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死于公元前399年,享年70岁,是公认的古希腊最伟大的哲人。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以引进新神、毒害青年的罪名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决服毒自杀。苏格拉底之死,一般都认为是标榜典范民主的古希腊城邦文明的一大污点,甚至是批判者反对民主政治的头号素材。
究竟雅典民主社会为什么处死苏格拉底,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难解之题。谈到此问题时,一般都语焉不详地说是因为苏格拉底引进新神、毒害青年,深入论述者有,但都莫衷一是。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没有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其思想的宝贵价值是被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转述和挖掘的。其实在苏格拉底生前,他的言论和哲学思想过于超前,再加上他特立独行的行为举止,以至于大部分雅典民众把他当作喜剧素材甚至捉弄对象。在当时雅典城,苏格拉底很有名,但更多是被看作一个狂傲的说教者,而不是哲学家,倒是他的口才可以说无人能望其项背。
苏格拉底有很多徒弟,最出名的有2个,一个是柏拉图,一个是色诺芬。
苏格拉底高徒色诺芬
在柏拉图的和色诺芬的为苏格拉底之死所书的《自辩词》和《言行回忆录》中,由于避讳和美化的出发点,客观性有待质疑。苏格拉底究竟犯了哪些不可饶恕的罪行以致被处死,多闪烁其辞,更多是批判雅典对这位老人的不公待遇。有时我们只能从这两位虔诚的弟子可能和恩师一脉相承的思想上,管窥蠡测。
而且,柏拉图比苏格拉底小了42岁,色诺芬则小40岁左右。苏格拉底活了70岁,就算两位高徒少年英才,那也是对他前50多年的事情没有经历或更多地是道听途说。而且苏格拉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公民大会上孤身一人舌战群儒为自己做无罪开释时,色诺芬并不在场,他已经于此前2年离开了雅典并终身未曾再回到故土。柏拉图当时是在现场的,但决定下来之后,在苏格拉底行刑之前他跑到了国外避祸。
那么究竟苏格拉底是怎样被雅典的公民大会所起诉并判处死刑的呢?
在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里,借苏格拉底的口吻说,他之所以被起诉,是因为雅典人长期以来在那些不正经的喜剧作品里,看到他被描述成一个成天高谈阔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切实际、睚眦必报的形象,而且他自己摧毁一切、蔑视一切的论辩术,着实得罪了上至政治家、作家、艺术家,下至可能与他论辩过的任何老百姓的许多人。总之,是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让这位老者最后不得善终。
在公民大会上演讲的伯利克里
但是,苏格拉底活到了70岁,他特立独行和爱打击人的性格和言论是一以贯之的。阎王让你三更死,哪能留你到五更?如果真的如世人所说,苏格拉底是因为拉了不少仇恨,以至于亲者痛、仇者快,哪里能活到70岁才被处死。
雅典的民主社会,对言论自由是相当宽容的,就像人们喜闻乐见的喜剧不光是特别垂青苏格拉底,甚至像伯利克里这样的雅典民主顶峰的创造者和政治家的私生活,也常常被人们编到喜剧中当作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消遣。并没有因为小说或剧本创作的歪曲导致有人被控告和判刑的先例。
雅典民主之陶片放逐法
再说,在信仰问题上,也不存在让苏格拉底就死的理由。
看看希腊神话里的大BOSS宙斯,在希腊人的描述里,就是个私生活相当混乱的主儿,他被描述为一个大花花公子,对爱情不忠、脾气古怪、随便侵犯良家少女、对他的妻子爱使用家庭暴力等等,而且奥林匹斯山诸神们的各种绯闻都是雅典人的喜剧里经常拿来开涮的。这种对信奉的“大神”大逆不道的描述,在我们熟知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甚至我们的儒家文化里,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这足以见得雅典人在宗教信仰这方面尺度很大。
宙斯化牛抢走人间美女
而且雅典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水平,在古代社会是无可比拟的,这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在苏格拉底之前就早提出了世界是物质组成的概念,对神的信念在他们那里早就已经被大大削弱了。所以在这方面,即使苏格拉底不信神,或引进新神,也不是首创者,毕竟,在信奉多神教的雅典,这都不是事儿。
因宙斯好色而嫉妒成性的天后赫拉
这就是雅典。某种程度上,雅典和希腊是两码事儿,雅典的境界不是其他希腊诸城邦能攀比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同为希腊城邦的刻板的斯巴达。我们甚至可以说,古希腊文明,更准确地应该讲是古雅典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