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9-03 20:28:36
774 字 · 18 阅 · 0 评 · 0 赞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用与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以此让抽象的事物更具体、复杂的道理更浅显、平淡的描述更生动。其构成包含三个核心要素:本体(被比喻的对象)、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与喻体的词语)。根据这三个要素的出现情况,比喻主要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三种类型,三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连接本体与喻体的词)的出现情况不同。

1. 明喻(Simile)

- 特点:本体、喻体、比喻词三者同时出现,比喻词明确,能让人一眼看出是在打比方。

- 常用比喻词:像、好像、好似、如、如同、宛如、仿佛、好比、像……一样、如同……一般等。

- 示例:

-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本体:月亮;喻体:小船;比喻词:像)

- 他跑得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快。(本体:他跑步的速度;喻体:离弦的箭;比喻词:如同) 

2. 暗喻(隐喻,Metaphor)

- 特点: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不用“像”“好像”这类明显的比喻词,而是用“是”“变成”“成为”“当作”等词连接,语气比明喻更肯定、更直接,常暗含“本体就是喻体”的意味。

- 常用连接词:是、就是、成了、变成、成为、当作、等于等。

- 示例:

- 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每个人的模样。(本体:时间;喻体:刻刀;连接词:是)

- 经过努力,他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了班级里的“学霸”。(本体:他;喻体:学霸;连接词:变成)

3. 借喻(Metonymy的一种特殊形式)

- 特点: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来表述,需要结合语境才能看出比喻关系,表达更简洁、含蓄。

- 示例:

- 地上落满了“金蝴蝶”,踩上去沙沙作响。(用“金蝴蝶”代替“黄色的落叶”,本体“落叶”未出现,喻体“金蝴蝶”直接充当句子主体)

- 他用手中的“笔杆子”,写出了无数打动人心的文章。(用“笔杆子”代替“写作能力/文字”,本体未出现,喻体直接代指)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