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8-20 05:57:14
1016 字 · 29 阅 · 0 评 · 0 赞

ec5f26988c09608c3657e68624aed821

文/樊荣强

电视剧《掌心》中,梅阁老那句“用贪官固权,除贪官排异,杀贪官收买人心”,道破了不少古代帝王反贪的真实逻辑——所谓反贪,从来不是为了澄清吏治,而是帝王权术的精巧操弄。这种将反腐异化为权力工具的游戏,注定让古代反贪沦为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最终成为王朝崩塌的加速器。

贪官的存在,在权术逻辑里从来不是问题,反而是“有用之物”。帝王深知,贪官多因私欲而依附权力,他们把柄在握、所求明确,远比清正廉明的“硬骨头”更容易掌控。让贪官手握重权,实则是用利益绳索将其与皇权捆绑:你贪墨的每一分钱,都依赖于皇权的默许;你维系的荣华富贵,全凭帝王一句话。这种“用贪固权”的驭下之术,看似稳固了权力,实则在朝堂之上豢养出一群以权谋私的蛀虫——他们深知自己的权力来源并非百姓福祉,而是帝王恩宠,于是盘剥百姓时更加肆无忌惮,将官场变成利益分赃的市场。

当贪官的势力威胁到皇权,或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时,“除贪排异”便成了顺理成章的戏码。历史上,多少反腐运动的真相,不过是帝王借“反贪”之名清除异己。洪武大帝朱元璋对贪官剥皮实草,却对功臣集团的贪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雍正帝推行“耗羡归公”整顿吏治,实则是为了打击八爷党等政敌。这种选择性反腐,从来不是为了根治贪腐,而是为了剪除权力障碍。其结果是,贪官如韭菜般割了一茬又生一茬——只要权力结构不变,只要贪腐能成为排除异己的工具,就总会有人前赴后继地钻进权术的圈套,用贪腐换取暂时的权力庇护。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杀贪官收买人心”。每当民怨沸腾、王朝根基动摇时,帝王便会抛出几个“大老虎”,以雷霆手段将其治罪,甚至抄家灭族,美其名曰“为民除害”。百姓看到贪官伏法,往往拍手称快,暂时忘却了苛政之苦,这便是帝王眼中的“收买人心”。可细究之下,这些被诛杀的贪官,哪一个不是昔日皇权一手扶持的产物?他们的贪腐,哪一次没有皇权的默许甚至纵容?就像先喂饱恶犬,再在它咬伤路人时将其打死,然后告诉路人“看,我为你除了害”——这种虚伪的“反腐表演”,或许能换来一时的民心安定,却永远无法掩盖制度性的溃烂。

古代反贪的最大悲哀,在于它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当反腐沦为权术的工具,当清廉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当百姓的福祉被当作帝王平衡权力的筹码,贪腐便成了寄生在专制制度上的毒瘤。它不会被真正清除,只会在权力的滋养下不断变异,最终掏空整个王朝的根基。历史早已证明:用权术反贪,无异于饮鸩止渴——你以为在操控贪腐,实则早已被贪腐吞噬。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