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7-29 22:36:46
1106 字 · 16 阅 · 0 评 · 0 赞

mmexport74474b43627ede7d53e4c2dd8a856e69_1753501005291

文/赵文武

樊荣强在《神经——元思维:问与答的思考及表达智慧》是一本神奇的书,在第一章“思考的运用”中,作者对写作的剖析简直精妙绝伦,戳中无数“写作困难户”的痛点。他提出的“写作即自问自答”理念,不仅揭开了写作的底层逻辑,更给出了从“无从下笔”到“文思泉涌”的实操路径,让写作从令人畏惧的难题,变成可拆解、可练习的技能。

作者直击写作的核心痛点:多数人认为写作靠灵感,实则是没掌握“问答思维”的本质。他在书中犀利指出,学校教育只教修辞技巧,却回避了思维根源 —— 写作的本质是持续的“提问 - 回答”。就像他分析梁启超的观点时强调的,文章好坏的关键在“结构”,而结构的内核正是“立题”(提出疑问)与“解答”的循环。那些写不出文章的人,往往不是缺素材,而是缺一串能牵引思路的问题链。

书中对“叙述体”与“问答体”的转化示范极具启发性。将罗翔《在自恋中攀登仇恨的高峰》还原为问答体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考脉络清晰可见:从“人的本性有什么喜好”到“自恋会造成什么后果”,每个观点都是对前一个疑问的回应。这种还原让我们明白:漂亮文章的秘密,在于作者脑中早已完成了无数次自问自答,只是落笔时隐去了疑问句。对写作者而言,这意味着可通过“先列疑问、再填答案”的方式,主动构建文章骨架。

作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的“填空式”写作方法论,打破了“写作靠天赋”“写作靠灵感”的迷思。他提到自己写《杰出的顺德人》时,通过向每个采访对象提出二三十个问题,轻松完成书稿;在“简书”发表的写作秘诀文章,核心正是“钻石法则”与“问答思维”。这些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写作可以通过“设计疑问链”来训练。就像学生按书中方法练习“将叙述体还原为问答体”,完成十篇刻意练习后,思路自然会变得清晰。

更具颠覆性的是对“灵感论”的驳斥。作者强调“写作不能等灵感”,而是要靠“提问启动”。美国作家于尔根・沃尔夫的观点与之呼应:“问题是作家最好的朋友”。书中进一步指出,哪怕是文学创作,也需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的元疑问拓展思路。这让写作变得可控——哪怕面对空白屏幕,只要抛出第一个问题,思路就会像多米诺骨牌般展开。

对不同群体而言,这种写作指导各有侧重:学生可借此破解“作文没思路”的难题,职场人能掌握“公文写作的逻辑框架”,创作者则能通过“自问自答”挖掘深层立意。正如作者所言,“元写作”理论的核心,就是让写作回归思考的本质。

如果你也常对着空白文档发愁,《神经》中的写作智慧会让你明白:写作的障碍从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没找到正确的启动方式。当你学会用“问答思维”启动写作之旅,用“钻石法则”搭建文章骨架,下笔时便会多一份从容 —— 因为你握住的,是破解写作困境的真正密钥。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