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8-19 21:02:14
1084 字 · 26 阅 · 0 评 · 0 赞

写关于掌握底层逻辑的文章 (8)

文/樊荣强

常言道:“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可是,我们总在生活里晕头转向:今天纠结选工作,明天困惑人情往来,总是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其实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背后都藏着不变的本质。就像剥洋葱,去掉层层表皮,才能摸到最中心的核心逻辑——也就是本质。

一、所谓本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本质是事物现象背后稳定、核心的属性,是决定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特质。它并非浮于表面的现象本身,而是现象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底层逻辑。比如水有液态、固态、气态等现象,但本质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结构;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合作与冲突现象,本质是利益交换的需求与资源分配的博弈。

本质具有决定性和稳定性两个核心特征。它决定了事物的功能、关系和发展趋势,且不会因表面形态的变化而消失。同时,本质是抽象的,需要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归纳与提炼才能显现,是认知事物规律、因果关系的基础——只有抓住本质,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而非停留在“是什么”的表层认知。

二、为什么本质难于把握

本质的难寻,源于现象的迷惑性与认知的局限性双重因素。

从现象来看,事物的本质往往被复杂表象包裹。同一本质可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现象,比如“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既可能表现为努力奋斗,也可能表现为投机取巧,表象的多样性容易让人迷失。

从认知来看,人类思维存在天然短板。偏见会让我们带着预设判断事物,锚定效应会使我们被初始信息束缚,而直觉的即时性又容易替代深度思考。此外,本质需要抽象思维能力,而多数人更习惯依赖具象经验,对“剥离现象找核心”的过程缺乏耐心,往往满足于“差不多”的表面解释,难以突破认知舒适区。

三、怎么快速把握事物的本质

把握本质需主动构建“现象—抽象—验证”的认知闭环。

第一步,剥离现象抓核心。遇到问题时,先追问“这个事物最不可缺少的特质是什么?”比如分析一份工作的价值,需剥离薪资、环境等表象,聚焦“能否提升核心能力”这一本质。可借助“减法思维”,不断剔除非必要因素,直到剩下无法再简化的部分。

第二步,用模型工具深化抽象。利用“5Why分析法”连续追问原因,比如产品滞销,不仅问“为什么卖不动”,还要追问“为什么用户不认可”“为什么需求没满足”,层层深入触及本质。也可借助“第一性原理”,从最基础的事实出发推导,摆脱经验依赖。

第三步,通过复盘验证本质。将提炼的本质放入不同场景中检验,若能解释多数相关现象,则接近本质;若出现矛盾,需重新审视。同时,保持认知开放,警惕“归因偏差”,避免将个人经验等同于事物本质。

本质的探索是认知升级的核心,它不追求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持续的观察、抽象与验证,让思维穿透表象,直抵事物的核心逻辑。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