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5
结构:辩证法,即正反合
辩证法即是思考法,也是结构工具。请针对具有争议(两面观点对立)某一现象或行为,发表意见。四大段:
1、抛出话题;
2、正面肯定(讲为什么);
3、反面否定(讲为什么);
4、综合意见(讲怎么办,也即如何做,才能达成平衡,才能做得更好。)
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大家都各持己见,有的说扶,有的说不能扶,扶是中华传统美德,做人的根本,可不扶也不无道理,现在社会鱼龙混杂,有些人借此机会来碰瓷,得一笔费用。. 就此话题我们正反阐述不同观点。
正方:扶
扶,是人的最基本道德和良心,是内心关心爱护老人传统道德观念,虽然社会上有些人做好事却被误解甚至于冤枉成直接责任者,惹来不少麻烦。但这只是个别的,大多数人还是有正义感同情感的,只要是没有陷害坑害人迟早会清楚的,清白就是清白,好人就是好人,不会恶人当道的。
反方:不扶
不扶,现在社会鱼龙混杂,有些人借此机会来碰瓷,得一笔费用,最可怕是被家属诬陷成肇事者,所以不敢扶,如同正方所说,清白就是清白,好人就是好人,不会恶人当道的,那么再此期间被害者遭受多少磨难,甚至会遭遇钱财损失,更大的是精神上的纠缠,会把人搞垮的,所以选择不扶,少给自己找点麻烦。
正方:扶
老人摔倒就等你伸出援助之手,则可以挽救他的生命,那作为反方的你,你也不会扶起老人吗?
反方:不扶
怕惹祸烧身,吃不了兜着走。就“南京徐老太事件”判决后,一篇题为《老翁摔倒在地,无人敢扶》的帖子在各大网站疯传,激起网民的激烈讨论,那些麻烦不是受害者自找得吗?不否认有些老人摔倒真正的摔倒,但更怀疑的是现实社会有极少数老人故意摔倒进行欺诈,更重要的是某些老人抓住了那些救他的人的心里,讹诈上对他援助的人,扶,则不是自讨苦吃。
正方:扶
为了生命不在眼前消失,我们要采取应对措施,我不否认反方意见,但我方不主张你方的想法,在事实面前,一味考虑自己,不为他人着想,更不去采取应对措施,这样做是不对的。目前人们思想不在同以往思想那么单纯,也不否认现实社会有极少数老人故意摔倒进行欺诈,扶的人没必要害怕,先同摔倒老人谈谈心,弄清为什么摔倒的原因,老人一定会告诉你他(她)的苦楚,而后你联系有关部门去帮他们,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切勿盲目,导致不必要的后果发生。
反方:不扶
如果老人当场在正方扶起那一刻,生命已绝,那你怎么办,就是你扶的那一刻,离开了人世,你还去扶吗?你知道是老人是单纯摔倒新伤还是历史病源?也许你扶起是错误,更是隐患,你还扶吗?
正方:扶
作为正方,我们认为不扶,于心不忍,会伤了老人的心,我们也老的时候,也许下一个摔倒的会是变老的我们。扶老人时,作为内心扶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心理学或医学的常识,和老人谈话,看眼神问他身上是否带药,这样可以判断他是历史伤痕还是真正摔倒的新伤,由此更有力的通过老人的眼睛,断究竟是旧病复发还是有心讹诈。
讨论各持不同意见和观点,各方所站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不同,就此我做概括总结:扶与不扶凭感觉、凭意愿,第一念头最重要,扶、不扶都是发自内心的,我们通过前车之鉴之后,要考虑行之有效的方法,采取必要措施,扶之前同老人谈心并询问摔倒原因,再观察老人是历史伤痕还是真正摔倒的新伤,由此更有力的通过老人的眼睛,判断究竟是旧病复发还是有心讹诈,做出判断,伸手施救还是采取报警,这样既不盲目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又能做到普通公民的良知,更能把中华美德传承下去,做一个具有良好美德的中国公民,我们更渴望人际关系回归真诚。不要因为一件本该平常不过的生活小事引发轩然大波.....我相信正义永存,邪恶必倒。
辩论会到此结束,愿我们大家常怀感恩之心,把中华美德世代相传,走在正能量道路上,只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施救与被救的人自然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好人就是好人,不会恶人当道的,千万不要让某些思想左右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