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4-11-15 15:07:38
1134 字 · 191 阅 · 0 评 · 0 赞

文/文小言

以下是几个“简说老子话写作”系列文章中的精彩例子,这些例子不仅展示了樊荣强对老子思想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解读方式和文学才华。

例子一:《简说老子话写作77:为而不恃》

樊荣强在解读“为而不恃”这一章节时,通过对比“天之道”与“人之道”,深刻揭示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理念。他写道:“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不就像张弓射箭一样吗?左手举弓,右手拉弦。举弓的左手如果把弓举高了就向下压,如果举低了就向上举;拉弦的左手如果拉得太紧就松一点,如果拉得太松就紧一点。”这种比喻手法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准确地表达了事物变化中的平衡与和谐。

此外,他还通过自然现象来进一步阐释“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道理,如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由涓涓细流汇成长江,这既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天之道”的生动写照。

例子二:《简说老子话写作74:民不畏死》

在解读“民不畏死”这一章节时,樊荣强巧妙地运用了反问和对比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他写道:“如果不从‘无为’的角度来理解本章的叙述,基本上就会偏离老子的原意,而且全文的逻辑看上去也没有通顺。”这种反问的方式,既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又指出了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所在。

同时,他通过对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威胁与老子“无为”的建议,深刻揭示了统治者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对待人民。他写道:“老子解释道:‘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意思是:冥冥之中已有一位主宰生杀予夺的神——它就是天道。如果统治者企图取而代之去主宰生杀予夺,就好像外行人代替木匠砍削木头,往往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这种对比和解释,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

例子三:《简说老子话写作72:自爱不贵》

在解读“自爱不贵”这一章节时,樊荣强将老子的“无为”思想与市场经济理念相结合,展示了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他写道:“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无为’,就是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经济发展不要总是围绕政府这个权威转,而应该像亚当·斯密说的那样,把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交给那只‘看不见的手’。”这种结合现实的方式,不仅使得道家思想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也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同时,他还通过对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选择,深刻揭示了道家思想在治理体制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他写道:“计划经济是儒家(也包括法家)的选择,而市场经济是道家的选择。计划经济强调集中与权威,市场经济强调分散与放权。”这种对比和分析,既准确深刻,又易于理解。

以上例子展示了樊荣强在“简说老子话写作”系列文章中的精彩之处,他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对比的手法以及结合现实的方式,将老子深奥的哲学思想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现代语言,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向道家智慧的大门。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