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所讲的 “三段论+三点式”,只是钻石法则的原型,也就是在一个简短的讲话当中,可以直接套用的一个核心框架,而且,在很多场合已经非常适用。但是,我们的讲话,经常也需要有一些变化,甚至我们还必须不时进行长篇讲话。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变化的“钻石法则”就用上了。
“钻石法则”有五种基本的变化:金字塔形、哑铃形、吊坠形、鱼骨形和树木形。
金字塔形其实就是大钻石套小钻石,也即在主体部分解成三点之后,每一点又再立题,往下分解为三点,这样,整个讲话就分成了九点。
哑铃形则是由两个钻石构成,先立一个题,展开三点回答,稍微过渡一下之后,再立一个题,接着又展开三点回答。
吊坠形就像是女性脖子上的吊坠,先有一个长长的链子,末端才挂着一颗钻石。比如讲话5分钟,可以先有一长串话语,比如讲故事之类,或者交待了一下背景,到了3分钟的时候才立题,接着展开三点回答,最后结尾。
鱼骨形则适用于长篇的讲话。不断地立题,不断地展开三点式的回答。
树木形也适用于长篇讲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树长的什么样子:一棵树的树干在中间往上长,到了一定高度,就开始横着发一些树枝;而大树枝上又发一些小的树枝,最后树枝上面长满树叶。讲话如果以此方式结构,比较适合一些较复杂,且需要较深入展开的话题。每一个分枝的地方,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立题,但是整个话题,不会偏离主干,而且应当象一棵树一样,保持树形与树冠的相对均衡。以藤蔓方式结构讲话,那就是闲聊!
如果各位在口才方面有遇到什么问题的,也可以加我微信13500352876(长按复制)进行咨询!
樊荣强是《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元写作》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