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4-02-27 08:48:48
7471 字 · 125 阅 · 0 评 · 0 赞
北京青年周刊

2023-9-1320:33北京《北京青年周刊》官方账号

    mmexport6d3b5422415869d7e2a9abc0a5249a19_1708995002744

    韩炳哲

    韩炳哲有“哲学界的当红炸子鸡”之称,阅读韩炳哲在世界范围内已然成为现象。

    2019 年,韩裔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凭借《倦怠社会》等一系列哲学“小册子”迅速走红。他极善于用短小精悍的文字谈论现代人的抑郁、爱欲与互联网中的只言片语,洞察深邃,评论犀利,掀起了一股包括东亚社会在内的全球“韩炳哲热”。

    他的作品文风清新,思想清晰,深察洞识,切确犀利,对于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极为精准。2023年,韩炳哲作品第二辑包括《妥协社会》等作品陆续推出中译本。在这些作品中,他再次直击现代社会最根源的问题,关注当代人的种种迷思。

    韩炳哲以及相关作品的走红,印证了在这个混乱、意义随处可被消解的时代,哲学仍被人们需要着。

    mmexportcd5c02083bd31be473a86d6009470e86_1708995007567

    作者: [德]韩炳哲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译者: 陈曦

    8月,传媒人梁文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从最新出版的中译本《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聊到韩炳哲的一系列作品,共同探讨在行动至上的绩效社会里我们如何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沉思,以下是我们对本次对谈的精华文字摘编。

    mmexport5545747512b6c487c41947267bdc184b_1708994998692

    从左到右:刘海龙,梁文道,严飞

    mmexportbf2299eabe10bffb07fe23072ae3b619_1708995282688

    为什么要读韩炳哲,韩炳哲这次写了什么?

    梁文道:

    我看韩炳哲写的东西,我会想假如我年轻30岁,我一定会非常非常喜欢他。这并不是说我现在不喜欢,而是说回想我念书的年代,我想今天他在我们大陆的出版市场这么受欢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群体很能接受他。

    这里面有几个理由。一个理由是因为他说的很多话,包括对倦怠,或者现在我们讲无所事事的讨论,都神奇地在某个角度切中了今天当下中国的,尤其是年轻群体的一些的共同心理。

    我们很容易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它。比如说看到他讲绩效主义,然后前几年《倦怠社会》这本书出来之后,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我们的“996”,然后看到《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你马上就想到躺平。当然我们知道现在大家要注意,不能够躺平。我在一个火车站看到这样一个口号,叫做“躺平不是目的,人生不能躺赢,大家要奋斗向前”。所以他都很神奇地打中了一个时代的某种的我们可以叫时代精神这样的东西。

    那么第二个理由就是他的写作其实在相对意义而言相当容易看。他本来是哲学家,尤其在德国教哲学,教文化理论的话,他的书放在一般的德国的哲学界的水平来讲是写得非常容易读的,里面涉及的范围很广,他引用的资源则都往往是一些不一定很好读的作品,这很神奇。他依据的理论资源本身,你如果去看原著,那些大部头可能不一定那么好读,比如说海德格尔。但是到了他这儿,就好像变成绕指柔了,就很容易看。

    所以我觉得我现在这么来读他的话,我不把他当成一个一般意义下的学院的哲学家,而把他当成是一个具有学院背景的评论家来读的话,我觉得那个意义就更大了。

    刘海龙:

    我很同意道长刚才说的,这个书非常好读,因为很短,大概就是三五万字的一个小册子。确实写得非常的浅显易懂。

    但是另一方面你会发现他的论述其实又很抽象,每个人都会在中间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他讲得又很抽象。正是因为这种抽象,它具有了一种被不同语境跨文化解读的一种可能,就是每个人好像觉得这里面好像都有一点点跟我的生活有一点点契合,但是因为他讲得不是很实,所以我觉得这是他第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第二个它其实是蛮碎片化的,书里每一章其实跟前一章没什么关系,它不是一个体系化的哲学写作,韩炳哲有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他的作品每一章好像互不相干,然后这种片段式的东西又让你觉得好像能够击中你。他的这一系列作品我觉得构成了一种像那种赋格式的东西。比如《倦怠社会》这里面的主题会在其他的书里面,会把其中的某一章抽出来又成为一本书,然后那一本书里面会回到《倦怠社会》这本书里面讲到的几个主题,比如说他者、绩效主体等等,就这样的一些问题,包括我很熟悉的数字化、信息化,所以其实他的每一本书之间会形成一种共鸣。虽然他不是一个体系化的作家,但是你会发现从他很早的一本书到他最新的书中间是有某种勾连的,所以这很厉害

    第三个我觉得他所有的书里面其实虽然是碎片化的,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主线在里面。

