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17-04-29 19:44:22
20310 字 · 1442 阅 · 0 评 · 0 赞

作者:雨然

简介:《庄子》主要内容: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一 南华老仙离漆园

我国道教史上有个南华真人。按照道教的说法,所谓真人就是已经修炼得道的道士,譬如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杨康的启蒙师父丘处机就叫长春真人。这个南华真人又被人尊为南华老仙。传说他拜高人为师,在抱犊山修炼道术,后服食仙丹白日升天,逍遥快活去了。

南华老仙当然是个尊称。才高八斗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平时连帝王权贵都不放在眼里,传说某次在殿堂上会见外国使臣时,竟让太监头子高力士脱鞋,大宰相杨国忠磨墨。可李白一说到南华真人时,却是恭恭敬敬地尊他为南华老仙。能让李白这么折服的当然不是一般的人,这个南华老仙就是大名鼎鼎的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是我国道教史上一大奇人。他生活在遥远的战国时代,因可靠的资料不多,我们对他的身世知之甚少。一些野史里对他的描述是这样的——

周朝末年,有一高贤,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邑人,曾为周朝当过漆园小吏。他的老师是个大圣人,即道教之祖,姓李,名耳,字伯阳。伯阳生下来就满头白发,因此人们都称呼他为老子。

有一次庄子白天午睡,梦见自己成为了蝴蝶,在园林花草间翩翩飞舞。醒来时,还觉得臂膊如蝴蝶的两翅舞动不已,心里很奇怪。自那以后庄子就不断做到这个梦。

一天,庄子趁老子座间讲《易》之际,就把这个梦说给老子听。老子是个大圣人,知晓别人的三生来历,就向庄子指出了夙世因由,说庄子原是混沌初分时的一只白蝴蝶。天一生水,二生木,木荣花茂。那白蝴蝶采百花之精,夺日月之秀,得了气候,从此长生不死,翅如车轮。后来有一天去西天瑶池游玩,见王母娘娘的蟠桃林里桃花盛开,就飞进去偷采了些蟠桃花蕊粉蜜,结果被王母娘娘座下守花的青鸾发现,赶来啄死了。作为白蝴蝶的庄子虽然死了,但其神不散,后来托生到凡间做了庄周。因他根器不凡,道心坚固,所以拜在老子门下学习道术。

如今庄子被老子点破了前生,顿时如梦初醒,自觉两腋风生,感到自己前身的确应该是只蝴蝶,从此就把世情的荣枯看得很破。老子知道庄子已经悟道了,就把《道德经》五千字的秘诀倾囊而授。庄子时常诵习修炼,学会了分身隐形之术,从此弃了漆园吏的前程,辞别了老子,周游访道去了。

野史里所说的“白蝴蝶”、“西天瑶池”、“王母娘娘”、“蟠桃林”和“青鸾”等当然是虚构的,那么,真实的庄子究竟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要说庄子,不得不先从另一个和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物说起,这个人就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大名鼎鼎的老子——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满头白发的李耳。

老子生前曾当过周朝王室的守藏之吏,有点像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那时候世道多变,周朝王室式微,堂堂一个周天子已经不能发号施令,底下人心涣散,最后都纷纷另找出路去了。

老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见周朝大势已去,便收拾了个人用品,骑了小毛驴(也有说青牛)从京城洛邑来到了函谷关口,要继续西行,却被守关的关令尹喜拦下了。

尹喜素来仰慕老子的学问,知道他是当朝最博学的大学者。如今这个天下最博学的人要出关去隐居,实在可惜,于是就力请老子一定留下些文字传之后世。

老子无奈,只得坐下来硬着头皮写了五千来个字交差。尹喜拿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一些简短深奥的文字,虽然看得一头雾水,但因为是老子写的,于是就恭恭敬敬地收下了。

老子写完了这部书,跨上毛驴,出关而去,从此莫知所踪!他肯定没有料到就因为那短短的五千来字,他就被后人奉为太上老君。历史就这样常常在无心中铸就。

今天的我们要感谢这位函谷关的小关令,因为他所收藏的这五千多个字,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道德经》。《道德经》不仅是中国道教的镇教之宝,也是后来者庄子的思想源泉,庄子就是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汲取了营养,发展了道家思想。由此,老子开创的道家思想,到庄子手上得以发扬光大,道家也因为老庄二人的贡献,最终得以和儒、释并列,成为中国文化的鼎足之一。

