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提出的钻石法则是一种实用的思维与表达工具,它在沟通交流、问题解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钻石法则以公式表示,即“钻石法则=三段论+三点式”,其结构类似钻石形状。三段论即把一段文字或话语分成开头、主体、结尾这三段,而主体部分又分成三点。
表面上看,它有点类似于传统的“总分总”结构,但是,钻石法则却有根本的不同,它以问题为导向,强调通过提问——立题,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类型,再针对三种立题深入分析、说明、阐述或论证——通常概括三个要点回答立题,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闭环。
樊荣强提出的“钻石法则”在诸多场景中都能发挥显著作用,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商务场景
● 商务演讲
在商务演讲里,演讲者需要清晰、有逻辑地传达重要信息,以吸引听众并促成业务合作。“钻石法则”能帮助演讲者组织内容,开头提出引人关注的问题或观点,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比如在介绍一款新产品时,开场可以问“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产品销量翻倍?”接着详细阐述产品的特点、优势等核心内容,像产品的创新技术、高效功能等。最后给出明确的结论或建议,如呼吁合作伙伴加入推广,共同开拓市场。
●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的目标是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这就要求谈判者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立场。运用“钻石法则”,谈判开始时点明谈判的核心问题,例如“本次谈判我们要解决的是产品价格和交货期的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详细讨论,列举支持己方观点的理由和数据,比如成本构成、市场行情等。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争取达成双赢的结果,像提出一个价格区间和合理的交货期方案。
● 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是员工向领导展示工作成果、进展和问题的重要方式。使用“钻石法则”,汇报开头先说明汇报的主题和重点,如“本次汇报主要围绕项目A的进展和遇到的挑战”。中间详细阐述工作的具体情况,包括完成的任务、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等。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如总结项目的整体进度,提出解决困难的具体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二、社交场景
● 社交分享
在社交聚会、行业交流活动等场合进行分享时,“钻石法则”能让分享更有条理和吸引力。开始提出一个有趣的话题或观点,引发大家的兴趣,比如“你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结识更多有价值的人脉吗?”然后分享具体的方法和经验,如主动交流的技巧、参加活动的选择等。最后总结分享的核心要点,鼓励大家尝试实践。
● 说服他人
当我们想要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建议时,“钻石法则”可以增强说服力。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我们如何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列举相关的案例和数据支持。最后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让对方清楚知道该怎么做,从而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
● 安慰他人
当朋友或他人遭遇挫折、情绪低落时,运用 “钻石法则” 能让安慰更具条理和力量。开头先点明对方的情绪核心,比如 “我知道这次项目失败让你感到很沮丧,这很正常”。接着从三个角度给予支持,比如肯定对方的努力(“你在项目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分析问题的积极面(“这次经历让我们发现了流程中的漏洞,为下次成功积累了经验”)、提供实际帮助(“如果需要梳理问题或调整方案,我可以随时帮忙”)。最后给予鼓励和展望,如 “别太苛责自己,调整好状态,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三、学习场景
●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需要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达。运用“钻石法则”,报告开头点明研究的问题或目的,如“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中间详细介绍研究方法、过程和结果,展示相关的实验数据、分析图表等。最后总结研究的结论和意义,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 课堂发言
在课堂上发言时,“钻石法则”能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清晰、有条理。发言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或问题,如“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大家觉得呢?”然后阐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引用文章中的内容或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自己的发言,强调观点的重要性。
● 读书分享
在班级读书交流会或线上分享活动中,“钻石法则” 能让读书分享更清晰易懂。开头提出书籍的核心价值或引人思考的问题,比如 “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如何帮助我们平衡学习与生活?” 中间分三点阐述书籍的核心内容,比如关键观点(“‘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对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印象深刻的案例(“书中关于时间管理的实际应用案例”)、个人感悟(“如何将‘双赢思维’运用到小组学习中”)。最后总结书籍的启示,鼓励大家结合自身实践阅读,让书中知识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