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8-06 22:45:35
1254 字 · 10 阅 · 0 评 · 0 赞

downloadImg (1)

文/朱若堂

樊荣强的《神经》是我特别想推荐的一本书。我是在微信读书上偶然看到的,初看书名有点奇怪——究竟是生理学书还是医学书呢?点击一看,原来是讲思考与表达的——作者真的有点“神经”,为一本好书取了这么一个“神经”的书名。

当然,最特别的地方,是它不搞玄乎的理论,而是把“思考 = 提问 - 回答”这个底层逻辑,变成了能直接上手的“表达工具箱”。作者樊荣强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拆解文章结构、梳理观点逻辑;更厉害的是,书中用大量实例证明,哪怕是艺术评论、政策解读、科学论述这类硬核内容,还是家长里短、生活感悟、人物述评这类常见话题,也能用“问答思维”讲得明明白白,让普通人也能掌握“把事情说清楚”的演讲能力。

《神经》的下篇对12篇不同主题与类型的文章,进行了叙述体还原为问答体的拆解,其中对《ETC遇到的问题需系统解决》一文的解析,就生动展示了这种思维工具的实战价值,为演讲者处理专业话题提供了绝佳范本。

文章的整体结构藏着解决问题类演讲的秘诀:用“现状-原因-对策”的闭环逻辑串联内容。开篇先抛数据——ETC全国联网一年间车道翻倍、用户激增7倍,用事实锚定“成效显著但仍有优化空间”的现状(是什么);接着通过隐性提问“问题为何反复出现?”,深挖ETC作为系统工程的复杂性根源(为什么);最终聚焦“如何系统优化”,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怎么办)。这种铺陈逻辑恰恰呼应了《神经》的核心主张:讲复杂话题时,先让听众看见事实,再理解背后的逻辑,最后明确行动方向。很多人讲专业内容时让人昏昏欲睡,正是因为跳过了“现状铺垫”和“原因分析”,直接堆砌对策,而此文的结构告诉我们:逻辑的递进比信息的堆砌更重要。

问答体解读则直观呈现了“提问链”如何让演讲思路不跑偏。文中通过“推广现状真的好吗?”“数据背后藏着什么问题?”“为什么必须系统解决?”等一连串问题,把零散的数据和观点织成严密的逻辑网。这对演讲者的启示很实在:讲政策、技术这类复杂议题时,提前预设听众的疑问,用“问题链”牵引内容,既能避免自己思路卡壳,又能让听众跟着你的节奏走。比如讲到ETC故障时,先问“表面问题是什么?”(通行卡顿),再问“根源在哪?”(系统衔接不畅),最后问“怎么改?”,层层深入中让专业内容变得易懂可信。

《神经》反复强调的“立题聚焦”在这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全文始终围绕“ETC问题为何必须系统解决”这一核心疑问展开,所有数据、分析、建议都服务于解答这个问题,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这恰恰戳中了很多人演讲的痛点:讲复杂议题时容易发散,东扯数据西讲细节,听众抓不住重点。而此文用核心立题锚定方向,让每个观点都像铆钉一样牢牢固定在主题上,演讲自然显得专业又有力。

如果你总觉得 “看似简单的话题却讲不清、听众不爱听”,《神经》的这份解析会给你答案:好的演讲不是比谁术语多,而是比谁能把复杂逻辑拆成 “提问 - 回答” 的简单链条,把听众从“不懂”带到“理解”,再引向“认同”。当你学会用这套思维工具拆解议题,哪怕是枯燥的专业内容,也能讲得让人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这正是《神经》最珍贵的实用价值。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