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岭横卧在凤城的西北,岭的东南是凤城县城,岭的西北是浅丘田野。在岭的西坡,还有一道跟着岭脊延伸的城墙残墟,那些老人们说的庙宇道观早就没了影影,但人们还称这一带叫北观。现在,青龙岭上是凤城医院。
从同学颖家前门出来,向左,过坝子,缓坡上行。接着沿青龙岭脚边的公路向下,过一急弯,离开公路向右,上一条支路,算是已经走在了青龙岭上,支路到头就是医院。
一天,我几个釆草药从气象站那边回城。爬上青龙岭的西坡、从凤城医院的门诊楼穿出。回家还早。在宽宽的台阶上,我们想接下来的耍事,意见各异。同学颖一挥手,说,跟我走,去一个最好耍的地方。同学颖的话我们信,我们就跟同学颖走。
进医院大门,向右,贴着围墙进树林,都是不太大的香樟树,紧密,透不下多少光线,阴暗,安静,小路上都是青苔。向左十几步,又向右。
邹同学突然大喊不去啦,不去啦,我不去了。
三共问前边有啥子?
我看,前边就一栋靠围墙的砖砌平房。同学颖不吭声。凃同学问。邹同学说死人子有死人子。我们都停住。同学颖走几步,转过来,鬼模鬼样的笑。同学颖说你晓得?要是没得呢。邹同学说停尸房那是停尸房。凃同学转身就跑,带动我们都跑。我先停,接着是邹同学,是三共,是红娃,是雷同学,只有凃同学跑不见了。
同学颖哈哈笑,指着说虚哥,都是一群虚哥。
被人说成是虚哥是很丟面子很没尊严的,以后是抬不起头的。我说哪个是虚哥,我向前走,边走边招手,我大声说这么多活人,还怕死人,走,都走。我最先到同学颖身边,接着是三共,红娃和雷同学一起,邹同学最后。
同学颖是又表扬又宽慰还鼓励,他说就是嘛,有啥子好怕的?死人就像睡着了的人咯,何况,还不晓得有沒得。
同学颖打头,我紧跟,背后的三共他们隔有三四米,几个挤靠成一堆。
还有八九米。关着的白门上扣着白门扣,没挂锁。小路有点向白门倾斜。走着,感觉像是禁不住地朝前滑,还有,这小路好像是软的。
三共叫同学颖,声音有些颤抖,三共说颖,颖,先去侦察一下哟。
同学颖停住,我停住。同学颖扬扬手,说等倒(等着),他继续走。我等着。三共他们到我背后,冷嗖嗖的,沒一点热气也像沒呼吸。我说沒得嫩个恼火(沒有这般恐怖)。邹同学尖声像女的,说,你不晓得。
(邹同学、雷同学已经不在人世了,在此以文致念)
同学颖已经过了路口(从住院部那边直直过来一条同样宽的小路,与我们走的这条交汇在停尸房的墙角)。路更斜,同学颖后仰挺起肚皮到白门前。他转脸冲我们笑笑。我感觉这笑很僵硬。他抬右手,拨拨白门扣,沒拨开,又拨,门扣开了。同时,白门自动的、无声的开了。白门框与白门之间的灰白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同学颖的右手举起,摸着门框,反手,轻轻一声响,灰白中多了些黄,他打开了灯。
虚哥些,空的,同学颖说。
这是一间白屋,天花板是白的,墙壁是白的,地面是白的,两盏白炽灯悬着白灯罩,一排半腰高的床也是白的。
不对,在最里边,是不是有些异样?凹凸不平的异样?