庄子的原名叫庄周,因此他的哲学有时候也被称作庄周哲学。我们今天称呼的庄子,中间的“子”其实并不是他的字。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的家臣习惯称自己的主人为“子”,战国后也沿用了这一称呼。由于庄周的学术和声望,他的学生也尊他为“子”。等到后来,这些亲传学生也都去世了,他就渐渐被尊为“庄子”了。其中的原因是他的亲传学生后来也大多收了学生,当然也被他们的学生尊为“子”,为了区别究竟是哪个“子”,人们便习惯把他的姓放在“子”前面,称他为“庄子”。

庄子是宋国蒙人,蒙邑的位置大约在今天河南商丘县东北。他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286年的战国时期。他与孟子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

庄子的母国是宋国。宋国原本是殷商王室微子启的封地(今河南),地域窄小,国力也不是很强,其国土面积虽然在小国中算是大的,但和大国相比则又非常小。这一点在墨子那篇著名的游说中说得明白。

有一次,墨子听说楚王要攻打宋国,就前去劝说道:“楚国的国土方圆有五千里,而宋国的国土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如同豪华的高级车和破车相比一样。楚国有云梦泽,有犀牛、野牛、四不像和鹿,这样漂亮的动物到处都是。另外,长江、汉水中的鱼、鳖、绿团鱼、扬子鳄也是天下出产最多的。宋国是一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如同白米、精肉同酒糟、米糠相比一样。楚国有长松、文梓、楠木、樟木,宋国没有成材的好木。这好比锦绣衣服同粗布衣服相比一样……”

墨子虽然有些言过其实,譬如守株待兔就是宋国的故事,不能说宋国连兔子都没有,但总体而言却是有点道理。宋和郑等几个其他的小国,长期在晋楚两个强国的争霸战中充当附庸角色,今天楚强则跟楚,明天晋大则从晋,两边供应赋役,民不聊生,再加上本国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人民的生活十分艰辛,这点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庄子的生活中可以看出来。有专家考证庄子的祖先是楚国的贵族,为了避难而逃到宋国落脚。这倒是和孔子有点儿像,孔家祖先曾是宋国的国君,后来也是为了避难逃到鲁国,成了鲁国人。庄子的详细生平现已不可考,因此我们只能从他留下的文字中去梳理。

庄子出生的年代大约是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69年。那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战乱频繁,大大小小的国家几乎每年都要打仗,有时候甚至每天都有战事。

春秋时期虽然也有战争,但那时候基本上是争霸战,战争规模不大,最多不过几万人,而且打仗的时候很有君子风度,通常都是乘战车作战,击鼓而进,常常是战车少的一方自动认败。战国时期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候,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及统治阶层结构的改变,战争的规模也空前扩大。原先比较单一的战车分成了步兵和骑兵,原先的诸侯争霸变成了土地兼并。各色锋利的兵器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比如射程极远、杀伤力极大的弓弩。每次打仗时投入的兵力,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开战时,金鼓齐鸣,杀声震天,一仗下来积尸如山、血流漂杵。战乱所及的区域常常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战国”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庄子出生的那一年,韩国、赵国和魏国这三个国家就在打仗,而中山国正忙着修筑中山国内的长城以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庄子就是在这样四周一片刀戈铿锵声中出生的。

庄子的父母是谁,庄子的少年时代又是怎样的,这点在今天已经无可考证。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庄子所学无所不包,从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庄子从小必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母也肯定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很可能真是落难的贵族,在宋国落脚后不忘过去的家世,因此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庄子的父母让庄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肯定也是为了庄子将来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而庄子年轻时也的确做过官,只不过他的官是个芝麻绿豆官——漆园小吏,相当于今天县一级的漆树管理员。漆树的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漆树的诗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漆器。随着人们对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漆树也就成了最赚钱的经济植物,漆园在民间也开始大量出现。因为经营漆园很赚钱,各国政府都对漆园征收近四分之一的营业税,那是对民间的漆园而言。庄子所管辖的漆园应该是政府的漆园,就好比是当今的国营林场。

那时候的漆园是国家的摇钱树,所有的国家都对漆园非常重视,常要对漆园进行评比,假如某个漆园被评为下等,漆园主管和当地的县令及其辅佐都要受到处罚。可见庄子的官位虽不大,责任却很重。据说庄子做了没多久的漆园吏就辞职不干了,可能是厌于上面经常来人查验的生活。这倒是非常符合庄子逍遥洒脱的个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庄子因为没管好漆园而受到了处罚被开除了。根据庄子不爱管事的性格,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但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今天已无从得知。反正是庄子只干了一阵子漆园吏就不干了。

没有了官职也就没有了经济收入,庄子要吃饭,还要养家糊口,就不得不靠一双手来维持日常生活。那么像庄子这样一个文弱书生辞官后究竟以何为生呢?

