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回

十回

发表于 2017-11-16 10:07:47
1927 字 · 2039 阅 · 0 评 · 0 赞


知道SOLO 分类评价法有什么用?

为什么不能死记硬背?未来中高考的文综试题编制趋势是什么?考察孩子的思维能力看什么?这些问题,不要仅仅交给老师,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太多,老师精力有限;课堂上不会让所有同学都回答问题,老师不可能检测到所有学生的思维水平;学校检测的方式是考试,现阶段的考试内容还是以考察记忆为主,这很难看出孩子的思维水平和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所以,请家长也学习一些教育理论,把孩子的教育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SOLO 分类评价法是什么:

SOLO 分类评价法,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斯(Biggs)教授提出的一种质性评价方法。它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这是一个从低层到高层,从具体到抽象,从单维到多维的层级划分,可以有效地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其实,并不只针对学生,每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可以在这个五个层次上找到对应,在一个领域内的高手,肯定是善于在高级层次上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他有别人难以企及的视角和高度,展现了让人叹服的思维水平。


SOLO 分类评价法怎么来的:

比格斯教授认为:一个人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性的概念,是不可检测的,比格斯称之为“设定的认知结构(HypotheticalCognitiveStructure)”,英文的缩写为HCS。而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却是可以检测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了“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就像海底的物产我们没法知道到底有多少,我们只看单位海域捕捞的数量——以有限探知无限,以实考察虚。



SOLO 分类评价法分为哪五个层次:

水平一:前结构水平。对问题不理解,基本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没有相关的知识,学习者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例如学习者只是对学习任务进行同义重复,或者只是重复问题,处于这一反应水平的学习者还不能理解问题。


水平二:单点知识结构水平。对问题的理解比较肤浅生硬,仅靠记忆作答,答案停留在表面,或是某一方面,诸要素之间或思维之间没有联系。


水平三:多点结构水平。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但是未能把握住全貌。个体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这些方面之间都不是相互关联的,缺乏有机地整合。

水平四:关联结构水平。对问题有整体的思考,对信息能综合整理、概括,个体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整合成一个前后一致的整体结构。


水平五:抽象拓展结构。融会贯通,站在更广更深的背景中去看问题。学习者能把连贯的整体概括为或再概念化为一个抽象的更高水平。



把这五个层次类比为搭建房子,即是:

水平一:前结构水平。一堆散乱的砖块,根本不知如何下手,连目标都是模糊的。

水平二:单点知识结构水平。房子不成形,只有局部的砖块砌合,偶有梁柱也是孤立的。

水平三:多点结构水平。砖块、梁柱间彼此有联系,但构不成整体的建筑。

水平四:关联结构水平。已成为整体的房子,但属于独栋房子,与外界没有联系。

水平五:抽象拓展结构。房子与周围的环境形成有机地开放式的联系。



在我接触的小学生中,大部分处于水平二和水平三,能达到水平四的很少见,水平五的我没见过。不过毕竟我身处小地方,接触的孩子也少,在教育发达的大城市,水平四五的学生应该比例会增多。这是跟家长素质、家庭素养、教育资源、教育理念、环境熏陶有很大关系。思维能力是磨练着进步的,但前提是必须有此自觉。



SOLO分类理论与实践:

除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检测教学成果;已有一些省份将其运用于中高考。广东省和上海市的历史科高考命题都曾成功地应用了SOLO分层法。

2017年中考宁波市的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卷首次进行了“SOLO分类评价法”的有益探索,通过答案的层次结构来区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

未来,将SOLO分类理论用于中高考开放性试题,有层次地考核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能力,是必然的趋势。



SOLO分类理论对写作有什么帮助:

写作是将思维书面化的过程,是运用思维分析处理整合材料的过程。尤其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此分类法对自己的提纲及文章进行自查。

第一层次:论点与材料之间是否无关联;

第二层次:虽有论点,但有否利用材料进行论证。

第三层次:利用材料进行论证,但材料之间的结合是否缺乏整体的有机性;

第四层次:是否利用材料进行了两个角度的论证。

第五层次:是否利用材料进行多角度论证,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跨越,材料与论点、材料与材料之间彼此支撑,并形成开放性的引人深思的整体。



最后,关于SOLO 分类评价法,当然还有很多需要实践学习的地方,作为家长,越早知道,越早结合实际操练,对孩子的帮助越大,毕竟,思维能力才是最本质的竞争力。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