    我个人的阅读感觉他的作品有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就是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包括它的绩效的主体,包括全球化等等这些问题的这种讨论,商品化,其实都是跟新自由主义(相关),当然其实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第二条就是他者的消失,或者他者之死。他其实不断地在回到这个主题,我们现代的社会总是希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你要把他者消除掉,然后让一切就井井有条,都在我们的预测之中。但是他会告诉你说,其实这样的一个生活未必是你希望的生活,我们要尽量去回到那样一个更传统的,充满着阻力的,充满着对立面的,或者他讲的充满有物的这种阻力。

    第三个主线跟我研究的话题有关系,他一直在讲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信息化、数字化、社交媒体,就这一点是让很多人共鸣的,讲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每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看上去好像很自由,但是可能被更多的大数据监控,在一个透明的全景监狱里面,你看上去在交流,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人听你讲话,你也不会听别人讲话,所以他会讲到了我们现代人的困境。

    这是我阅读到的是他这三个主题。当然每个人可能看到的不一样,这三个主题我觉得基本上是贯穿在他所有的书里面,所以会让大家跟我们今天的生活就会产生共鸣。

    当然刚才道长讲的我也有共鸣,他的书你阅读觉得很痛快,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就会很疑惑,这个世界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因为他会讲,你看他这个书里面很多的,某某社会,通过社会,什么主体、功绩主体,他会把很多东西讲得很绝对,那么这种绝对的话,在我看来可能就把这个世界看得太过简单了。

    那么这种太过简单,我觉得可能是值得怀疑的,包括我刚才讲的这种既具体而又抽象。我们讲一个知识,脱离了它的语境,它就有可能会变得非常的廉价,是因为大家可以任意去解读,怎么都是对的,所以这种知识本身可能也是值得我们去警惕的。

    比如他在讲到技术的时候,我觉得有非常强烈的这种二元对立的人文主义色彩,就是说所有的新技术都是不好的,然后我们要回到一个传统的方式。但是我们今天其实回不去,只有去适应它,那么我们怎么把这种新的技术和我们的生活能结合起来,怎么样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因为你不可能简单地把它抛弃掉。社交媒体也好,人工智能也好,这些东西我们当然知道它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关键在于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用一个二元对立的方式来面对:这东西不好我们就拒绝他了。

    但总的来讲,我觉得韩炳哲的作品对我们来讲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让我们感受到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不是(那样的)。

    mmexport451e5ff5964293797c14e8c7d41a129a_1708995291732

    韩炳哲的“无所事事”是什么意思,

    是躺平吗?

    梁文道:

    韩炳哲很受到海德格尔式的现象学的影响。我形容他的书写方法叫描述式。如果各位有读海德格尔的经验,你会发现你也很难找到什么论证。海德格尔可能这一个角落、画面,他要画上几百笔,在韩炳哲这里可能两笔就画完了,所以有时候我会在阅读中思路跑掉,会感觉他到底在讲什么呢?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依据他举的大量的例子用来说明所谓无所事事或者什么都不做那个状态。比如说节庆,比如说装饰,比如说睡眠,甚至是死亡。他用了很多例子来说明那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我们从这些例子里面大概可以掌握到一点,我举个例子,这里面我觉得最能够掌握住它的核心意义的,其实它讲的是犹太教以及天主教、新教里面所讲的安息的概念,安息日。

    为什么要休息两天?我们如果问这个问题的话,我们背后就有个假设,这个假设就是:这个休息是为了一个东西而休息的,它本身不是目的,它本身是工具,是手段,我们为了什么而休息。大家都听过,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但是韩炳哲就从某种犹太教神学的角度来讲,安息是什么?他不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他不是为了要让你休息好之后恢复精力,或者社会学家喜欢讲的再生产你的劳动力,然后好回去继续打工。不是,而是这个休息本身就是为了休息,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在那一天里面的那种所谓安息,不是为了要更好地工作、走更远的路,它就是它本身。而你进入那个时间,你会发现平常工作的节奏、所习惯的整个宇宙时间、社会生活全部都终止掉,那个时间简直不是按照24小时制在度过的,它仿佛有时候甚至可以接上永恒,因为那一天是接上神性的时间,那是一个永恒时间,但是我们世人的理解会觉得那是一天某一个时间,但是你在那一天度过的那种虔敬的信徒,他会觉得那不是一天,那是永恒,那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有时候我们会在本雅明的书里面,或者现在另一位非常红的哲学家,意大利的阿甘本里面都会读到类似的一种诠释跟解读,我觉得这一点是用来抓住他到底讲休息是什么,无所事事是什么的一个要点。

    你从这个角度切入,你就会发现他讲的无所事事以及沉思指的就是,我们平常讲无所事事或者沉思,是相对于行动,或者说相对于你的工作,他要讲的不是,他讲的是完全切割开来,而这个东西在今天的社会,在他看来是正在消失的,正在沦丧的,那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无所事事的时间都殖民化了,都变成比如说像我们刚才讲的一句话,休息为了什么?为了走更远的路,然后你为什么可以play hard?那是因为你可以work harder。

