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季,长江上游的雨水特别多,到了八月份,政府经常发布防洪警报。几乎没有地方可以捡石头的刘三觉得特别无聊。有一天,文芳提醒他去捡些乌木回来,找雕刻师傅雕刻成摆件,再拿回来卖。说到捡乌木,他立刻想到了鹅公岩长江大桥傍边的哑巴洞码头,那里是个回水湾。像市面上卖得比较金贵的金丝楠木乌木,那里也捡得到。像金丝楠木这类乌木,在上游被洪水带到那里来,由于不沉于水,浮在江上,往往会搁浅在岸线上。刘三很快来到了哑巴洞码头。这里的地势相对较高,码头的水泥大坝,尚未被洪水淹没。几艘清漂船成排停靠,几乎延伸到的河的中央,靠船身拦截住了大量漂泊在江上的垃圾。水泥坝上堆放着一大堆漂泊物。往年,刘三就是在这样的漂泊物中找出乌木来的。说到捡乌木,师父疗和尚也是教过他的,师父传过他一个口诀,他都记得:身如炭黑,颜色有殊,遇水黑亮,涂油色驻,烧灰为黄,异于普木;轻重有异,能沉能浮,香味有否,皆有存数,树种有别,气味可无。千年碳化为阴沉,长年水下水沉木,皆是良材好树木,多年岁月灵性足 。
在民间,很多人都把乌木当着珍宝一样看待,迷信它有避邪镇宅的功能。一般人都以为乌木是在地下被有缘人偶然挖出来的。殊不知,由于长江上游发山洪,也能把深埋在河岸滩涂的乌木给冲出来,所以,在江边也能捡到的。只是普通人都没有经验和知识去鉴别它,乌木原木和烂木头差不多,谁还去捡它啊。
刘三在垃圾周边转了转,他挑了两根表面有着碳化纹理的木头出来,然后,拿到河边去清洗干净。木头遇水就变成了黑色,像被人用火烧过了一样。清洗干净木头,他又回到了垃圾堆前,又绕着看了看,他发现一个树根疙瘩。他用尽了力气才把它从垃圾堆里拉了出来,同时,他也发现了一颗人头埋在了那里边。他被吓得魂飞魄散,恶心呕吐起来。听到他在尖叫,一会儿就跑过来一群在码头上游玩的人。然后,那群人又尖叫着四散跑开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