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心脏

大心脏

发表于 2019-03-02 21:11:13
7610 字 · 1219 阅 · 0 评 · 1 赞

每年都给自己定个成长的目标,内在性格和习惯的成长,可能不能让自己马上赢利,马上升职,但一定可以让自己更强大,更乐观,更敏锐。

1、敏锐的眼睛和强大的内心(做一个强大的父亲,必须具备的能力)

要体察到人与事的细节,发现问题和亮点;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人;

2、看别人的眼神要专注坚定(摘榴莲时的眼神要专注坚定,不然要扎到手)

看别人的眼神要专注坚定,这时,我们的眼神里只有对方,这时我们的大脑里只有对方,这时对方就会被我们的专注吸引和感染,这种能力比我们能叫出别人的名字更重要。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流传千年的禅诗《颂平常心是道》,出自南宋高僧无门慧僧之手。禅诗比禅语更加优美生动,深厚的生活哲理智慧藏于内里,生活烦恼、官场失意时拿出来读一读,便豁然开朗。

 

香港首富李嘉诚,虽然他家财万贯令人羡慕,但是他所承受的事业压力普通人难以想象。李嘉诚最爱读禅诗,他总可以徜徉在清新雅致的禅诗中,让自己在繁琐的工作中守住一份宁静。这首《颂平常心是道》,正是李嘉诚办公室中收藏的书法作品。

人间最美好的时节是什么?春花秋月,夏风冬雪,这些都是四季美好的景色。但是真正的美好来自于心,若是每天都能有个好心情,那么每天都会是最美好的时节。

“若无闲事挂心头”,心中没有闲杂琐事烦恼,心情自然会变好。说起来容易,道理无人不知,但是该如何做,烦恼才会远离?

禅诗在题目中早已经给出了答案,做到“平常心”三字即可。

人这一辈子,烦恼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年轻时烦恼姻缘前程,中年时烦恼家庭事业,老年时烦恼子孙健康,人生苦短,就这样在烦恼中度过了。

其实转念一想,我们所烦恼的事,不管为它去抱怨再多、忧愁再多,该发生的依然会发生,又为何让自己徒增心理负担呢?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路上,做好自己,找准自己的方向为之奋斗即可,不要被外界的闲杂之事干扰,以“平常心”待之即可。

李嘉诚经商70年,不仅要承受事业上的辛劳,还有来自竞争对手、舆论评价的压力,但是他一直都保持着良好心态,他说:“这些烦心事不会影响我的生活以及工作节奏。虽然我忙得连跟孙子玩的时间也不是太多,但我在夜间休息前还会争取很多时间看书。”

也正是凭借着这颗“平常心”,李嘉诚在事业上顺风顺水。虽年事已高,现在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人生赢家这个称号对于他来说是名副其实。

曾国藩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纠结无益,为自己的目标拼尽全力奋斗,其他的事便随遇而安,活得潇洒一点,人生要有意义地过。

专注于当下

1.摘榴莲的专注

榴莲是水果之王,更是热带水果之王,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更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榴莲, 榴莲一般在夏季吃,大概在6-7月份。这个季节摘榴莲热,让人烦躁,我看到一个摘榴莲的视频,榴莲长在山坡上,车子去不了,几个分工合作,摘榴莲的人从树上割断,扔给足树下接的人,树下的人,双手水平摊开厚厚的一张麻布,接住榴莲时顺势往下转手抛给下面的一位,这样传两三手,就能搬上车了。

这个过程中,几个人必须专注,不然就容易接不住,或者扎到人。

2.王旭群的高效

王旭群是我在铂涛的一位领导,是一位业绩持续好的领导,好到能连续这么多年每个季度都能做内部拿第一。铂涛的几千家店几乎都管了大半,铂涛每年都会把几千家酒店重新分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公司,换分公司管了几百家店,在成立新公司的时候,事情特别多,而他能晚上还可以打麻将。为什么呢?他自己给我们说过,要学会高效地做事,那就是,做一件事时,要心无杂念,全力以赴做好当下的事情,不要再规划房价的时候,想起店里服务的事情,不要在抓店里服务的事情,想起还有物业的麻烦事情,只能一件一件做,这样慢,反而高效,也是他为什么能打麻将的原因。回来我在得到上收听吴军老和尚的课,吴老和尚也是一个高度自律和专注的人,所以硕果累累。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精即减法,专注才能高效。

3、名人的当时不杂

曾国藩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纠结无益,为自己的目标拼尽全力奋斗,其他的事便随遇而安,活得潇洒一点,人生要有意义地过。

出自南宋高僧无门慧僧流传千年的禅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有闲事挂心头,

便是庸人尤自扰。

这比禅语更加优美生动,深厚的生活哲理智慧藏于内里,当在生活的烦恼、工作的不顺时拿出来读一读,便豁然开朗,屏气凝神,专注于当下。

在春天的百花前,还在念旧想冬天的雪,又在担心夏天即将到来的酷热,这有意思么?这有意义么?

