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1-02-17 10:02:11
9390 字 · 2997 阅 · 1 评 · 0 赞

第八课  分析:非常实用的分解分类法

一、分析究竟是什么

分析这个词儿,我们经常挂在嘴边,比如:“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来,你帮我分析分析”。这些时候,分析通常指的是研究。这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是在用部分指称总体,因为分析原本属于研究的一个部分。

其实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分析含义。如果你不从事写作,对分析一词的含义含糊其词倒也无所谓,但是你如果想从事写作并且写好文章,那必须得把分析一词的含义搞清楚,而且必须学会分析,成为分析的高手。

分析包含两种重要的含义,一是分解,一是分类。

所谓分解,是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讲,就是把一个整体的事物,分解成多个部分,这跟“综合”相对。综合是从整体上去认识一个事物,而分解则是从局部去深入认识事物。

所谓分类,是指把多个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而加深对各个事物的认识。我经常讲,人类的智商高与低,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分类能力。因为,如果你懂得分类,就证明你懂得事物之间的差别,而懂得差别你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举例来讲,一个三岁小孩去超市,他可能伸手去拿任何东西,以为可以直接拿回家,因为他分不清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东西,不知道自己家的东西随便拿,超市的东西要拿钱买。小孩子这么干我们能理解,因为他的智商不够(不懂得这个分类),但是,他长大了(比如18岁了)还这么干,我们就不能理解和接受了,那种情况叫偷盗。

分解是指我们面对一个事物时向“内”分,比如,把一篇文章分成:标题、开头、主体、结尾这几个部分;或者把一篇评论文章分成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分类则是我们面对多个事物时向“外”分,比如,我们把水杯、纸巾、牛奶、手机、签字笔、桔子、电视机、空调等东西分为口用品、电器、食品三类。

在搞清楚分析包括分解与分类之后,我们还要强调一下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学会分析?我的答案就是一句话——不会分析就写不出好文章。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就拿一个话题来举例说明。比如,我们要以《欺骗》为题写一篇文章,看看我们该如何分析呢?

首先,我们从欺骗的含义或定义开始分析。按照通常的解释,欺骗的意思是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部分: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注意,我在此把关于欺骗的定义的一句话,分解为三个部分,这种分析并非无聊,而是让我们自己以及读者可以对欺骗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欺骗的对象有哪些?按二分法来分,包括自己与他人(顺便说一句,欺骗自己的人是最狠的)、有钱的与没钱的、熟悉的与不熟悉的、身边的与网络上的。

我们还可以分析欺骗所想获得的好处是什么?包括美色、金钱、机会、荣誉、地位、捉弄人、报复、伤害,以及纯粹的心理满足。

我们还可以分析哪些因素分导致、引发欺骗行为?包括人格教养、收入水平、目前处境、欲望程度等。

我们还可以分析欺骗所带来的后果有哪些?这里也要先分为欺骗者与被欺骗者。对欺骗者的后果可能是牢狱之灾、心灵的不安、失去朋友、遭遇报复等;而对被欺骗者的后果可能是金钱的损失、自尊心的伤害、行为方式的扭曲、认知的改变、公众形象的毁灭等。

我通过以上分析举例想要告诉大家,你要写好《欺骗》这个题目,如果不展开以上的分析的话,你还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吗?同时,我也要说明,上面从欺骗的对象、引发因素、好处、后果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本身就是一种分析。

总结一下,学会分析对于写作的好处在于:第一,让你对问题的讨论更全面;第二,让你对问题的探讨更深入;第三,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你可以有更多的文字可写——很多人不是总是说自己在凑字数吗?学会分析就不会凑字数了,反倒可能想着要减字数。

二、分析的主要方法

关于分析的方法,前面我讲过的“分解”与“分类”也属于分析的方法,即分解属于向内的分析方法,分类属于向外的分析方法。而下面要讲的分析方法,则是从另外的角度提出来的。

