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18-05-27 10:10:56
1446 字 · 1596 阅 · 0 评 · 0 赞

王了一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①,以至

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

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

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

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

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

的钱,相约不抢着会炒。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

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

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其实,中国人这种应酬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不花

钱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等等,受惠的人应该是高兴

的。一高兴,再高兴,三高兴,高兴的次数越多,被请的人对于

请客的人就越有好印象。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

“有求必应”,助我升官发财;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低,他也可以到处吹嘘,逢人说项①,增加我的声誉,间接地于我有益。

中国人向来主张“受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不花钱而可以白坐

车,白吃饭,白看戏,也就等于受人钱财,若不与人消灾,就该

为人造福。由此看来,请客乃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政策,请客

的钱不是白花的。知道了这一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对于亲

弟兄计较锱铢,甚至对于结发夫妻不肯“共产”的人,为请客而

挥霍千金,毫无吝色;又明白为什么家无儋石②,对泣牛衣③的

人偏有请客的闲钱。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不是慷慨,而是权谋!

青蚨在荷包里飞出去是令人心痛的,而“小往大来”的远景

却是诱惑人的,在这极端矛盾的心情之下,可就苦了那些一毛不

拔的悭吝者。当在抢付车费,抢会钞,或抢买戏票的时候,为了

面子关系,不好意思不“抢”,为了荷包关系,却又不敢坚持要

“抢”,结果是得收手时且收手,面子顾全了,荷包仍旧不空。最

糟糕的是遇着了同道的人,你一抢他就放松,结果虽是“求仁得

仁”,却变了哑子吃黄连,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不过,悭吝的人

也未尝不请客;有时候,他们请客的次数要比普通人更多,因为

吝者必贪,贪者毕竟抵不住那“小往大来”的远景的诱惑。于是

他们想拿最低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利益:每次请客吃饭,东西拣

最便宜的吃,分量越少越好,最好是使客人容易饱,容易腻,而

主人所费又不多。甚至连请几天,昨晚剩的菜今天还可以吃,虽

然让客人吃别人的余唾颇为不恭,然而请客毕竟是请客,余唾吃

了之后,仍旧不怕他不说一声“谢谢”。这是手段之中有手段,

权谋之外有权谋!

话又说回来了,请客真的是一种好风气吗?真的能联络感情

吗?我曾经亲耳听见抢会了钞的人背面骂那让步不坚持要抢的

人,说他小气,说他卑鄙。我又曾经亲耳听见吃了人家的酒饭的

人一出大门就批评主人:五溜鱼只有半边,清炖鸡只有半只,烟

臭如莸①,酒淡如水,厨子烹调无术,主人招待不周!可见中国

既有了抢付钱的习俗,不抢付钱竟像是私德有亏,友谊有损;又

有了滥请客的风尚,不请客的固然被认为不善交际,请客如果请

得不痛快,那钱也只等于白花。勿谓郇厨既扰②,即尽衔恩;须

防金碗虽倾,终难饱德。老饕③未餍,微禄半销!“小往大来”

的请客哲学真是害人不浅

被请的人有时候也很苦:明知受人钱财就得与人消灾,但是

又没有拒绝的勇气,于是计划“还席”或“回客”。受了人家的

好处,再奉还若干好处给人家,这样就算两相抵消,不再负报答

的责任。其实这样设想是自寻烦恼。最干脆的办法是既不请人,

也不怕被人请。如果有人抢着代我付车费或会钞,我就一声不响

地,让我的青蚨“回龙”。如果有人请我吃大菜我就两肩承一口

去吃了就走,不耐烦道一声谢,更不理会什么是一饭之恩。假如

人人如此,中国可以归真返朴,社会上可以少了许多虚伪的行

为,而政府也不再需要提倡俭约和禁止宴会了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