在夏季的繁花前,还在念旧春天的百花,又在担心秋天收割时的雨季,这有意思么?这有意义么?

在秋季的收获时,还在念旧夏天的泳乐,又在担心冬天寒冷时的残酷,这有意思么?这有意义么?…………

4、专注当下的状态:

弟子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弟子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弟子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到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弟子问老和尚:“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和尚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

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没有知足过。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5、现阶段,自己专注正当时

前几年,自己砍柴时,在忧患怎么担好水;在担水时,在忧患怎么砍好柴,现在,自己已经能砍好柴,挑好水了,所以,现阶段,自己专注正当时。

6、怎么专注于当下?

学习时,静心学,专心笔记,及时问。不怕出丑,不耻下问;工作时,睡午觉,不爱惜羽毛,拼命。

怎么能静心观察,用心体悟呢?

一富豪买了块地,修了别墅,后院更有多棵百年荔枝树,当初买地时他看中了的是这些荔枝树,因为他老婆喜欢吃荔枝。

装修期间,朋友劝他找个风水先生看看,以免犯煞。原本不怎么信这套的富豪,这次居然表示赞同,专程去香港请了个大师。大师姓德,从事这一行三十余年,圈内很有名气。

在火车站接德大师吃过午饭后,富豪开车载着大师前往自己的住宅。一路上,如果后头有车要超,先生都是避让。

德大师笑道:“开车挺稳当呢。” 香港大师观察着一切。

富豪哈哈一笑:“要超车的多半有急事,可不能耽误他们。”

行至镇上,街道更狭窄了,富豪放慢了车速。

一名小孩嬉笑着从巷子里冲了出来,富豪脚踏刹车堪堪避开,小孩笑嘻嘻的跑过去以后,他并没有踩油门前行,而是看着巷子口,似乎在等着什么,片刻,又有一名小孩冲了出来,追赶着先前那名小孩远去。

德大师讶然问:“你怎么知道后头还有小孩?”

富豪耸耸肩,“小孩子都是追追打打,光是一个人他可不会笑得这么开心。”

德大师竖起了大拇指,笑道:“真有心。”

到了自家的别墅,下车,拿着门匙准备开门,后院突然飞起七八只鸟,见状,富豪停在门口,抱歉的向德大师说道:“麻烦大师稍等一会。”

“有什么事吗?”德大师再次讶然。

“后院肯定有小孩在偷摘我们的荔枝,我们现在进去,小孩自然惊慌,万一掉下来出事就不好了,先让他们摘一会儿,我们在外边先看看” 富豪笑说道。

德大师默然片刻:“你送我回火车站吧,这房子的风水不用看了。”

这次轮到富豪讶然了:“大师何出此言?”

“是的先生,有您在的地方,都是风水吉地。”

时时处处的静心和用心,能根据表象推出后面有个小孩,树上有个孩子

在辽沈战役,林彪和指挥部指战员一起听取胡家窝棚战斗的汇报数据,当汇报到缴获短枪与长枪的比例,小车与大车的比例,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时,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林彪一听就说停住,问大家这反映了什么,其他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林彪说,黄伯韬的指挥部就在那里。为什么?

因为短枪的比例比其他战场要高,小车的比例比其他战场要高,军官的比例比其他战场要高,所以他判断这是指挥部。

命令炮火、部队集中攻击,果然黄伯韬的指挥部就在那里。

时时处处的静心和用心,能根据数据推出对方的指挥部。

专注于当下,有这么多的好处,怎么能不全力用心践行呢?

3、不怕犯错(善于行动的工人,从来不怕做做事,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只管做好事情,不管别人的质疑和评价,毛泽东领导的工人阶级,就因为不怕犯错,不断犯错,所以最终能打下天下):

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南先生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不只是讲做人哦,一个公司也好,一个社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件事业也好,不经过挫折,你做领导的成功不算成功的。孟子的这个结论,“人恒过,然后能改”,七个字,人经常犯错,犯了过错肯反省检讨自己,然后能改。没有给你痛苦的打击,犯了错,你不会反省,不会改过的。

职场中的聪明人,从不怕在工作中犯错

朋友阿来最近刚入职了一家公司,上班第一天她对我说:“我是新员工,一定要做到完美无缺,不能犯一丁点错。”

结果因为业务不熟悉,阿来一天就犯了好几个错误,不是把发票抬头打错了,就是把报表送错了。

最后,被主管单独叫去说了几句。

阿来很有挫败感:“我明明已经很小心了,怎么还是错误不断,公司老板会怎么看我?”

