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9-09 06:53:26
1421 字 · 49 阅 · 0 评 · 0 赞

写关于掌握底层逻辑的文章 (3)

文/樊荣强

职场新人反复修改汇报 PPT怕被说“不专业”,发朋友圈忍不住刷点赞,买新衣服先问朋友“好不好看”——这些下意识举动,都藏着对认同的渴望。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性动物”,认同正是我们在社会中找“归属感”的核心需求,平常却必不可少。

一、认同是什么以及它有些什么具体表现?

认同是个体渴望被他人、群体接纳认可的心理状态,这种需求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分类,且每一类都能通过身体和行为清晰流露:

1. 观点认同。观点认同是认同的初始层面,指个体希望自身想法、立场、判断被认可的心理需求。观点被认同时,人会本能放松,如方案获赞时肩膀下沉、嘴角上扬;不被认同时则会紧绷,像汇报遭质疑时手心冒汗、语速变快,身体先于语言感知接纳与否。

2. 行为认同。行为认同是观点认同的延伸,指个体通过模仿、跟随他人行为,或展现契合群体期待的行为,巩固接纳关系。比如职场中跟着同事聊综艺、吃外卖加深融入感,人际交往中模仿他人穿搭语气避免不合群,本质都是借行为契合强化认同。

3. 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认同的高阶形态,在观点与行为认同基础上,实现对自身社会角色、群体归属的深层确认,且可升维至更广阔维度。从基础层面看,职场新人打磨PPT、员工主动加班,是为获得专业职场人、可靠团队成员的身份认可;从更高维度看,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让个体产生民族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从哲学层面看,身份认同关乎“我是谁”的终极追问,是个体整合自我认知、明确存在价值的核心,帮助人在复杂世界中找到精神锚点。

二、为什么人类离不开认同?

对认同的渴望,是基因里的生存智慧,更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连接基础与高阶需求的关键。

认同是安全需求的延伸。马斯洛认为生理和安全需求是基础,获得认同能巩固安全边界:原始社会不被部落认同会被孤立,如今职场不被团队认同可能错失核心项目,商场上品牌不被消费者认同会被淘汰——融入集体获认同,才能降低生存风险。

认同是社交需求到尊重需求的桥梁。马斯洛提出,社交需求(归属感)之后是尊重需求(自我价值认可),认同恰好连接两者:同事认可满足归属感,还能转化为我有价值的认知,帮我们获得尊重。就像被夸做事靠谱,既觉融入团队,也更信自己的能力;反之,长期不被认同,连社交需求都难满足,更别提追求自我实现。

认同能减少认知失调。想法被认同时,内心更和谐;不被认同时,易陷我对但别人反对的焦虑,比如投资时自己看好的股票不被认可,会反复纠结,认同能帮我们减少内耗。

三、怎么获得他人的认同?

获认同不靠无底线讨好,而是靠 “输出价值、建共鸣”:

第一步,懂对方找“共同点”。职场合作先摸同事风格——注重细节就核对好数据,在意效率就先讲核心结论;商场上想让消费者认同品牌,就按需求设计,年轻人爱个性就做差异化,家长重安全就突出质检,有共同点才易获认同。

第二步,用“实力”代替“求认可”。职场中别只“我能行”,用完成的项目证明自己;领导想获员工认同,靠带团队拿结果、争福利,而非施压;投资新手想被说“靠谱”,用理性分析、稳定收益说话,实力才是最好的 “认同名片”。

第三步,接受“部分认同”。有人想让所有同事喜欢自己,结果累还落埋怨;品牌想满足所有消费者,反而没特色。认同是双向选择,找到价值观匹配的人或群体,获他们的认同就够了。

认同像一束光,照亮我们从社交到尊重需求的路,却不必为追光扭曲自己。靠价值吸引的认同才稳固,靠真实换的接纳才长久——最好的认同是“我很好,你也觉得我好”,而非“装成你喜欢的样子换认可”。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