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
自由话题,关键词演绎
我们用跳磴石的方法来进行文章的撰写。你可以任意挑选一个词汇,然后用这个词汇,联想并选出跟它相关联的8个词汇,然后将把这8个词和第一个关键词联合起来,分别造句,形成八个观点。将8个观点进行有逻辑的排序之后,分别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构成八个小节,成为一篇文章。
早期教育:家长、社会、儿童、机构、跟风、局限、心态、成长、知识、快乐、焦虑、童年
你会送孩子上早教吗?
现在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这个概念是这几年兴起来的,是指在0-3岁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人生早期的启蒙和教育。
时下,早期教育显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主要是随着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起点,在以后的人生中能有更多选择。
尤其是在许多城市,“小升初”、“幼升小”考试的竞争残酷性已经被妖魔化,这些更是加剧了年轻家长们的内心焦虑感。特别是80后的父母,她们接受过现代教育,更懂得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早期教育并不等同于大家所说的到早教机构上早教。
近年来,那些打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激发幼儿潜能”口号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活跃在各大商圈核心地段,成功圈住了家长们的心和银子。然而,社会上的早教机构鱼龙混杂,许多早教机构并没有办学资质,只是为了赚钱而建立的盈利机构。
与此同时,有些家长也完全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参加早教,只是单纯跟风而已,认为别人学我家也跟着学,不落后就成。也有些家长认为各种早教是有钱人的象征,似乎选择的早教越高大上,就越有身份和面子,压根没有关注早教的实质内容和效果。
客观来说,送孩子上早教课对儿童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一个老师带几个孩子一起做游戏、唱儿歌、听故事,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倾听、语言表达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初步地接触社会和同龄儿童,建立秩序感。
但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早教课的效果非常有限,只能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一种补充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早教课的时长总体较短,平均一周不足3小时,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记忆能力还不强,她们很容易遗忘早教课的内容。2.一些教师并不具备从业资格,不少是从偏远地区或者不知名大学临时招来的,缺少专业系统的训练,授课效果需打折扣。3.一些早教机构唯利是图,缺少潜心研究儿童成长的耐心和机制,为了追求表面效果,只是强化儿童的记忆,并没有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快乐成长。
由于早教的各种局限性,注定它只能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一种补充方式。所以家长们万不可盲目跟风,应该端正对于早教的态度,量力而行,谨慎选择优秀的早教机构。
事实上,相对而言,家长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更为关键。
一是,孩子日常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长一起度过的,家长潜移默化的教育更有力量。二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家长可以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
那家长应该如何开展早期教育才更有效果呢?
1. 家长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即使外部竞争再激烈,也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竞争,不可过于急躁、焦虑,更不可急于求成。快乐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孩子。
2. 家长可以阅读《正面管教》、《好老师不如好妈妈》等经典的育儿书籍,多学习点儿童心理学等育儿知识,掌握一些育儿工具。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尝试读懂孩子的行为背后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应该多采取积极正面引导、循循善诱的方式教育孩子解决问题。
3.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生活中的榜样。假如家长能够做到正直、善良、勤劳、孝顺、会与人分享、热爱阅读,孩子也更容易从小养成较好的品格和习惯。
正如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到的“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长长的路,慢慢地走……”。让我们始终怀有爱孩子的一颗心,欣赏他的优点,接受他的各种不完美,让正确的早期教育帮他度过快乐珍贵的童年。“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