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8-05 20:45:37
1178 字 · 10 阅 · 0 评 · 0 赞

根据书稿写读后感(1)

文/安逸先

《神经》是一本奇书,它不是医学书,也不是生物学书,而是一本关于思考与表达方法的书。《神经》这本书还有一个副书名“元思维:问与答的思考及表达智慧”,由这个书名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神经》的作者是资深思维与演讲培训专家樊荣强,他以“思考=提问-回答”为核心命题,开创性地将复杂思维机制转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大元疑问的互动循环,并以“元思维精灵”为生动隐喻,让抽象逻辑变得可触可感。

该书最具独创性的是,打破了思维理论的学术壁垒,用“问答思维”打通思考与表达的底层逻辑;其实用性更是直击痛点,通过对多样化的文章的解构,将理论转化为可直接套用的演讲框架,让普通人快速掌握表达精髓。

下篇中对一篇文章《如果我们悉心倾听,动物就会对我们讲话》的解析,堪称展示“问答思维”赋能演讲的典范,为演讲者提供了兼具温度与逻辑的表达指南。

文章的整体解析展示了演讲的经典结构——ORID法:先以事实锚定场景(是什么),再传递内心反应(主观是什么),继而诠释意义(为什么),最终给出行动指引(怎么办)。作者开篇细数童年与狼对视、乌鸦带路等与动物相处的真实经历(事实),字里行间流露对自然的敬畏(反应);接着阐释“人类从未脱离自然”的深层认知(诠释),最后呼吁“学习动物语言,敬畏生命”(行动)。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情感到理性的递进,正是演讲引发共鸣的关键。许多演讲空洞乏味,正是因为跳过了事实铺垫与情感连接,直接灌输观点,而此文的结构启示我们:演讲需先以事实建立信任,再用情感引发共鸣,最后用道理推动行动。

问答体解读更直观展现了“提问-回答”如何成为演讲思路的“生命线”。文中通过“为什么写这本书?”“与动物相处的情形是怎样的?”“从动物身上获得了什么?”等一连串问题,将零散的回忆与思考串联成逻辑链。这对演讲的启示尤为珍贵:演讲者备稿时若能预设听众的潜在疑问,并用问答链展开内容,既能避免思路断裂,又能让听众产生“被理解”的沉浸感。比如讲环保主题时,可主动提问“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再结合自身经历解答,让宏大主题变得具体可感。

樊荣强特别强调的“立题”工具在此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始终围绕“为什么要悉心倾听动物讲话”这一核心立题展开,所有经历与感悟都服务于解答这个疑问,没有多余枝蔓。这提醒演讲者:演讲前必须明确核心疑问,让每一个事例、每一句感悟都紧扣主题。许多演讲思路混乱,正是因为立题模糊,一会儿谈经历,一会儿谈观点,听众抓不住重点。而像此文这样以核心立题锚定方向,演讲自然条理分明、情感集中。

对于渴望让演讲既有温度又有逻辑的人来说,《神经》的这份解析揭示了一个真理:好的演讲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用问答链串联事实、情感与道理的艺术。当你学会用提问织就演讲脉络,表达便会兼具穿透力与感染力,这正是樊荣强的《神经》赋予每个演讲者的珍贵礼物。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