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己

超越自己

发表于 2020-12-28 23:29:27
1173 字 · 1013 阅 · 0 评 · 1 赞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教学,是学校主科之一,永远排在第一位的科目。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这样算下来,妈呀,居然有16年哎。16年的学习,很多人居然写不好一封求职信、一篇总结。为什么?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肯定是出了问题的,是有一些原因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

先来看看,我们的语文教了些啥,我们的作文教学长啥样呢?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求同学们写片断、写周记。之后,在课堂上分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分析这篇文章的写法方法、主题主线、修辞手法,哪些是比喻、拟人、排比,等等。还有就是要求找出好词好句,进行抄写。作文教学呢,就是教会了6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方法上,就是理论讲授,然后找几篇范文一读,你们写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结果就是没有内容不会写,没有方法不敢写,没有兴趣不愿写。

这些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简单概括一下,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理念有偏差。现在的教学方式,理念上是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培养成文学评伦家,而不是基本的实用写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生的作文成了文学创作,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而当前的教学理念,过于侧重文学角度,忽略了教会学生写各种实用类文章,实用的文章应该是让学生写自己的成长故事,写自己经历的小事,把一件基本的事情讲清楚,把一处风景写明白,自己的情感阐释好,这样就可以了。

二是思想认识有误区。认识上存在两种误区。第一种,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只要看书多了,作文自然就好,作文不是老师教的,是自己学的。阅读的确是写作的素材,写作离不开生活阅历的增长和阅读的积累,但无师自通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需要老师的指导,只有老师的指导下长期进行练习,才能学会写作。不管你学会多少理论,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第二种认识,是工具化。把作文分为写人、记事、状物、写景、议论,把作文像数学公式一样进行解剖,写出来的人都长一个样子,经历的事都是一样,仿佛整容后的韓国美女一样,大家用的是同一张脸。。

三是老师没有教给方法。老师习惯于把一篇文章进行拆分为时间、地点、人物等几要素,而忽略了整体框架。很多老师不是因为他热爱与擅长写作而教来我们写作,而是生活所迫,命运安排。老师自己从来都不动笔,哪里又能教会学生写作呢?

四是扼杀了写作乐趣。过于强调价值观的正确,压抑了学生自己的写作意愿。叶圣陶对学生作文曾经有过精辟的阐述:心

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作。写作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既锤炼一个人的思维,也分享喜悦,还能锻炼想像力。但实际上,家长和老师过于强调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出现一些不与自己一致就大加批判,作为70后、80后的教师,00后、10后的学生能与你的想法一样吗?学生无奈这下,只能迎合,写出一些虚假的、编造的文字。长此以往,写作也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专注方法论的实践者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