古书上记载,他住在狭窄的陋巷,穿着破旧的衣服,每天靠编草鞋为生。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清苦到了极点。编草鞋要砍藤、选草、搓麻,每天即使能编十双草鞋也卖不了多少钱。因为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普遍不富裕,富人当然不会来买草鞋穿,穷人很多都是打着赤脚的。再说蒙邑人口并不多,每天来买草鞋的人也不会很多,因此,书中说庄子经常是过着无米下锅的生活,这也是十分自然的事了。

有一次,大雨接连几天不断,因为没人来买草鞋,庄子家又断了粮。庄子的左邻右舍都是穷苦人家,平时家中也没有多少余粮。庄子无奈,只得冒着雨,长途跋涉,到远处一个监河侯家去借粮。监河侯的官职是个肥缺,他经常中饱私囊,因此家里很富有。

监河侯见庄子来借粮,就戏弄说:“你想借粮食?行啊,我封邑之地的税金快要收上来了,等我收上来后再借给你一些粮食怎么样?”

庄子听了,知道监河侯存心不借给他,于是脸色骤变,愤愤地说道:“我昨天来的时候,听见半路上有声音喊我。我回头仔细寻找,发现声音是从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传出的,那儿有条鲫鱼在挣扎。我就问它:‘鲫鱼啊,你在干什么呢?’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我就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然后引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我日常生活的环境,已没有了安身之处。眼下我能得到斗升水就可以活下来,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庄子说完,气急而走,后悔不该到监河侯家去,被他嘲弄了一番。

庄子在这个寓言中所说的“枯鱼之肆”和“涸辙之鲋”后来都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成语。前者用来比喻某人求告无门,面对别人假心假意的推诿和安慰时所说的气话;而后者比喻处境穷困,急需援助的人。

庄子家里就这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天,庄子仍旧在家门口编草鞋,正好有个叫曹商的同乡回来了。曹商为宋国国君出使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予的数辆车马。到了秦国后,因为能说会道,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了一百辆车马。

曹商赶着隆隆的车队得意扬扬地回到宋国,路过庄子家门口时见庄子还在打草鞋,就揶揄道:“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编织麻鞋,脖颈干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你的地方;而一旦有机会能使大国的国君醒悟且使随从的车辆能多达百乘,这又是我超过你的地方。”

庄子听了,知道这个曹商看不起他,便针锋相对地说:“我倒是听说秦王有病召来属下的医生说:‘我身上长了疖子,有能将它破脓的就可获得一辆车;我的屁股上长了痔疮,谁能用舌头把它舔好了就可获得五辆车;治疗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难道你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得的车辆如此之多呢?还是赶快离我远点儿吧!”

庄子话语犀利,这个本想显显富的曹商挨了一通臭骂,自讨没趣,只好赶着车队灰溜溜地走了。

虽然庄子生活贫穷,肚子也常常是空的,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却非常丰富。他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因此在他打草鞋的同时,也在不断思索人与社会的关系,思索人为什么生,为什么死,怎么样才能逍遥自在。既然人生是痛苦的,应该怎样才能解脱等等这些深奥的问题。

庄子思索这些问题并不奇怪。庄子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年代,从宏观上看,国与国之间互相争城夺地,动辄出兵几十万厮杀,为了一丁点儿土地利益而刀枪相见。贫民百姓在负担徭役的同时还要担负着打仗的任务,往往一场大战下来,很多村庄的壮劳力统统战死沙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骨肉兄弟有时甚至父子之间相互争夺国君位,大臣们互相倾轧,贪官污吏巧取豪夺,以致民不聊生,有很多人被逼无奈铤而走险,落草为寇,从此干起杀人越货的勾当。所有这些积累的隐性的社会矛盾一起爆发,以往人们所熟悉的社会礼仪和道德标准荡然无存。王侯将相不再是天生的;布衣寒士摇唇鼓舌,凭着察言辨色、能说会道的本领,第二天就有可能当上一国宰相;而公卿大臣们也有可能因一言获罪,自己身首异处不说,甚至有被灭族的。旧的政治制度、思想习俗、社会秩序正在激变中土崩瓦解,而新的制度和准则却未能够马上建立,人们所处的战国社会是一个让人无所适从的社会。生活中的轴心倒了,行为没有了准则。人们普遍有一种彷徨的心理,人生的无常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突出。

而春秋时期大量的书籍流落民间,也为民间知识群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庄子就是一个例子。像庄子这样整天思考人生与社会问题的知识分子在当时还有很多。很多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不同的社会主张,譬如以孔子为首的儒家,追求克己复礼,要求每个人都能自觉依礼而行,求仁尽仁。这样的话,长幼尊卑的关系就不会紊乱,天下也就大治了;而以墨子为首的墨家学派讲究节俭爱民,相亲相爱,制止铺张浪费,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天下也会大治。除了儒墨这两个最大的学派外,后来还诞生了不少其他的学派。

