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家(Leo)

飞行家(Leo)

发表于 2018-05-24 18:05:13
2126 字 · 2043 阅 · 1 评 · 0 赞

上周读完金字塔原理第一部分“写作的逻辑”,老老实实做了笔记。但是,由于本书写得臃肿,仅读一遍感觉抓不住重点。

臃肿也罢,啰嗦也罢,能撑住麦肯锡这个咨询业的头块招牌,绝不可能没有干货。于是,为了彻底搞清楚金字塔究竟讲了些什么,我把笔记打印出来,细细琢磨。

以下内容是我尝试压榨金字塔原理精髓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求有所斩获。首先,我从冯唐对金字塔原理的总结说起;然后是我对金字塔原理的归纳;第三部分我会对精髓要义简要展开。

一、冯唐笔下的金字塔原理

冯唐学医读到博士,弃医从文转行进了麦肯锡。据他在博客中写道,进入麦肯锡后,被训练的第一个玩意儿是金字塔原理。后来证明,这也是之后诸多训练中,最宝贵最有用的玩意儿。不过他同时也提到,阐明金字塔原理的那个叫Minto的外国老太太,面容慈祥,金头发金链子金镯子,言语唠叨,啰里啰唆写了一大本书,充字数印书卖钱得版税。因此,说该书臃肿并非空穴来风。

冯唐说他用一句话就能把金字塔原理讲清楚。用他的原话 “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说完这一句他还是有些心虚,可能觉得还不够,于是又补了一句。

“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要求: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冯唐说的是金字塔的骨架,这个骨架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小学语文老师教大家的“总分总”、呆萌写作课里强调的“钻石法则”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东西。

Minto老太在书中说,写作和思考的最主要工作就是从好几个下一级观点中抽象概括出新的观点。“抽象概括”是一项根本的功夫。冯唐显然掌握了这门功夫,但只要是抽象概括就必然会丢失细节。而冯唐丢失的那些细节偏偏又是很少有人教的,因此要想知道精髓,就得有血有肉。

二、Leo笔下的金字塔原理

简单地说,金字塔原理是一种作者负责的写作方法,用它的规则写出的文章结构清晰易于理解,于是阅读者喜闻乐见。但爽了读者,对写作者要求就变高了。厚厚一本金字塔原理,也能多少说明这件事还是有点难度。

受冯唐影响,我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是一套结构化写作规则,主要由三块技术组成:一是由“总分”和“问答”技术构成竖向“骨架”;二是由“MECE”和“演绎”、“归纳”等构成横向骨架;三是构成“起承转合”的“序言”技术,起到连接骨架作用。

冯唐没有提到的“序言”技术,占Minto书中很大一部分篇幅。骨架结构仅仅是写作的第一步,序言技术则是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筋膜,最后才是展开内容的血肉。

三、精髓要义

其实,这篇所谓“精髓要义”,在我看来,已不是新鲜事,但常常提笔就忘。说到底,还是未能灵活掌握。唯有反复思考,反复琢磨,并把握每次动笔的机会磨练技艺,方能有所得。

1、结构(钻石法则)

所谓结构化,就是有逻辑地把关键句(key line) 排列在一起。一篇文章就是由这些结构化的关键句扩充而成。金字塔原理的结构,根据Key line之间的关系,分为竖向和横向。

其实,本质上竖向和横向结构的逻辑都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要区分开,是因为竖向结构在主干道上,应该尽可能的清晰明了,归纳推理;横向结构则可以枝繁叶茂,多用演绎推理。

冯唐所说“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就是结构。构建竖向结构的有两种技术:“总分”和“问答”。当然,这两种技术同样适用横向结构。

2、构建结构的三种方法

构建金字塔结构其实有三种做法:先总后分、先分后总、问答。

1)先总后分的做法,是首先有关键句,而后“分离”主题句为几部分,而后再“推进”。分离时需要注意逻辑顺序,这将在后文详述。

2)先分后总的做法,是首先有几个观点,而后在“概括”出一个唯一的更高层级的关键句。

在Minto的书中,一再强调“概括”的重要性,但对“分离-推进”提及得较少。其实,在写作的过程中,两者是同等重要的。

Minto 提到构建金字塔结构的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一种是“自下而上”。所谓“自上而下”,其实就是“序言”+“分离”的先总后分。所谓“自下而上”,就是先分后总,无需赘述。

3)问答

Minto认为:写作就是反复在各层级运用“引起读者疑问并回答疑问的模式”。我以为,问答技术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以读者为导向的“换位”。

问答技术的关键在于:在准备回答任何问题前,一定要让读者脑海里先产生疑问;为了确保读者脑海里能够产生你所预设的问题,就必须通过“序言”技术。也就是说“序言”技术不仅仅起到承接的作用,而且也是让读者产生悬念和期待,从而愿意继读下去。

还有另外一个注意点就是,如果你不想回答某个问题,就不能让读者产生相应的疑问。

3、“序言”技术

自始自终,我认为序言技术才是金字塔原理的精髓。我会在后文详细论述。这里仅仅提一下Minto的30秒法则: 总的序言部分可以包括关键要点的表述。这样,读者就可以在开始阅读的最初30秒内了解你的全部思路。事实上,如果读者在阅读的头30秒内还不能清楚地了解你的全部思路的化,你就应该重写这篇文章。

基于此,接下来的阅读重点是序言的写作。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