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11-03 08:39:00
1491 字 · 27 阅 · 0 评 · 0 赞

t04d34f634a9d324be2

文/樊荣强

大家有没有想过,同样靠搜索起家、成立时间只差一年半的两家公司,十年后的市值能差出一个天文数字?现在谷歌市值稳稳站在3.4万亿美元,而百度只有410亿美元——算下来,百度的市值连谷歌的2%都不到,说“连零头都不够”真不是夸张。当年百度还被叫做“中国谷歌”,短短十年差距拉这么大,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今天咱们就好好扒一扒这两家公司的“十年分水岭”。搞清楚百度与谷歌,他们都是十年义务教育,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先看谷歌,它这十年根本不是“稳步走”,而是“一路狂奔”。很多人以为谷歌只靠搜索,但其实早在2010年,它就果断放弃了当时已经过时的技术,砸重金搭建更高级的技术架构,从那时起就没把自己困在“搜索公司”的标签里。现在的谷歌,是靠AI和云计算两条“大腿”撑着:全球搜索市场90.4%的份额都在它手里,每月有20亿用户用它的搜索服务,光搜索相关的收入一年就预计能到550多亿美元;云计算业务更不用说,稳居全球第三,前段时间刚砸了240亿美元建数据中心,还跟AI初创公司签了百亿级的芯片协议,连华尔街的分析师都一致说它“AI领导地位稳得很”。更绝的是,谷歌现金流特别充足,还能靠回购股票托住股价,现在市盈率才20倍,不少分析师都觉得它“估值被低估了”——这种技术硬、赚钱稳、估值低的组合,增长逻辑简直太扎实了。

再看百度,说它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真的一点不冤枉。早期的百度其实抓住了好机会,靠搜索业务吃遍了国内互联网的红利,市场份额一度也像谷歌一样垄断。但后来的路,它走了太多弯路:技术上,曾经长期依赖谷歌的开源技术,等谷歌早就弃用那些技术、自己研发新架构时,百度才后知后觉地去补技术短板;经营上,又太依赖广告收入,当年的竞价排名争议不仅伤了用户口碑,还让它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等它反应过来要做移动产品时,市场早就被其他APP占满了。

当然,百度也不是没努力过,2013年就成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算是国内最早布局AI的公司之一,现在智能云业务拿到了22.5%的市场份额,据说他的无人驾驶品牌“萝卜快跑”也挤进了全球前三——不过我还没有见过,也没有坐过。但问题是,这些新业务直到最近才刚实现盈利,收入占比还不够高,根本撑不起公司的估值。比如百度去年全年营收大概1200多亿人民币,而谷歌光云计算业务一年的收入就预计有146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000亿——也就是说,谷歌一个业务的收入,就快赶上百度全年的营收了,这个差距真的太明显。

其实这两家公司的核心差距,说到底是“格局”和“执行力”的分野。谷歌从一开始就盯着全球技术创新,不管是量子计算、AI手机,还是自动驾驶,每一步都踩在技术风口上,而且一旦确定方向,就会投入大量资源推进;但百度早期太看重“平台主导的内容分发”,总在短期利益里打转,错过了太多关键机会。就拿AI来说,百度虽然2013年就布局了,但商业化落地太慢,直到2023年才正式喊出“用AI重做所有产品”;而谷歌早就把AI塞进了搜索、手机、云服务等所有业务里,比如现在用谷歌搜索,能直接得到AI生成的精准答案,用户体验提升了,收入也跟着涨,把技术直接转化成了“真金白银”。 

不过话说回来,百度也不是完全没机会。现在它的AI新业务收入同比涨了36%,智能云在智算服务市场还拿了第一,说明技术底子还在,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但现实是,谷歌的优势已经形成了生态壁垒——它的技术布局遍布全球,用户基数、数据积累、产业链话语权都不是短期能追上的。

最后咱们不妨想一想,如果当年百度能早点摆脱路径依赖,不把宝全押在广告上,像谷歌那样早早押注长期技术研发,现在的互联网格局,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毕竟当年它也曾站在和谷歌差不多的起点上,只是十年后的今天,两者早已不在同一个赛道上了。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