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常常有学员问我,我的讲话有哪些做得不好。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做任何事情,内心里面都需要有一个标准,而且要拿这个标准来时时检验自己。逐条对照检查,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所谓不足,就是我们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因此,我拟订了以下这个36条讲规《公众演讲的评判标准》,它也就是我们训练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一、声音
清晰:发音尽量标准,没有吞词与吐字含糊不清。
洪亮:声音洪亮有气场,可以让全场的人都能清晰听到。
流畅:没有磕巴,没有忘词卡壳,没有过多的赘语。
节奏:语速适中,并且结合情绪与主题有快慢变化。
宜人:语调有抑扬顿挫,声音有变化。
生气:有温度,有感染力,绝不死气沉沉。
二、肢体
站位:站在最醒目而合适的位置,并适当走动不拘束。
头部:不晃、不仰、不斜、不低。
眼睛:有神,不翻白眼,注视听众,巡视加点视,与听众有交流。
表情:自然、放松,并且配合内容有变化。
手势:在腰部以上运动,结合情感与内容有变化,但不夸张、不花哨。
腿部:双腿直立,可偶有单腿支撑,但不左右晃动。
三、思路
结构:结构简单不复杂,听众易于把握,而不像进入迷宫。
立题:有明确的立题,并围绕立题展开回答,思路聚焦不散乱。
条理:善于多点式分解与概括提炼,并运用序数词提示要点,做到层次分明。
顺序:有合理的叙述顺序,自然而然的起承转合,绝不颠来倒去。
逻辑:陈述与论证时,分析全面而不混乱。
重点:一般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如有多个,则有明确要点与层次的划分。
四、内容
独到:看问题角度异于常人,并有不同的发现。
深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流于表面的述说。
全面:尽量做到不片面、不狭隘,令人觉得缺乏理性而不可接受。
创新:避免老生常谈,观点要有创见,即使是老话题也要有新发现。
专业:即使你不是一个专家,也应当表现专业精神。
价值:对听众一定要有用,而不是空洞的道理,或无用的知识。
五、语言
简洁:啰嗦的讲话是非常令人讨厌的,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与颠来倒去的叙述。
文采:适当的引经据典,而不全是大白话,平淡如水。
通俗:即使是高深的概念与理论,也要用举例与比喻等手法讲得通俗易懂。
新颖:学会使用新鲜的流行词汇,避免陈词滥调。
准确:语言包括字、词、句,一定要准确表达所指,而尽量避免歧义与误解。
金句:学会概括提炼,让自己的讲话金句不断,道理直戳人心。
六、观感
自信:精神饱满,倾情投入,用声音与肢体,表现出高度的自信。
互动:有控场能力,可以与听众自如地问答互动。
故事:善于讲故事,生动且深入浅出地讲大道理。
幽默:时不时地引起听众的笑声,掌控恰当的气氛。
态度:尊重听众,关注听众,而不是高高在上教训听众。
真诚:不做作虚伪,不会有让人觉得别扭奇怪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