首先我特别介绍“两分法”。“两分法”哲学上又称为“一分为二”的方法,或“二分法”“两点论”,认为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都可以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部分或两个方面,这两部分或两方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中国哲学史上,两分法是一种典型的思维模式。《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个阴阳观念就是最为典型的两分法。中国古代哲学中两分法的议题非常多,我曾经读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一书,发现其中的论述基本上是基于“两分法”展开的。比如第一篇天人关系论,就把宇宙分为天与人;第二篇人性论,就分为性善与性恶、性无善恶与性超善恶;第三篇人生理想论,其中分有为与无为、与天为一与与理为一、明心与践行;第四篇人生问题论,则有更从的两分法,包括认与利、命与非命、兼与独、自然与人为、损与益、动与静、欲与理、情与无情、人死与不朽,等等。

“两分法”不仅是一个哲学方法论,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认知模式,虽然它可能有些简单、粗暴,而让我们陷入非白即黑、即对即错、非好即坏的死胡同,但是,它让我们看问题不至于太片面,而至少要看到两面。

事实上,我们从生下来开始就不断地受到“两分法”的熏陶,而小学语文课教给我们的“反义词”则进一步用语文工具强化了我们的“两分法”思维模式。我对“两分法”的观点是,它并不是完美的思维模式,但是它是一种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思维模式。我们必须掌握“两分法”,但不能局限于“两分法”,还要掌握“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以及“N分法”。

非常遗憾的是,我发现许多人在写作的时候,因为缺乏分析思维习惯,不要说“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甚至连基本的“两分法”也很少自觉运用。因此,在此我再次强调建议,学会写文章,首先要学会把一个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把多个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个类别。

最常用的“两分法”包括:自己与别人、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短期与长期、现在与将来、好处与坏处、优势与劣势、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际、整体与局部……等等,还有很多,恕不再列举。请大家自行学习掌握,多多益善。

除了“两分法”之外,我们还要学会“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以及“N分法”。怎么分析呢?接下来,我再给大家介绍五种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我借用比较形象的数学概念来描述它们:

第一种:点——要素法

所谓要素,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是写小说的三个要素。二是指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但是,我认为这个解释还不全面,应该把要素分为两种:一种叫构成要素,一种叫促成要素。

构成要素是指构成一个事物的各个因素,也可以指子系统、部分、方面。我们在讲“是什么”立题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构成要素法。比如前面所讲的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当然这个小说三要素有些抽象,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比如,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一个公司通常由生产部、研发部、人力资源部、市场部、法务部 、财务部、后勤部、公关部等组成。

促成要素是指促使一个事物形成的因素,也就是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条件关系中的条件。我们在讲“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促成要素法。比如,如果讲为什么我的写法水平低,就会列出几个导致写作水平低的原因:不重视、不喜欢、没练习、少积累;如果怎么提升写作水平,也会列出几个可以促成写作水平提升的要素(也就是条件):阅读、思考、拜师、练习。

第二种:线——时间法

时间是事物的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逃脱时间的魔咒,任何生命与物品都会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时间像一条流动的河流,时间也像一条似乎没有起点和终点的线条。当然,时间并不是混沌的,我们总是可以把它按秒、分、时、日、月、年等进行分解、表示。

既然所有事物都存在于时间的长河里,我们就会在思考与写作的过程中,把一个事物按照过程来进行分解、叙述。比如,我们写的求职简历,这个“历”字就清楚地表明,你就是要按时间分段的方法,把你过去的经历罗列出来。比如,你介绍一个公司的发展历程,也可能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比如,你介绍一种菜肴的烹饪方法,会讲第一步该怎么办,第二步该怎么办,第三步该怎么办,第四步该怎么办。比如,你要讲自己如何实现创业梦,你会讲第一步你做什么,第二步你做什么,第三步你做什么。

我在辅导学生参加公务员面试的时候,通常教他们用时间分解法来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比如,主考官问“单位上要组织一次公文写作培训,如果由你来负责这次培训工作,请问你怎么圆满完成?”我告诉学生,你可以这样来回答:第一步,调查研究;第二步,拟订方案;第三步,组织实施;第四步,总结反思。虽然这四个步骤也是四个要素,也可以说是用构成要素法在回答问题,但是,当我们说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这样的引导语之后,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归纳之后放到时间序列里,瞬间就变得思路清晰,表达也就变得顺畅,而听众(主考官)也容易理解了。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写作。