这份情绪压在心底,弄得她很难受,一度想辞职。

其实,我们身边像阿来这样的人很多,他们都觉得,在职场上犯错误,是一件很不能原谅的事情。

在他们眼里,犯错意味着不专业、自己能力不足。因此,他们犯错后的状态也大同小异:内疚、后悔、逃避。

问题是,在工作中犯错,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有一句名言:

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

人在职场混,哪有不犯错。我们一直耗费大量精力来避免自己犯错,却没看到犯错也有积极的一面。

是时候说出真相:职场中的聪明人,从不怕在工作中犯错。

不犯错,这是一个伪命题

理智的人都会知道,在职场上,哪怕你再小心翼翼,囿于经验和能力,犯错总是无可避免。

既然犯错是一件无可避免的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犯错?

原因很简单:很多人总把工作上的错误,等同于自身的错误。

一般人工作失误,关注的是“工作”本身,面对老板的责骂,他们马上就会问:“我能做点什么弥补?”

可有些人工作失误,关注的却是“自己”,马上开始自我否定、自我攻击,说不定眼泪就出来了:“对不起老板,我真没用,我这就去辞职。”

他们不是不能容忍出错,是不能容忍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他们觉得,一旦出错,就意味着自己能力不够,如果自己认真一点,就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问题是,这世界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更没有一直不犯错的人。工作上出错,并不是代表你这个人不行,更不是对你的否定。

错误之所以发生,固然有你主观因素,但客观因素也不能忽视。

举个例子,哪怕你能力再强,加入一个新公司、接受新业务时也难免会犯错。

这个时候,一味的强调犯错是因为自己不够好,那就不是谦虚,而是自恋,你真以为自己认真点就能改变一切?

说到底,不允许自己犯错,害怕面对挫折,其实是内心脆弱的表现。

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出错时那个无助的自己,也不知道在出错时如何收拾残局。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从不让自己犯错,遇到事情就提醒自己:“这件事很重要,我要认真对待,决不能犯错。”

然而,越是这样小心翼翼,就越容易紧张,越容易出现状况外的错误。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过于紧张——犯下错误——心理内疚——遇事紧张。

请记住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从不犯错,那他一犯错就很有可能是大错。

我不是鼓励你做事随便,放任自己犯错,而是想让你知道,哪怕你再小心谨慎,自己能力不够、见识不到,该犯的错,一个也不会少。

牛人之所以是牛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犯错,而是他们能够坦然接受自己也会犯错的这个事实。

一味地逃避自己的错误,竭尽全力让自己不犯错,那只是枉费精力做无用功。

更痛苦的,是随之而来的挫折感,因为精神紧绷,会特别容易疲劳,明明没有完成什么,就觉得好累,觉得很无力很虚弱。

这样的职场状态,哪怕不出错,又能做出什么成绩吗?

不犯错的代价,就是平庸

美国职场专家、作家凯瑟琳·布鲁克斯曾说:

如果你没有时不时地栽个跟头,那就证明你没有在尝试新事物,也就是说你没有拼尽全力。只有处在舒适区里,才会对什么事情都得心应手。一旦你选择离开舒适区,那就以为着你必须时刻面对着失败的风险。

大家都知道,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曾经历了多次失败:

首次创业,创立海博翻译社,当时月租2400元,第一个月营业额不到600,他只能去义乌批发点袜子、工艺品回来卖,补贴翻译社的运营;

创立中国黄页,每天背着一个小黑包上门推销,被保安赶、被狗追、挨白眼都是家常便饭。

要知道,马云可是大学英语教师,小日子过得好好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教书教得炉火纯青”。为啥要这样折腾,把自己放在一个不断失败的地步?

因为他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寻找成功的可能。既然是自己陌生的领域,势必就有犯错的风险。

但马云选择了逆流而上,哪怕一次次犯错,他也要继续尝试下去。

大多数时候,怕犯错的结果只能是全面的平庸。

其实,只要换个角度想问题,错误就会变得可爱起来。

伟大的画家毕加索在画出《格尔尼卡》之前画了很多草图,很多草图都是画了一部分就画不下去了。

在旁人看来,这是毕加索的失败,但正是这些草图,让毕加索找到了最好的构图方式和表现形式,最后画出了伟大的《格尔尼卡》。

正如毕加索和马云一样,你并不能确保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成功,但你能确保自己在不断尝试中,越来越接近成功。

有一句话听起来有些鸡汤,可确实是至理名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不断的犯错,说明你在不断地尝试,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就像爱迪生在发明电灯后留下的那句名言:

我并没有失败10000次,我只是发现了10000种行不通的方式。

犯错,给你一个成长的机会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曾说:

不要担心你会经常犯错误,错误就是你可以学习的地方,真正的问题是你怎样从错误中学习。

很多大佬,就是从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成长起来,才有今天的成就。

QQ创立之初,马化腾曾搞过一段时间收费注册,不仅被用户骂个半死,不少竞争对手还趁机推出免费服务,和QQ抢生意。

其中一个叫朗玛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免费聊天客户端,3个月吸引了800万用户。

