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ls

zsls

发表于 2019-01-21 00:42:55
938 字 · 1209 阅 · 0 评 · 0 赞

创新也许被赋予的人们太多的高大上的期待,以至于把“创新”与“山寨”放在绝对的对立面。

但是事实上,如果把创新归功于“神的旨意”,可能我们突破性的进步将会屈指可数,但很多时候回望过去的落后,我们却惊叹人类创新的果实是如此丰硕,说明创新本来就不是极少数人的专利,它来自于大众。

而创新的本质扒开来看,会让创新的粉丝失望,创新是有套路可循的,而不是天才个体的“灵光一闪”或“昙花一现”。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创新出了伟大的相对论,但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时,只是把光速不变这一小块新砖头放在了经典牛顿力学大厦上,巨人的肩膀依然贡献了绝对的高度。

任何创新都不是轰然出现,而是像蚯蚓一样,慢慢点点的向前拱,待发生质变时,我们已经忘记了它的积累,而看到的是辉煌的成果。所以,承认创新是有逻辑和套路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天赋行为,有助于我们建立创新思维的信心。

我们可以从一些叹为观止的创新成果的源头统计,核心的创新思路主要有三个--组合、移植及还原。

组合式创新是最普遍的创新思维。光在牛顿看来是粒子,麦克斯韦却认为是波,这两种理论都有实验依据支撑,但爱因斯坦将两者组合,提出了光的波粒二像性,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创新。当我们要创新性的解决几个各有优点而看似矛盾的问题时,不妨组合起来思考。

创新思维中的移植法有点不务正业的意思,但在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因为它符合人们对"创新需要灵感"的普遍看法,我们在很多创新故事中都可以看到它,凯库勒天才地提出苯分子环状结构的原型,是他梦中的一条盘起来的长蛇,他想到了像蛇一样长的东西很容易盘起,那么碳链达到一定长度也可能首尾相连。世间万物相似性是背后规律性的结果,发现相似的事物,把已知的好点子移植到愁眉苦展的未解问题上,这就是移植法。

剥开现象看本质就是还原创新思维。它从明确问题的本质出发,抛开现有的解决方案,直接解决问题。在飞机发明之前,人们总是觉得鸟会飞是翅膀在扇动,于是很多在如何改进翅膀的扇动上去实验,都失败了。但莱特兄弟明确了个"载人上天"这一根本问题,从空气动力学思路上改进,最终"不会扇翅膀的"飞机实现了人类蓝天梦。

对创新者来说,智商和脑洞不是决定性因素,创新的关键是特立独行的思考路径,从组合,移植和还原三条路径出发,你就开始创新了!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