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11-05 00:48:14
1672 字 · 13 阅 · 0 评 · 0 赞


文/樊荣强

在演讲或写作中,很多人会陷入大脑空白、没有思路的困境:演讲时不知如何推进话题,写作时卡在开头难以动笔,对话时找不到延伸方向。我在《神经》一书中提出的元思维理论指出,疑问句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它能像钩子一样,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激活思想。我给读者的忠告是:当你没话说的时候,就给自己提出问题。这一方法的背后,既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支撑,也能在实际表达场景中找到大量印证。

认知不协调理论:疑问句制造“缺口”,驱动思维探索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由利昂·费斯廷格提出,核心观点是:当人意识到自己的认知(知识、信念)存在矛盾或空白时,会产生心理紧张即不协调感,进而主动采取行动填补缺口、恢复平衡。疑问句恰好是制造这种“认知缺口”的高效工具——它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点出“未知”,倒逼大脑调动资源寻找答案。

比如写作时,若直接思考“如何写一篇产品推广文”,很容易陷入不知从何说起的迷茫;但换成疑问句:目标用户最担心产品的哪个问题?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需要这个产品?思路会瞬间就被激活,变得十分清晰。这些问题像一个个“钩子”,勾连出用户画像、使用场景、产品卖点等关键信息,原本散乱甚至混乱的思绪会逐渐有条理。

在演讲中也一样,当演讲者提出,大家有没有过买完产品却后悔的经历?不仅能引发听众共鸣,更能让自己的思路聚焦于用户痛点,后续围绕如何避免后悔展开,自然不会偏离主题。

思维定势打破效应:疑问句强制“转向”,拓展思考维度

大脑有“思维定势”的本能——习惯用过去的经验、固有的视角处理问题,这会导致思路僵化。这一概念最早由格式塔心理学家缪勒及其学生舒曼于1899年提出,他们在重量错觉实验中用“心向”术语描述了这种“盲目的习惯效应”。1942年,心理学家亚伯拉罕·S.陆钦斯通过经典的“量水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实验组因先解决了5个需重复复杂步骤的问题,面对可简化解决的第7、8题时,仍固守旧方法;而未受前序问题影响的控制组,却能快速找到简便解法。

疑问句正是打破这种定势的利器。哈佛大学可视化思维团队的实验发现,面对开放式提问时,人的大脑负责创新与推理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会显著提升。这种激活效应在表达场景中随处可见:销售与客户沟通时,若客户抱怨产品太贵,直接辩解易陷入僵局;但换成疑问句:您觉得贵是因为和哪些产品对比呢?您更看重价格还是长期性价比?这就能引导对话从“价格争议”转向“需求挖掘”,既化解对立又打开思路。

演讲中,当阐述坚持的重要性后,提问如果坚持的方向错了,我们该及时止损吗?也能带动自己和听众跳出只谈坚持的单一视角,让内容更有深度。

类似的还有德国心理学家哈尔·邓克尔1945年设计的“蜡烛实验”:当需将蜡烛固定在墙上时,仅32%的人想到用装图钉的铁盒当烛台,多数人受盒子只能装图钉的功能固着影响。而若提前用疑问句引导:这个铁盒除了装图钉,还能承担什么角色?就能大幅提升创新解法的出现概率,这正是疑问句突破认知局限的直接证明。

蔡格尼克效应:疑问句留下“悬念”,持续牵引思维

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通过实验发现,人对未完成的事情会有更强的记忆和关注度,这一现象被后续研究者称为“蔡格尼克效应”。疑问句正是利用了这一效应——它提出问题却不立即给出答案,相当于在大脑中留下一个“未完成的任务”,让人忍不住持续思考,直到找到答案。这种持续的思维牵引,能让思路不断延伸,避免中途中断。

在写作中,很多作者会用“设问式开头”激活思路。比如写“时间管理”主题时,开头提问:为什么同样是24小时,有人高效有人拖延?这个问题会让写作过程始终围绕效率差异的核心展开,从目标设定、干扰排除等角度逐步挖掘,思路不会跑偏。

演讲中,段落过渡时提问: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我们该如何解决呢?这既能抓住听众注意力,也能让自己的思维自然从问题分析过渡到解决方案,逻辑更连贯。

从认知失调到思维定势打破,再到蔡格尼克效应,疑问句激活思路的能力并非偶然,而是顺应了大脑的认知规律。善用疑问句,本质上是掌握了引导思维流动的方法,能让表达从被动卡壳变为主动推进。对提升表达能力而言,这无疑是一把关键钥匙。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