这下子,马化腾赶紧让QQ重回免费之路,后来有人评价,腾讯要是再慢点,估计就要倒闭了。

之后,腾讯痛定思痛,确定的模式是:基本用户需求都是免费的,但想要更高阶的体验,那就掏钱。

这个模式,后来应用在腾讯的每一个产品中,成了腾讯的吸金利器。

网易创始人丁磊曾说:

一些事情能成功,肯定也是交了无数的学费之后,才明白下次我干这事儿从哪儿开始干。

哪怕是最聪明的人,他们的成功也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在反复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修正自己前进的道路。

聪明人和傻子都会犯错误,区别在于聪明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而傻子却在不断重复错误。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傻子不断逃避,不肯接受自己已经失败的事实,自然没法从错误中学到什么,下一次他还是会继续犯错;

聪明人则会尽快接受自己犯错的事实,一边想办法弥补,一边反思自己为什么犯错,自己需要做点什么,类似的错误才不会发生。

如果你能在错误中学到教训,那犯错对于你而言就不仅仅是一次失败,更是一次提高自我的契机。

犯错后该怎么做?

归根到底,犯错并不可怕,关键看你的后续行动。

那么,当自己在工作中犯错时,应该怎么办?马云曾在湖畔大学的演讲中分享过四点:

一、说明直接原因。

你必须直接把真相摊开,让大家都了解真相,自己做错了什么,别人又做错了什么,都要一一讲清楚。

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厘清责任,否则你只能一辈子都活在被误会的阴影里。

二、主动承认错误。

如果是自己负主要责任,只有先端正了自己的态度,你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原谅。

三、给出补救措施。

重要的不是如何解释,而是要给出解决的方案。如果你能及时想出补救措施,领导可能会对你刮目相看,甚至认为你将功补过了。

四、明确自己以后不会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了。

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只要知错能改,还是可以得到重用。

更何况心理学中有“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的人际吸引力提高。

巴西著名作家保罗·科埃略曾说过一句话:

当你重复犯某个错误时,它就不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决定。

你可以选择做一个聪明人,当错误已经发生时,甚至无法弥补时,选择原谅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把注意力放在分析错误或解决问题上,确保自己不会再犯类似错误。

你也可以选择做一个笨人,犯了错就尽最大努力忽视它,然后再一次次重蹈覆辙。

要知道,你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自己,那些错误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你能带着平常的心态回顾过去的错误,你就能一往无前。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职场中的聪明人,成为能勇敢面对错误、接纳错误的人。

作者简介:唐一,富书签约作者,90后职场老司机,专注于个人成长和职场心得,多篇文章全网阅读量过千万,立志为所有向上努力者提供力量,现居广州。本文首发富书,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开口说话,冷场也要说话,被人反驳也要说话,挨打也要说话。

要学会专注地滔滔不绝地说道理,说故事。

4、批评警醒(忠言逆耳,不要戴起耳机听不到别人的反馈声音):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做

面对下属的批评,不能认错,要听错改错;

面对下属的建议,要认真倾听,尽量采纳,以示鼓励;

面对下属的优秀,要能立即反应出赞许的眼神,亲近的态度

面对下属的沾沾自喜,要允许表现,并能规划出下一步更高的目标。这样既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又能让他在下一个目标前,知道挑战和差距,而不至于懈怠、骄傲。同时也要明确他在下一个阶段的责权利。

面对同级的批评, 不要泄气,更不能自卑,要争气!

面对别人的先进和优秀,不要自愧不如,不要自惭形秽,也更不能自卑,要赞美,要和先进套近乎交朋友,多学习;

面对别人的挑衅,

面对上级的批评,要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5、不怕挨打

马云打架,不问对手是那个,多少人!(重庆世界贸易中心不怕对手)

不怕被拒绝,不怕被谩骂,不怕被殴打,才算内心强大的人。

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性格是脸皮厚,不要觉得这些成功的人不要脸,他们故意让自己与众不同标奇立异。其实不要脸,是需要勇气的,他们明白,所有的收获,都必须坚持坚韧,一小点成绩,也有7次的挫折,才能略有收获。

所以就算被拒绝,被谩骂,被殴打,甚至冒着性命危险,也要向目标前进,时刻坚定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人才会收获脚踏在地上一样踏实的成功,这样才是充实人生,才能更幸福开心!

换句话说,那些丢人都不敢,他还敢上战场,还能指望他流血???

马云:我对平头哥比较感兴趣,因为牛的就是:跟人打架,无所畏惧,别告诉我对手是谁,也别告诉我多少人,告诉我时间、地点就行了。

我这个人,我从来不怕……

 

希望自己能做2019年里养成,专注,敏锐,不怕的习惯!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