,行为方向选择,执行速度,和把控能力,等方方面面,而好的策略是不断,可以优化和学习的。


从这个角度看,努力这件事需要我们反反复复认真的审视和思考,甚至可以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己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努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的启动为止,和优化一件事的投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26 一件事做到极致

发现一本好书,花半年的时间摘下来,又花半年的时间学这本书,又花几年的时间,不断的实践练习,这是在信息匮乏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个求学若渴的年轻人所做的事,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像齐白石那样去读书呢,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各式各样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我们总是被标题吸引,打开正文后,匆匆两眼又关闭,每天翻新的网页日志,芜湖,y留言奇闻,探索,揭秘,暴露,美女等第二天又被,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在幻想着每一篇网络的干货。


27 因为你的存在,这个多元的世界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从小到大,你的存在和别人的存在一样,在同一个跑道上,朝着同样一个目的地奔跑。



最后,请记住以下七句话:

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时间接收流行信息。

思考不可能的事情,使其发展为可能。

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竞争力。

为小事狂热,并在小事中发现大的世界。

开展思想实验和行动实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作者简介:健身、健康、康复,国民体质研究猿,运动康复与健身界最有匠人精神的一股清流,90后的一枚。如有幸遇到伯乐,愿与你交个朋友。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