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因为小资情怀,积攒了不少"积灰"物品,但现在总是在物品的占有上很谨慎,因为我认识到物品的负载也是心里的负载。
在学生时代,欠下了很多情怀。穷学生的我发愿:以后有了钱,一定要把索尼、任天堂、xbox的主机都买个遍。现在是实现了,但当时的情怀,到现在却是一堆堆不想去碰的杂物。而虽然不管他们,但却始终在房屋的空间上、也在自己的心里占据了空间。
对物品的无力把控,久而久之会得一种病,叫"松鼠病",认为是东西就有用,现在没用,以后也许会有用,物质的丰富,是成功的象征,就和小松鼠一样,屯一堆无意义的物品,还竭心尽力去呵护。
很多时候,我们囤积的物品,其实不是为让为自己服务。比如很多人的奢侈品,只在非常特殊、一辈子有没有几次机会用,这种虚荣,是对过去某种不自信的执着。而对于现在,拥有的物品明知需要清理时,总是选择逃避,借口东西放在那里又不给饭吃,就让他放着。而还有部分物品,从来没有用过,占有它的动机也许是它当前有个优惠的价格,也许是觉得它会越来越少,这其实是对未来的忧虑。
所以,看看自己拥有的物品,就能看穿自己对什么不自信,对什么逃避,对什么充满忧虑。所以对物品的不可控,会带来心里的负载。
因此,多余的物品都是心里的负担。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有管理物品的动力,物品的占有原则应该是需要、合适和舒服。这也是为心理减负,通过减少存量,克制买物品的冲动,戒掉情怀,让自己心理更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