老子的《道德经》虽传说是成于比较早的年代,但经后世专家的考证,这本书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所有这些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哲学思想交汇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百家争鸣”指的并非真有百家学派,而是学派众多的意思。这些学派之间互相进行批评辩论,也相互影响变化,一起发展。西汉的司马谈曾把所有这些不同的学派归为阴阳、儒、墨、名、法和道德等六家。到了西汉末年,又被刘歆定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农、纵横、杂和小说等十家。这十家中因为小说家是属于文学的范畴,很多人不赞成把小说家也包括在里面,于是就成了九家,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这几家中,最早的时候以儒墨两家为最大,同为当世显学,其中墨学曾一度盖过儒学成为当时第一显学。而道家后来居上,超过墨家,最终和儒家并起并坐成为我国三大教之一,这和庄子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老子就可能没有道家思想,要是没有庄子的话,道家可能早已被人遗忘了。

庄子在贫穷的陋巷里靠打草鞋为生,他的哲学思想大多是在那个时候慢慢成形的。庄子很早就熟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对书中的思想常细心加以推敲。

老子把当时社会矛盾的根源看得很透,他诅咒那些达官贵人说:“朝廷宫殿大加粉饰,而田地很荒芜,仓库很空虚。朝廷的执政者穿着华贵的衣服,佩着锋利的宝剑,饱食各种精美的食品,钱财货物充盈,好比是一群盗寇,这真是无道啊!”

老子十分反对当时频繁的战争,他说:“凡是军队到过的地方,荆棘就会丛生。大战结束后,荒年就会接踵而来……”他说自然规律一般都是多了就会自然减少,少了自然就会得到增补。可如今人的社会却不是这个样子,与自然规律恰恰相反,没有的反而要让他更没有,富有的却要让他更富有!老子还警告当权者说,要是人们对生活没有了希望,什么也不害怕了,那么大的祸乱就会爆发。老子的这些思想显然是站在与统治阶级对立的立场上的。这些观点都是庄子十分赞同的。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庄子最欣赏的还是老子对文明物欲的批评。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说“统治者不崇尚财富,使人民不竞争,人民就不会去追逐功名;不看重难以得到的物品,人民就不会去做盗贼。不去炫耀能够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人民的思想就不会受到扰乱。因此,圣人治国,注重使人民的思想简单,让他们的肚子吃饱,削弱他们的意志,但要使他们的身体强壮,使他们没有欲望没有智慧。这样的话,那些聪明的人就不至于妄动。一个国家如果能不人为地去治理,而让人民自行发展,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治理不好了”。

今天人们习惯说“无知者无畏”,按照老子的观点,应该是“无知者无欲”,也就是说,没有知识的人是不会有太多欲望的。在老子看来,一个国君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要让人民吃饱肚子,至于知识则是越少越好,没有了知识就没有了贪欲,没有了贪欲,民风自然就淳朴,而一个国家不用去刻意治理就会井井有条了。和老子一样,庄子也认为文明和物欲是动荡的根源。

那么理想中的国家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子的观点是“要让国家小些而人民再少些,要使拥有各种器具的人不去使用它们,要使人民重视死而不向远地迁徙。虽然有舟船车辆却没有人去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必要拿出来。要使人民再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事物。让人民觉得自己的食物很香甜,觉得自己的衣服很漂亮,觉得自己的居所很安适,觉得自己家乡的生活很快乐。相邻的国家可以互相看得见对方,鸡犬之声也能彼此听见,但是两国的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多么美妙的生活方式啊!”庄子由衷赞叹。虽然老子在文中是诅咒当时的现实,幻想一种抛开一切人为统治痕迹的原始质朴的生活,但对庄子来说,却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是啊,要是人世间再也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压迫和剥削,没有了因为人祸而造成的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痛苦,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自己种的粮食,穿自己织的衣服,不用成为财富的奴隶,人人都快乐终生,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庄子知道老子书中所描写的只是一个空想中的社会。现实是残酷的,他的肚子还是空的,明天的口粮在哪里也还不知道。远处某个地方正在交战,没准哪天会打到蒙邑,打到他的家门口,像这样一个烽烟四起、物欲熏天、道德沦丧的大乱年代,普通小老百姓的出路究竟在哪儿呢?庄子不断地思索着。

生活对庄子来讲是艰辛的,惟有当他完全进入想像王国的时候,才能暂时忘掉眼前的辛酸。庄子编累了草鞋,便停下来仰望天上的白云。宇宙苍穹浩瀚无垠,人生如白云苍狗般转瞬即逝……渐渐地,庄子那不着边际的幻想中出现了一点儿雏形,人能不能做一只翱翔于九天的鲲鹏呢?