    所以你既然能够work hard,so you can play harder。你就会有个这样的因果关系在的,但是他要做是切断因果关系。

    那么在这种沉思或者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他在其自身有什么,我们可能还会去问,我们就算说,ok我就休息,什么都不做,但还是忍不住会想问,那有什么好处呢?他会他用很多例子告诉你,其实还是有很多好处,比如说休息的时候,你的感官全面打开,然后他强调“无聊”的重要,就一个人无聊起来,坐在那边什么都不干,然后你会发现世界会不一样的。

    刘海龙:

    这么说可能有点武断,我觉得是给他提出的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与倦怠社会,当然说到我们今天的经济主体,我们被内卷,大家好像就永远绑在这个工作的马车上,好像永远往前走,停不下来,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本书我觉得他可能试图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他其实也不是说要否定行动,而是我们要在这个行动中间容纳无所事事或者容纳一种沉思。现在感觉大家都不思考,别人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别人告诉你什么专业能够就业好,你就去。

    韩炳哲其实要告诉大家,你不要老是低头拉车,你还是要抬头看一下路。所以其实《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我个人觉得和他前面的书相比更学术化。

    韩炳哲讲这样的一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把这种行动放到了第一位。他观察海德格尔到了后期发生了转变,这个转变就开始强调节日,强调仪式。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面,他讲生活,所有的生活都是日常生活,韩炳哲这里面讲到叫灰暗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什么?就是吃喝拉撒,就是那种常人的生活,别人对我的影响,我就听从别人,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开始说我们要节日什么,我们要有神性,回到古希腊,因为这本书里也讲了,就回到古希腊和神的那种关系,在那样一种关系上人要保持一种谦卑,你要有这样的一些仪式性的东西进来,那么在仪式里面你就是为了参加仪式,因为仪式就是跟日常生活是不一样的,在那一刻你把所有日常世俗的东西全要放下,那一刻就是为了过这个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面你完全是超越功利的。

    韩炳哲在这本书里讲你不是为了什么去做一件事情,而是说我做这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像道长说的,你过去的休息,休息是为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所以他讲那样的休息不是真正的休息,它其实还是从属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所以叫做休闲。然后你在休闲的过程中间,其实你想到的是我怎么样能够精力充沛地再去工作。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工作伦理,就是说你的所有的一切是围绕着行动来展开,如果你不行动或者说这件事情不为了工作,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罪恶的,对不对?这是一种工作伦理,他其实就是要在这个里面说我们其实要打破这一点。我们要回到一个人更本真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让我们的行动具有某种可能跳出功利主义的这样的一种可能性。

    所以我想其实他在书里不断地在强调这一点,我们要保持一种选择,保持一种不做或者是拒绝的可能性。因为他讲的功绩社会“我能”,什么东西都我想要,而且什么东西别人告诉你,你都可以做到: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赚钱,你也可以有一个好的工作,可以考一个好的学校。所有人在告诉你“你是可以的”。韩炳哲可能告诉你说,你要想一想这些事情我们可以拒绝,如果能拒绝,那么可能我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

    这本书我理解的就是可能对他自己、对社会诊断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好,我觉得是值得去探讨的,因为这个解决方案听上去蛮心灵鸡汤的。

    就是说你要回到个人,我能够通过“我”来拒绝。他作为一个东方人看,书里讲到了庄子,讲到了禅宗,就讲到用这样一些资源,我们来怎么样去抵御这一切,能够有一种无为的这种状态。其实我觉得他跟另外一位社会学家德国的罗萨的《加速》和《不受掌控》讲的有相似的地方,就是说在今天这种加速条件下我们怎么办?

    我们自己觉得不是一切都可以掌控的。我们要接受这样一种不确定性,或者说就像韩炳哲讲的,你要接受一种他者,你要接受一种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事你都能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顺着我来做的,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实际上他也是在告诫现代人不要那么贪婪,就是你要放松一点,然后要接受这样的一种不可能性,接受一种倦怠社会的对立面,承认我有的时候不能,或者说那个东西对我其实没有什么,当我把这些东西放下了,我就轻松了。

    但反正这种方式我觉得当然算是一个,对个人来说也只能如此,但是确实怎么样从一个社会结构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就社会学讲了,你要从结构上去解决,不能仅仅依赖每个人的自觉,因为内卷化,你不卷有人卷对吧?别人卷起来了,你不卷你就吃亏了。

    mmexporta591ab0b1d1fdc8ef6f638170ed3aa20_1708995021118

    mmexporte9c42e108ec9c8565fd83654350b6c3e_1708995297439

    为什么现在对于中国年轻的一代,他们会觉得要让自己忙起来,才可以实现价值?