总之,我们在回答“是什么”和“怎么办”的立题的时候,通常都会用到时间分解法。记住,只要写到关于过程、阶段、步骤、经历之类的内容,我们都可以用时间法来进行分解。

第三种:面——空间法

面是一个二维空间,我们姑且把面视为一个广义的空间吧。这种分解方法也可理解为按范围分解。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空间的边界,事物与事物之间可以按空间分布来分解,事物内部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空间。就像一个住宅小区,里面在不同的方位坐落着若干栋独立的楼房;而每套房子里面,又分布着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房间。

空间分解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观的物理分解,一种是抽象的领域分解。

空间物理分解比较好理解,比如拿地球来讲,首先就有五大洲四大洋、东半球和西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200多个国家等分法。拿中国来讲,则有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各个省市自治区等分法。拿某个城市来讲,则有各个区县、市中心与郊区、工业区与商业区等分法。这些分解在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通常都会用到,否则讨论问题容易流于宽泛和表面。

空间领域分解并不难理解,所谓领域指的是从事一种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我们经常讲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科技领域、文化领域等等,就属于这种分解。我们常常使用的农业、工业、公用事业丶金融业丶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划分,也属于领域分解。另外,我们经常讲的在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也可以视为领域分解。

第四种:层——层次法

前面讲到时间与空间,它们与接着要讲的质量与数量,都是任何事物的基本规定性。质量的意思是对一个事物的优劣程度的评价,数量是对一个事物多少的表示。质量有高低,数量有多少,因此,我们可以把一个事物按照质量与数量分出若干层次来,这种分析方法叫做层次法。

举几个简单的层次法的例子。按人们的收入水平,可以分为:贫民、中产阶层、富豪;按人品的好坏,可以分为:圣人、好人、普通人、坏人、恶人;按轿车的档次,可以分为:豪华轿车、高级轿车、经济型轿车;按方案的好处多少,可以分为:上策、中策、下策;按课程的等级与难易程度,可以分为:初级课程、中级课程、高级课程;按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可以分为:卖产品、卖品牌、卖标准。

以上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在探讨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笼统含糊,很多时候都需要把研究的对象分别不同的等级、层次进行,否则你所表达的观点不仅没有针对性,往往还会不着边际,不知所云。

我曾经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辩论节目,一群嘉宾讨论“中国人购买奢侈品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享受最好的品质?”正反双方各执一词,正方说,80%都是为了面子;反方说,不是的,我们是因为它的品质好才购买的。其实,双方的观点都没有错,只不过是各自的立场不同罢了,正方代表穷人在说话,反方代表富人在说话。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他们的消费观念,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是有巨大差别的。

第五种:角——角度法

这里的“角”字,可以视为角度的角,也可以视为角色的角。当然,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所不同,正如俗话所说有“屁股指挥脑袋”。因此,不论说角色法,还是说角度法,指的都是看问题采取不同的角度。

在具体的运用中,角度分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不同的角色、身份来分,一类是根据不同的学科、事理来分。

按不同人物角色、身份看问题的角度来分解。比如:对于这次事故,各方的意见有哪些?答:1.直接当事人意见;2.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意见;3.政府管理部门意见。高考改革引起了什么反响?答:1.老师的观点;2.家长的观点;3.学生的观点;4.学校的观点。

按不同学科、事理看问题的角度来分解。比如:这部电影票房第一,如何评价?答:1.投资的角度;2.艺术的角度;3.营销的角度。某个中外合作的超级高科技产业园的重大意义有哪些?答:1.政治上的意义;2.经济上的意义;3.文化上的意义。某一新技术发明的运用所引起的变革有哪些?1.经济学分析;2.社会学分析;3.法学分析;4.管理学分析。

我们经常讲:“角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态度”“角度决定高度”,等等,这些讲法都非常有意义,它告诫我们,分析问题写文章,一定要寻找和发现多个不同的角度,才能让你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第六种:类——类别法

类是具有相同属性一组事物的集合。前面我讲过,分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智商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分类是一种向上分析,就是按照各个具体事物的性质、功能、用途、对象、价值、等级、特征等,向上分别归入到某个类别之中。

分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读美国作家苏珊·怀斯·鲍尔的《极简科学史》,其中讲到关于物种的分类,尤其是植物的分类问题,我印象十分深刻。9世纪时,艾布·阿-迪奈瓦里在《植物学手册》一书中写道:

我将植物分成了三组:第一组中根和茎都熬过了冬天;第二组中茎在冬天死去,但根存活下来,于是植物重新开始从这存活下来的根开始生长;第三组中根和茎都在冬天冻死了,新的植物从分散在土壤中的种子里生长出来。植物也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分类分为三种:一些植物向上生长不需要茎;一些植物向上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些攀爬的物体;第三种植物则不会从土里向上生长,而是贴着地表蔓生,完全覆盖地表。

虽然,现代植物学已经推翻了这种划分方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一直都在努力地将我们面对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进行分类,因为只有通过分类,才便于我们认识与利用它们。

要特别说明提,我在此将类别法单独来列出来,是为了强化大家对“分类”的重视,强化“分类”的意识。分类一定是基于某个依据和标准而进行的,前面所讲的五种分析方法都适用于分类,即按照要素、时间、空间、层次、角度进行分类。除了这些最常用的、基本的分类依据和标准之外,还有这10个重要的依据和标准:来源、归属、性质、用途、规模、功能、内容、形式、对象、状态。

通过上面六种分析方法的介绍,大家对如何分析有了基本的了解。可是在具体运用里会遇到一个问题,即“我究竟采用的是哪一种分析方法呢?”比如:你写一篇文章,分别讲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地方形势、单位现状,这么一路写下来,究竟采用的是什么分析方法?似乎既是空间法,又是层次法,是的,这里涉及到了两种分析方法。当然,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它,就像一个25岁的小伙子,从年龄来看他是青年,从性别来看他是男性,从职业来看他是一个公司职员,从婚姻状况来看他是未婚人士,但是,人还是那一个人。

因此,分析工具仅仅是一种工具,你不能教条主义,它只是用来帮助你分析事物的,只要你采用它把事物分清楚就好了。

三、分析的三种运用

前面讲解了分析的方法,下面就要讲一讲分析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了。否则空有方法而不知如何运用,也是白搭。不论是分解还是分类,分析在写作中主要运用在三个方面:一是形式的,一是结构上的,一是叙述中的。

形式上的分析

形式上的分析,拿一本书来说明。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一笔到底,不分任何的篇、章、节。绝大多数的书,都会按照篇、章、节来作整体的布局,然后每节又分一、二、三这样的小节,每个小节大致可以视为一篇完事的文章。当然,每个小节下面还会分段,而每一段则应该有一个重点。

顺便说明一下“一段一个重点”这句话。现在网络文章横行,分段越来越随意,越来越短,甚至有些人把文章拆成一行行的如诗一般发表在网上,完全背离了“一段一个重点”的传统行文规范。以目前网文的阅读习惯来讲,分段比较小确实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好,而把一些关键句独立成段更容易引起读者关注,这都值得肯定,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即使不能做到“一段一个重点”,也要用好提示、连接词,使文章的起承转合看起来很自然,而不至于让读者迷糊。

文章进入每一节、每一段之后,纯形式上的分析我们仍然要注意,否则,要么就是你自己思维上的混乱,要么就是表达上的混乱。为了让读者更容易分辨出不同的论点的条理,我通常会采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序数词加上小标题或者概括句放在段首。当然,有的人喜欢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样的副词,效果也是一样的。

纯形式上的分析,不只是一种表面工夫,它不仅有利于读者的阅读,而且是作者自己思路梳理有效的工具。以本书为例,首先确定把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理论工具,下篇做文章解读,这样做大框架就有了。第二步则要把上篇所要写的相关内容梳理成12课(即12章),并确定每一课要写哪些内容(具体列出一、二、三节),使之既可以分开不同的内容,又不会有遗漏和交叉重迭,还有合适的逻辑顺序。完成这样的纯形式的分析,就梳理出了目录大纲,之后再下笔逐篇进行填空式写作就变得轻松了。

结构上的分析

与纯形式上的分析比较起来,下面要讲的结构上的分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也就是如果不具有备一定的逻辑辨识能力,是看不出、看不懂文章的逻辑结构的。如果你仅仅是一个读者,看不出或看不懂一篇文章的逻辑结构也就罢了;如果你要学会写文章,却不懂得文章的逻辑结构,那就趁早别做写作之梦。