二 鲲鹏展翅遥未逍

庄子当时所处的世界虽然是一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饥饿、贫困、战争、死亡和尔虞我诈的世界,而他头上的天空却是一如既往的纯净清澈。日升月落,周而复始,蓝天上时常飘浮着朵朵白云,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安详。庄子在家门口编草鞋编累了,就会抬起头来,出神地仰望天空。

邻里知道庄子家生活贫困,所以每当庄子仰望天空时,他们就会以为庄子是在幻想升天了。因为庄子平日里常爱说些天上的故事,邻里们认为庄子是想到传说中的玉宇琼楼,去享受美酒佳肴,过神仙的日子,然而他们不知道,那并不是庄子所追求的。

庄子研读过很多前辈高人的著作,白天在劳作之余就苦苦思索。他开始慢慢认识到人世间一切的困难都是人类自己引起的,其根源来自人类贪婪的欲望。想想,在远古的时候,还处在氏族社会的人们并不拥有很多个人财富,却人人快乐。每个人尽心尽力,按需而取,不知道积累个人财富,因此也没有人炫耀自己的财富,所以那时候的人们没有贪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原先静止的贪欲一下子膨胀起来。贪婪之风越演越烈,人人都在想方设法攫取财富,建更大的房子,占更多的土地,积累更多的金银。这些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其最终结果也必将使人们成为自身贪婪欲望的奴隶。

庄子对此十分清楚,他仰望天空,并非是想去天国过一种能满足口腹之欲的日子,果真那样,也就和世俗的人们没什么两样了。庄子向往的是天空的宁静,它的无始无终,它的浩瀚无垠,它的绝对自由的空间。当然,一个凡人是无法升天去亲身体验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获得这种自由呢?这时候,他想起了以前曾听过的一个来自海边的传说:

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天池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脊背露出水面就有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它离开海水的时候就变成一只巨鸟,那时候,它的名字叫鹏。由鲲变化而来的鹏自然也是很大的,它的背脊也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它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靠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它离开北方的大海,飞行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这个故事中的大鸟就是传说中的鲲鹏。这只鹏鸟虽然是庄子臆想的产物,却也并非完全虚构。古代的人们已经有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在与大海打交道的过程中,目睹了诸如信天翁等海鸟。信天翁其实就很像庄子所说的鲲鹏,它的体形非常大,完全展翅时可达几米。它长年在海上觅食,往往一飞就数月不归,高高翱翔于大海之上,逍遥自在。古人也许错把信天翁当做是鱼变的,就有了鲲鹏的说法。

在黑暗压抑的现实社会里,庄子无法逃避也无处躲藏。现实的确太黑暗太腐败了,逃离这个苦难世界的强烈的潜在欲望在他心底久经冲突,交织盘旋,悄然上升,最后幻化成一种精神上的东西,飞离庄子的身躯,从另外一个世界俯瞰苦难的人世间。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精神上要脱胎换骨,而在这一点上,再没有比鲲鱼化为鹏鸟高飞更贴近庄子的理想了。

庄子臆想出大鹏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幸事,今天的我们也得以庄子的这一创作而沿用了“鹏程万里”这一成语。毛泽东主席那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鸟儿问答》,更是借重了大鹏的形象才得以创作出来的: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想像的鹏鸟高飞到九万里高空的时候,狂风就在它的翅膀下,它凭借着风力飞行,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

每当庄子想像鹏鸟的遨游时,旁人很少有能理解他的。有人甚至讥笑他,说:“一个编草鞋的人也想升天高飞?还是多想想明天的米从何而来吧!”

庄子听了这话,也不气恼,只是打比方说道:“鹏鸟在天空展翅南飞,地上的寒蝉与小灰雀却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有时候我们从地面急速起飞,到不了榆树和檀树树枝的高度,就会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庄子摇头说,“这就是小和大的不同了。”

他继续说道:“到苍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是因为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做春,把五百年当做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做春,把八千年当做秋,这是长寿。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就这样,借助着鹏鸟的眼睛,庄子得以上升到空中来俯瞰这个人间社会。地上的景色是美的,春日的林泽和原野上蒸腾浮动着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环顾四周,天空还是那么湛蓝,一片宁静祥和。庄子一边随鹏鸟翱翔,一边仍在思索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大鹏鸟是否已经达到了庄子梦寐以求的自由。