    梁文道:

    你刚才联系到消费主义,鲍曼讲的问题,我们今天甚至会虚构一些节假日出来,本来全世界已经把很多传统的节假日消费、殖民,用消费殖民它了,像圣诞节。我们自己还发明一些节出来,“双十一”“618”“双十二”对吧?这种方式一直都让我觉得非常的神奇。凭空虚构一些节日出来,就是为了买买买。但是我们很忙的地方在于,我们不只是要买,我们买了还要分享。比如说旅游本来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现在旅游也很忙,因为我们需要带很多东西出去旅游,要拍。比如说你还要上小红书,不在小红书晒过能叫做旅游吗?然后大家都晒小红书,你就会比较。

    所以我们的那种疲倦是被很多东西构成的,一来就是你刚才讲消费,还有一种他在《倦怠社会》里也提过,我们那种莫名其妙的竞赛。其实分享也是一种竞赛,包括他对社交媒体的批判,其实这就是我们讲到他每一本书后面都还有他很多别的书写在,他对于社交媒体的看法,对于绩效社会、新自由主义下面的一种大家的生活逻辑都跟这里面是联合起来,这些东西对今天的中国青年而言太切身了。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神奇的意外,一个莫名其妙的含义,就是说德国哲学家要写的书很符合中国,而是因为今天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

    因此当我们中国这几年很多人在讲躺平的时候,美国其实也出现了一个流行的说法叫做great resignation。意思大概就是说你最好什么都不做,生命中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所以疫情刚刚在他们那儿结束,然后要恢复生产的时候,当时曾经遇过一个困难,就是招工不足,发现很多人你以为失业了一两年,现在经济好了是不是会赶紧来上班?不,人家不想,不干了。然后,比如说现在全球的写字楼的租金都在下降,是因为大家就算干也不想回办公室上班了,大家习惯在家工作。在家挺好,干嘛还要每天通勤。

    这个现象是全球性的,不光是中国,所以韩炳哲的这些讲法会打中,我们就觉得好像给了一个解释,可是我的担忧跟刘海龙老师很像,我担心的是有时候他给的解释会不会太简单?简单到一个程度,你就会觉得这种解释本身会变成一种心灵鸡汤?

    刘海龙:

    为什么无聊反而能够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最高的状态?其实无聊它是一种情绪,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深度的无聊其实就是进入到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这里“无所事事”这个概念,它其实不是我们中文里面日常大家所理解的无所事事,在德语里面它其实是从海德格尔好像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在这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就是说无聊,这种无聊是你因为某种事让你感到无聊。这个时间对你来讲就很无聊,因为你这个时候就感觉到度日如年。

    然后他会讲到说这种无聊,当你把它的内容抽掉,你没有具体的对象,也没有具体的人,你变成一种很抽象的这种情绪的时候,那么这是一种深度的无聊。

    在这种深度的无聊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时间,你会体会到人存在的价值,就是那种空虚感,会让你突然意识到说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但是我也观察到,其实在中国还有更大一部分人其实不是这样。他们其实是不想干,但是被赶着干,否则的话不会有这么多KPI指标,监控打卡。大部分人,我觉得是当然这么说可能也不太好,其实真的没有这么像韩炳哲说的这么自觉、这么勤奋,因为我觉得其实蛮像西方中产阶级的那种,就是你特别怕掉下来。

    严飞: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三位就直接提出来,韩炳哲在这本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会拉到一个极端。沉思的对立面就是行动,行动的对立面就是沉思。所以在沉思和行动之间,你可以只能再选择其一,而且沉思和行动的一个背景,变成了我们今天的一个功绩社会,或者是一个所谓的倦怠社会,也是这样的一个背景,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我们要在A和B之间做出选择,在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选择其实是没有办法做出一个自我的选择,因为实际上你还是不由自主地对这样的一个大的时代做妥协,所以我们前面也才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我们在一个信息高度倦怠的体系之下,有太多的杂音,太多的不同的声音环绕在周围,没有办法做出一个独立的、充沛着自由的一种自我的选择,保持内心的这样一种独立,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今天要特别警觉的一点。

    这本书里面有一个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也是想作为一个总结,就是韩炳哲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对于幸福的描绘,他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得益于没有目的和实用价值的东西,以及刻意的繁复,得益于不产出,得益于曲折的路、游荡和冗余,得益于不作用于也不服务于任何事物的美的法则与姿态”。

    我觉得这句话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句话,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所谓的大爱无疆的时代,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在这里面去寻找到一些不产出,不走曲折的路,不游荡、不冗余的,不刻意的繁复的这样的一种法则与姿态的一种幸福。我觉得寻找这样的一种幸福,也是我们今天去回应沉思的生活,或者是“无所事事”的生活的状态。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