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17-04-20 01:15:14
1635 字 · 2539 阅 · 0 评 · 0 赞

ac4bd11373f082029e748d4849fbfbedaa641be6

文/樊荣强

《道德经》第22章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的观点,大多看上去比较消极。但是,他实际上是用消极的方法达到积极的目的。正是因为他与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他看出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说出了我们说不出的道理。

只不过,2500年前他就讲过的道理,今天的我们还很难做到。

江湖中有一个关于曾国藩用《道德经》治好心病的故事。

曾国藩的一生,其实是由儒入道的一生。年轻时,他一心一意信奉孔孟学说,要以儒家思想来入世拯世。对自身的修养,他遵奉的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对社会,他遵奉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曾国藩的一生做到集治身、治学、治家、治世、治政、治军于一身,有副对联这样概括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倒是比较贴切。

但是,曾经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虽然功勋卓著,但事业也有过低谷,甚至沦落到皇上猜疑、地方排挤、四面碰壁、八方龃龉,几乎陷于通国不容的境地。他脾气越来越坏,病情愈来愈严重,心情愈来愈烦躁,尽做噩梦……

他在二弟曾国潢的陪同下,来到了湖南乡下老家的蒋市街碧云观去拜访丑道长。丑道长送给他一部《道德经》,让他好好一读。虽然曾国藩曾经读过《道德经》,但还是关起门来一遍一遍读。这次重读《道德经》, 竟然觉得字字在心,句句入理,开悟了,心病也好了。

曾国藩这才发现,《道德经》貌似出世的书,其实讲的全是入世的道理。和儒家比较起来,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

曾国藩认为,一部《道德经》可以用五个字概括:柔弱胜刚强。

说完曾国藩的故事,我们再看看这一章里老子所讲的是什么。他说:

弯曲的树木才能保全自己,反向弯曲才能让弯曲的木头变直,低洼的地方才能蓄水,东西陈旧了才会更换新的,别无选择可能真正得到某一个东西,选择很多则可能心生迷惑、无从下手。因此,圣人坚守这个相反相成的道理做事,并以此为天下人的榜样。因为不自我表现,所以做事才更加明智;因为不自以为是,所以成绩才更加显著;因为不自吹自擂,所以才建立伟大功勋;因为不自大骄傲,所以才长久保存自己。总之,圣人因为做到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之相争。古人所谓“委屈则能求全”的话,怎能说是不可信的空话呢?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确实都符合这个道理。

首先,我们要明白,老子的目的,是要我们保全自己,而且是长久地保全自己。这个目的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

其次,老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他再次举出五种日常的现象讲道理。姑且谈谈我对第一个“曲则全”的理解。

庄子也曾讲过这个道理,而且更具体形象。《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庄子行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但是伐木工在它旁边休息却不砍伐它。有人问工人为什么不砍伐它。工人回答说,这歪脖子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感叹道:这棵树是因为它“不材”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在此,老子展现的是他深刻的辩证思维的智慧。后面的“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都表达了事物相反相成的逻辑。

最后,老子给我们为人处世的建议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总之一句话——不争。

不争的心理基础是不自大,不要自以为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的地位、作用等看得很重要的,不要夸大自己的价值的。夸大自己的作用、地位、价值,其本质是无知。地球只是银河系的一颗小行星,宇宙则是浩瀚无际的。人类只是无限宇宙特定时空里的生命而已,个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子早就明白了这一点。

对于写作而言,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对我们身处的世界的看法。但是,我们真的懂得了这个世界吗?我们所说的,真的就是所谓真理吗?

我们可以表达自己,但请保持谦逊的态度。

我们不妨以牛顿临终遗言共勉:“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