庄子所认为的自由就是逍遥。有人曾说一个叫宋荣子和一个叫列子的人已经达到了逍遥的境界。譬如说宋荣子,就算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越发努力;就算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沮丧。他很清楚自身与外物的区别,能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再譬如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往往一走就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庄子认为能驾风行走确实已经是达到另一种境界了,但就算那样走路还是有所依凭的。在庄子看来,宋荣子和列子虽然已经接近逍遥的范畴,但还是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

庄子所推崇的逍遥,按清人王夫之的说法,那就是:“逍者,向于诮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要把自己忘了,这种忘却不是对自己的形体加于隔离,而是使自己的精神主动从躯干中脱离出来,忘了自己的存在,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逍遥。

正因为此,对很多人来说,翱翔长空的鹏鸟可以随心所欲,逍遥遨游,可庄子却认为鹏鸟虽然从鲲变化而来时已经脱胎换骨,但还是没能达到真正的自由。鹏鸟冲上九天云霄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得有盘旋上升的急骤狂风,要是没有狂风的帮助,它是无法飞得那么高的,而且它还得拍击水面才能飞起来,所有这些都决定了鹏鸟所获得的逍遥并不是真正的逍遥,所以它在天空的自由自在也不是绝对的自由自在。

有人问庄子:“那么你认为真正的逍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庄子想了想,给出了答案:“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他的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他不食五谷,只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

那人听了,嘲笑庄子胡思乱想。庄子就打比方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那位姑射山的神人,他的德行,与万事万物混同一起,以此求得整个天下的治理,谁还会忙忙碌碌把管理天下当回事!人呀,外物呀,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所留下的尘埃以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也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仁君来,他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万物当做己任呢!”

由此,庄子认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才是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像这样的圣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也臻于完美,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譬如许由。

尧帝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让他来治理国家,就对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是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要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战国是个人人都想称霸的年代,自己没有土地的,千方百计要占有土地,有了土地的人想占有更多的土地,如今有人要把天下都送给你却不要,这不是要令人称奇了吗!所以庄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附和,有不少人甚至认为他是怪人,和疯子差不多。因此,和庄子辩论的人并不多,庄子为此常怀念远在魏国做官的好友惠施。

惠施和庄子一样也是宋国人,年龄也和庄子差不多。两人从小师从同一个先生,而且从小就爱辩论,只不过惠施十分喜欢对名词概念进行探讨,注重文字概念,后来和公孙龙一起成了九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

惠施不像庄子那样固执,他学成后就四处求官,凭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当上了魏王的心腹,政治地位甚至高过了佩有五国相印的公孙衍,十分风光。外出时,多的时候有几百人几百辆车子跟随,少的时候也有几十辆车几十个随从。

这天他来看望好友庄子。他和庄子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辩论不休,这次也一样。他带了几个新论题来,想看看能不能把庄子给驳倒了。

他对庄子说:“魏王送了我几颗大葫芦种子,我把种子培育出来后,结出来的葫芦大的有五石容积。我想用这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即使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虽然巨大,但我还是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庄子听了,知道老朋友今天是有备而来,但这还难不倒他。于是他就笑笑说:“老朋友啊,你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让我跟你说个故事吧。宋国一家人有个祖传秘方,可以调制出不皲手的油膏,因此他们家虽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但是家人的手都是完好无损。有个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上门去说愿意以百金的高价收买这家人的药方。这家人就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于是就把秘方卖给了那个人。那人得到药方,就跑到水乡之地的吴国来游说吴王。正好那时候吴越开战,吴王就派他统率部队,在大冬天里跟越军激战于水上。因为他让吴国将士们都涂上了使手不会皲裂的油膏,吴军士兵的刀枪握得紧,所以大败越军。吴王因他有功,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庄子的比喻形象生动,惠施想了好一会儿还是无法辩驳,只得认输。但他不甘心就这么输给老对手,于是就对庄子说:“你听着,我看到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

庄子听了笑笑说:“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蹿跃,不曾想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牦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你可以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惠施一听,知道庄子又占了上风。按照庄子的说法,一个人本领太高,智慧太深,能力太强,都不一定是好事。正如俗话所说的,被淹死的人大多都是游泳高手。聪明反被聪明误。有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譬如惠施看不上的那棵歪树,虽然没有用,既做不了椽子,也打不了家具,反倒得以在原野里自由自在地安享天年,免遭刀斧之祸。