关于分析在文章结构上的运用,讲的其实就是一篇文章在内容上的起承转合,或者说内容的排列顺序。分析之后所列出的要点、步骤、方面、层次、角度、类别等等,如何排序?一般来讲有三种方法:

一是逻辑递进。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发展规律以及逻辑关系,一层进一层地安排组织材料,适应读者接受习惯。之前我在“框架”一章已经讲过一些运用方法,后面还要在“套路”一章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逻辑分析方法,因此,这里只是简单地提及一下。

结合“立题”这个工具来讲,一篇文章先写“是什么”摆出事实,接着写“为什么”分析原因,最后再写“怎么办”提出对策,这就是符合普遍人性的最经典的逻辑分析结构。如果一篇文章不按照这个大的逻辑分析框架与顺序来写,而是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混在一起,颠来倒去地写,很容易让读者不知所云。

二是时间推进。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语言,其特点是自然衔接,层次清晰,不会让读者犯迷糊。比如下面这段文字,表面上看它分为分个方面,其实是按时间顺序来分的四个步骤,而且后一个步骤都是基于前一个步骤的完成: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对我们今天来说,值得认真思考:一是认清危墙,洞悉事件。要对“墙”未来走向的判断,辨识“危墙”“危”在何处,觉察潜在的风险;二是分析判断,预测危害。“危墙”倒塌会带来哪些伤害,防患于未然;三是科学决断,明智选择。自身行为选择“立”(站立)还是“离”(离开);四是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制定措施消除“危墙”的隐患(如果真是危墙,是不是推倒了重建)。

三是并列陈述。在文章中,层次、段落、要点、语句、词组都可以呈现为并列状态,这就叫并列陈述。但是,文章永远只能呈现为线性结构,也就是字得一个一个地排列,句子也得一句一句地排列,就像一群人通过一座独木桥,只是一个一个地通过,因此,虽然名为并列陈述,但是还得有个先后顺序。而且,虽然我们说并列关系只是有先后之分而无主次之分,但是,先后之后客观上就意味着主次之分。

比如我们讲“学生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这里讲的是“全面发展”,那么“德、智、体”就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真的没有主次之分吗?为什么我们不讲“学生要做到智、体、德全面发展”呢?难道把德放在前面仅仅是一种约定俗成吗?不是的,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潜意识甚至是显意识,就是认为德应该放在首位,是主要的,是最重要的。

因此,即使是并列关系的要点陈述,一般还是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规则进行排列: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表到里,由高到低,由前到后,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将来,由重要到次要,由中心到边缘,由主体到附属,等等。

叙述中的分析

前面两个关于分析的运用,都是就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整体上来讲的,而这里讲的叙述中的分析,则着眼于一个段落之中、字里行间的分析。

我重点拿“总分总”这个分析工具与写作方法来讲。按照通常的解释,“总分总”是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解析文章的一种结构方式。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中间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而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遗憾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个“总分总”视为写一篇文章的结构化工具。其实,我们在写作的行文过程中,仍然是一个不断“总分总”或“总分”的过程。理解这一点,对于写作思路的拓展、文字的丰富非常有帮助。我们来举个例子,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最近几年中国各大城市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基本上都按垃圾的性质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这段文字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最近几年城市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这句话就是一个“总”,但是后面没有跟着“分”,如果要“分”的话,就应该写“哪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顺便提醒一下,此刻想想“问答思维”,通过提问延续思路),接着就把那些主要的城市一一罗列出来。如果还是写一个“总”的话,那就写“目前全国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的地级以上城市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XX”。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垃圾是怎么分类的。“按垃圾的性质分为四类”这句话是“总”,接下去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句话就是“分”。这里运用的是“总分”法。

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分类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这句话是“分”,后面跟着的“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这句话是“总”(注意这个“总”也包含了社会、经济、生态这个“分”)。这里运用的是“分总”法。

从上述这个例子,我相信大家已经明白分析在叙述中的运用是什么意思了。换个形象的说法,我们在具体的文字叙述当中,要学会“剥芛子”,即找到一个个笋子(总),并一个个剥开(分)。写文章就是在不断地“剥芛子”,不断地进行“总分总”“总分”和“分总”,而且包括“大总”“中总”“小总”和“大分”“中分”“小分”。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