啊,我背后的三共几个跑了。
我不能跑,再怎样我都不能跑。再看,那“凹凸不平”不长,只占了床的一小半,白布单下是像躺着个人型。我说是啥子?同学颖说不晓得。我说真的是啥子?同学颖说看样子像个小人。
小人?同学颖和我都看过<格列弗游记>。我说不可能,那是假的,编来哄人的。同学颖说不是,我说是个娃儿一个小娃儿。我又仔细看,隔十来张床,又都是白的,我不能断定。
同学颖碰踫我,同学颖往里走,我跟着。有来苏尔味,有生石灰味,还有死人味。我俩一小步一小步的走,从一张床又一张床的左侧(床不靠壁,一排过去都摆放在屋中间)往里走。我走得背心都出汗了。
同学颖和我终于走到那“凹凸不平”的旁边。同学颖往里挪(这床与他背后那床之间的间隔),就是像螃蟹走路那样把自己的身体横着,挪过了床的一小半。同学颖说是个小娃儿,肯定是个小娃儿。同学颖这么肯定,我也觉得是了。只是那“脑壳”下来的“胸部”,怎么看都不像是胸部。
我也挪了进去,同学颖已绕到了对面,我俩像是走马灯似的,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又被那“凹凸不平”隔着。同学颖招手,没声,口型是来、来、来。我转头,看到三共几个挤在门口。我回头,我发现同学颖背后有扇门。我指指,同学颖转头,转身,伸手去拉,打不开。同学颖在转过来时做了个耸肩摊手的美式动作。
我又转头看看,三共几个还是没进来。
同学颖“下手”了。白被单垂过了床,同学颖捏住床面上的,拎起,慢慢的,边拎边歪头低下去,被单边起来了,同学颖的脸差不多和床面平了。我只看得见同学颖的右眼,我生怕他的左眼钻进白被单了。我还在想,同学颖丟了被单,同时站直,拍拍手,同学颖说小娃儿,男的。说着就做一个双手抱拳放在胸膛上的动作,还挺直身体,还闭眼,他又说嫩个的(这样的)。同学颖笑一笑,他说你看哈(一下)噻。
同学颖都看了,我当然要看(其实是不得不看)。我伸出左手(同学颖用的是右手),手指轻轻地捏住床单,慢慢地拎起,拎起,突然,突然,太突然……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我正在拎起白床单,同学颖到了“小男孩”的脚那头。那头的床有一大段空着。同学颖撅着屁股向上一跳。他本想坐到床上,哪知床板是活动的,是搁在床架上的。
同学颖的这一跳——
白床单腾飞。
“小男孩”灰白的脸,闲着的双眼,抿“笑”着的白嘴,拴捆着“小男孩”双臂的白布条,“小男孩”穿蓝背带裤,双手在胸前交叉握着(手腕栓有白布条)。“小男孩”直挺挺的弹起来,直挺挺的腾空竖着,栓在脚踝的白布条飞舞着,“小男孩”直挺挺的向前倾,直挺挺的斜着飞,直挺挺地扑,“小男孩”直挺挺地扑向趴在墙壁上的同学颖……。
我是怎样出的停尸房?是跑?是爬?是连跑带爬?不晓得,我不晓得,三共他们也不晓得。但我们都清清楚楚看到同学颖出现在了白门框里:他的脑壳微垂,惨白的脸向左歪,双眼微微上翻、眼仁偏在右眼角,惨白的嘴唇中是个黑黑的“洞”。
我不出声,三共几个不出声,我们等着同学颖。
终于,同学颖闭上了嘴,脸上的肌肉搐一搐,像是笑了笑。同学颖终于出了声:妈卖x的,真还有点骇人。
我呢?
我差不多算是死过一回的了,那是在大河里。虽然没死成,自我觉得算是。
我心存恐惧,但我不怕死亡。
那一年的那个三伏天的黄昏和同学颖在鱼市街的冷饮店分別。我躲祸躲到了重庆。重庆的“武斗”却愈来愈激烈。断航,断路,我回不了凤城,我被困在了重庆。那两个多月,我看到了许多死人,全都是年青人,看到了许多和死有关的东西……
小学四年级,我邻居又是同班的杨姓同学淹死在大码头与西水门滑车道间的那座水泥桥下。“他”就躺放在教室里的课桌上……
林彪事件后的两个多月,郑家楼的赵春潮自杀,这男人不愧是47军的“老解放”,死得特别壮烈……
同年,在白虎头下来到顺风桥的拐弯处,翻车,车滾进了小岩沟。死了七个搬运工人。有几个穿的是胶皮连鞋裤,倒出来的血,倾盆……
我再说一遍,我心存恐惧,但我不怕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