应该说,庄子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消极的,但却并不奇怪。在战国中期这样一个天灾人祸连绵不断的年代,依靠个人的力量无力回天,因此,为了逃避尘世的痛苦和险恶,做一棵生长在原野的疙里疙瘩的歪脖子树,不啻为上上之选。所需要说明的是,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所引用的故事很多都不是真实的,譬如像惠施上面说的话,惠施并不一定真的说过。庄子善于“剽剥”(太史公司马迁的评语)他人的话为自己所用,也就是把人家的话改头换面一番后为自己所用。

和惠施辩论时,庄子学不到多少东西,但没有料到的是,和惠施的交往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庄子还不知道他自己很快就要名扬天下了。

三 庄周化蝶说齐物

庄子和惠施虽然是总角之交,但两人后来的观点却是无法调和。庄子生活清苦,平时经常食不果腹,家中有隔夜粮的时候不多,而惠施却风光无比,他在魏国担任相国,吃的是山珍海味,外出时从者数百,因此这两人在思想上有不同是很自然的。惠施由于属于名家,喜欢探讨辩论名词概念,常在和人对话中抓对方一些小辫子,这在庄子看来是不可取的。

庄子曾批评惠施说:“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乐律,惠施乐于靠着梧桐树高谈阔论,这三位先生的才智可说是登峰造极了!他们都享有盛誉,所以他们的事迹得到记载并流传下来。他们都爱好自己的学问与技艺,因而跟别人大不一样。正因为爱好自己的学问和技艺,所以总希望能够表现出来。对不懂行的人显示才能,结果却不能得到理解。各种迷乱人心的巧说辩言的炫耀,都是圣哲之人所鄙夷和摒弃的。所以说,各种无用均寄托于有用之中,这才是用事物的本然观察事物而求得真实的理解。”

庄子对老朋友的批评是十分尖刻的,但批评归批评,两人见了面还是热衷于探讨一些哲学问题。

有一次,庄子和惠施一起在濠水的石桥上游玩。这天风和日丽,水波不惊,在桥上可见水中游鱼悠闲自得。庄子感叹道:“看这水里的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一听,知道今天有辫子可抓了,就立刻反问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一听,知道被朋友抓住把柄了,但又不肯认输,于是就巧妙地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转移法。也就是说,庄子承认他不是鱼,所以从理论上说他无法知道鱼是否快乐;但同样,惠施不是庄子,因此从理论上说,也同样无法知道庄子他本人是否知道鱼的快乐。所以庄子就反驳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施紧追不放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这里,庄子之所以没有落下风,是靠巧辩蒙混了过去。惠施身为名家代表人物,并非浪得虚名。庄子在桥上见了水中游鱼悠然自得,发了一句感慨,却马上被惠施抓住了小辫子。庄子虽然没有认输,惠施并不介意。他知道老友虽然思想和行为在外人眼里都十分古怪,但就知识程度来说,确实是个学富五车的博学家。

因为惠施的地位和身份,庄子的名声也开始慢慢传播开来。能被惠施看得起并常与之辩论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人,要知道惠施可是魏国的大宰相!消息传到了楚威王的耳朵里,他正需要一个能说会道,智谋远虑的博学之人来做相国,如今宋国蒙邑居然还有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那是一定要去聘来的。于是他就让两个使臣带了重礼来求贤。

使臣到了蒙邑,到处打听庄周的住处,有人便领他们到了一条狭窄的小巷,指着一所低矮破旧的草房说这就是庄周的家。这时早已有人进去通报了。庄子正巧不在,外出钓鱼了。庄子平日里常去钓鱼,并不是散心去的,而是为了养家糊口。庄家生活贫困,根本吃不起肉,只有靠庄子平时隔三差五地钓几条小鱼,打几只鸟来改善生活。

庄子的妻子没见过这场面,如今这两个衣冠楚楚的外国使臣带着重礼来见庄子,紧张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她连忙央人把庄子叫回来。使臣倒是很能体会楚王求贤若渴的心理,因此连忙说:“还是我们自己去见庄周大人吧。”

邻里的小孩说知道庄子平时爱去哪儿钓鱼,就引着两个使臣往濮水而去。濮水又名濮河和濮渠,它的其中一个源头是今河南封丘县境内的古济水,那时候是宋国的地盘。濮水离庄子家不远,那里河水清澈,风景优美,庄子不但能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还能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所以他常来这儿钓鱼。

使臣果然在濮水边找到了庄子。庄子见一干人马往水边而来,不禁有些愕然。

这时楚王派来的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行礼道:“庄周先生,我们奉楚王之命前来请您出任楚国的宰相。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您,有劳了。”

庄子一听,这才知道这干人为何而来。庄子想了想,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我倒要问问你们,你们看这只神龟是宁愿为了留下显示尊贵的骨骸而死去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呢?”

