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10-16 08:05:36
2159 字 · 11 阅 · 0 评 · 0 赞


各位同学好,我是樊荣强。今天咱们聚焦核心问题——到底什么是思考?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正在思考”不容置疑,但思考的本质,人类探寻千年仍无满意答案。人和动物的关键区别在思考,动物仅能感知,而多数人常把“思考”挂嘴边,却说不清其含义,思考能力的差距,正拉开人生成就的差距。

我经常在课堂上问“什么是思考”,学生基本上都答不上来。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思考过思考”,父母老师只是劝“要勤于思考,要善于思考”,却没告诉我们“思考是什么”。普通人不懂可理解,但专家若不讲明,就说不过去。

为了搞清楚思考的定义,我搜罗研究了不下100本哲学家、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以及各种专家的著作,比如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思维的本质》、日本语言学家外山滋比古的《思考的整理术》、美国学者拉吉罗在《思考的艺术》。他们虽然提及了对思考的理解,但是,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关于思考的定义,他们可能觉得,思考还需要定义的,大家都应该知道什么是思考吧?其实我们可能都不知道。

麦肯锡的芭芭拉・明托提出了“金字塔原理”,她在书里说:“先从金字塔顶端开始,沿分支向下展开。通过不断的疑问/回答对话,受众就能理解全部思想。”你看,这个观点多接近思考的本质啊!但遗憾的是,她只是把“疑问-回答”当成一种“表达逻辑”,没把它当成“思考的定义”贯彻到底。

看到这儿,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要专门做这节课了——给“思考”下一个合适的定义,是我必须完成的任务。经过反复、深入地琢磨,我把思考总结成一个特别简单的公式:思考=提问-回答。

大家别小看这个公式,它说的是思考的本质:思考是人的内在行为,也是一个过程——先提出疑问,再寻求答案,最后消解疑问。这个定义,是“元思维”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它可能算不上“石破天惊”,但绝对能拨云见日,让你一下子看清思考的本质。之前那些关于思考的定义,就像烧到99℃的水,差一口气没开;而我的这个公式,就是那最后一把火,把它烧成了100℃的开水。

这里我得先跟大家补个小知识点:咱们思考时提的所有疑问,其实都在做三件事——了解事实、解释原因、探求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元问题”。这三个问题就像精灵,能给思考带来无限创意和价值,而基于这三个问题的“问与答”模式,就是“元思维”。后面我会专门用一章讲这个,今天先提一嘴,方便大家理解接下来的内容。

还有个细节要说明:“问题”和“疑问”不一样。“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既包括“毛病、不足”,也包括“疑问”,还能指一般的“事情”;狭义的“问题”,就单指“疑问”。我在书里尽量用“疑问”,万一用了“问题”,除了指“毛病”,偶尔也会指“疑问”,大家别混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非要把思考定义成“提问-回答”呢?因为它有“三个便于”的好处,咱们一个一个说。

第一个是便于理解。要是用一堆抽象文字给思考下定义,大家只会越听越晕。但“思考=提问-回答”这个公式很直白:思考就是先提一个疑问,再找答案的过程。这里要强调,思考的核心就是“提问”和“回答”——虽然思考时还会有观察、怀疑、想象、联想这些心理活动,但最终都会落到“提问”和“回答”上。咱们甚至能把它当成数学题理解:10-10=0,说明这个思考完美地完成了;10-5=5,说明只完成了一半;10-0=10,就是“百思不得其解”,思考没完成。这就像考试时10分的题,全对得10分,对一半得5分,全错得0分,特别好懂。

第二个是便于记忆。把一长段文字浓缩成一个公式,大家只要理解了,就能记一辈子。因为这个公式不仅有明确含义,还是“图形化”的——咱们大脑对图形化的东西,天生就记得更牢。

第三个是便于操作。“操作”这里不是说用手做,而是说思考得有目的、受控制。好的思考定义,必须能让人照着做。我把思考定义成“提问-回答”,就是想告诉大家:思考得从提问开始,再给答案。要是你没带着目的提疑问,也不找答案,那不是思考,而是胡思乱想。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艺术家的思考也这样吗?在很多人眼里,艺术家的思维都是天马行空、不可捉摸的,好像跟“提问-回答”没关系。但其实,艺术家的创意再特别,大脑运转的机制也和咱们普通人一样。

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叫威尔・贡培兹,他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里专门讲过艺术家的思考方式。他说,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问-回答”的过程,也是质疑和创造的过程。他还写道:不管你是烤生日蛋糕,还是设计新软件,启动创造的唯一方式,就是提问题——要哪些配料?怎么让界面更直观?

就拿雕塑家举例吧,他们雕琢大理石的时候,每凿一下都在提问:削掉这一小块会怎么样?这一凿能帮我做出想要的躯干吗?然后会问:这样行得通吗?接着做决定,决定后又会提新问题、做修改。

你看,贡培兹说的艺术家思考模式,和我对思考的定义完全吻合。但可惜的是,他跟很多理论家一样,没给思考下定义,总觉得大家应该知道。也正是因为没下定义,他们没法把“思考是什么”讲透,还容易偏重思考的批判性、创造性,忽略了最基础的“提问-回答”本质。

今天这节课,我把思考的核心定义成提问-回答,就是想帮大家打通“理解思考”和“学会思考”的任督二脉。下次再有人问你“什么是思考”,你就可以告诉他:思考很简单,就是先提个疑问,再找答案,也就是‘提问-回答’。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下节课咱们接着聊“问答思维”,拜拜!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