两位大臣想了想说:“那当然是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啊。”

庄子说:“那就对了,你们走吧!我不做那只神龟,我宁愿就这样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庄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楚王使臣的请求。使臣劝说无果,只得狼狈地带着聘礼,回楚国交差。

庄子拒绝楚王使臣的事一下子在当地传开了。人们纷纷议论说这个庄周真是个怪人,自家的房子那么破,平时也常吃不饱,却把送上门来的好事给推了。说的人多了,庄子的妻子也开始责怪庄子。庄子就对妻子说:“不要去听别人怎么说,我给你说个故事吧。以前有个拜会过宋王的人,宋王赐给他车马十乘,依仗这些车马,他曾在我面前炫耀。我就说:‘河上有一家人,非常贫穷,平时靠编织苇席为生。一天,他的儿子潜入深渊,得到一枚价值千金的宝珠,兴高采烈地拿回家。父亲对儿子说:“拿石块来砸坏这颗宝珠!价值千金的宝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的黑龙的下巴下面,你能轻易地获得这样的宝珠,一定是正赶上黑龙睡着了。倘若黑龙醒过来,你还能活着回来吗?”如今宋国的险恶,远不只是深深的潭底;而宋王的凶残,也远不只是黑龙那样。你能从宋王那里获得十乘车马,也一定是遇上宋王睡着了。宋王一旦醒过来,你也必将粉身碎骨了。’”

妻子见庄子如此说,只好不再埋怨庄子了。庄子的妻子是想通了,但楚王遣使前来聘请庄子的事还是被传得沸沸扬扬。传到后来,竟被传为是因为楚王使者的聘礼不够重,庄子才拒绝的,于是便有人带了更重的聘礼来向庄子行聘。庄子答复说:“你见过那准备用作祭祀的牛牲吗?用织有花纹的绣锦披着,给它吃草料和豆子,等到牵着进入太庙杀掉用于祭祀时,就只想要做回没人看顾的小牛。难道还有可能吗?”庄子看透了世道的险恶和仕途的多变,因此坚决不仕。

庄子后来常对弟子说:“人不要贪图虚幻的东西,就好比主持宗庙祭祀的官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来到猪圈边,对着栅栏里养着的猪说:‘快点吃,不用怕,啊!我会好好喂养你三个月,用十天的时间为你上戒,用三天的时间为你作斋,到时候我会铺垫上白茅,然后把你的肩胛和臀部放在雕有花纹的祭器上,那有多好啊!’”

庄子说,这样子虽然很好,可是对猪来说,还不如天天关在猪圈里吃糠咽糟。人为自己打算,总希望活在世上能有高贵荣华的地位,死后则能盛装在绘有文采的柩车上和棺椁中。其实人和猪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什么区别,生前高贵荣华的地位,和死后绘有文采的柩车及棺椁其实就像是祭礼时盛放猪肉的白茅和雕有花纹的祭器。既然对猪来说,最好不要选择这条道路,那么对人来说也一样。

庄子拒聘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天下人都知道宋国蒙邑还有这么一个怪人。庄子虽然没去做官,却因此声名鹊起,有很多学生开始慕名前来向庄子求学,庄子也很乐于向世人传授他那逍遥齐物的思想,开始设馆收徒了。

春秋时期,由于学术的下移,有些知识分子开始在民间私人办学。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讲学风气的第一人。在孔子以前,教育只限于贵族子弟,而且由官府控制,所收的学生和所教的内容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贵族的子弟一般都有机会得到教育,而平民阶层的子弟就没有这个福分了。由于周王朝的衰微,原先为王室服务的许多高级知识分子纷纷弃官而去,其中也包括了像老子这样原周王室的守藏之吏。这些人的出走以及所掌管的书籍的流散,为后来的私人办学创造了条件。

孔子最先开始收徒的时候,条件很简单,任何人只要带上十条干肉去拜他为师,他就收下,声称“有教无类”,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教。孔子就在自家院子里的银杏树下开坛讲课。学生就席地而坐,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到了战国时期,私人讲学的就更多了,稍微有些名气的,就会有人慕名前来求学。

关于庄子的教学情况,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但从他著作中的记载看来,他和孔子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

孔子的教学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二是因材施教,举一反三;三是学而优则仕。孔子是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教,在教学时因人而异,用不同的教材和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而且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是要他们去做官,为社会在道德和礼规方面起表率作用,这些都和庄子的观念背道而驰。

庄子自己面对楚王重金而不仕,当然也不会希望并鼓励他的学生学成后去出仕,他更不希望他的学生在道德礼规方面起社会表率作用,因为他生平最痛恨所谓的道德礼规。庄子自己虽然学问渊博,却不一定是个好老师。除了他放浪不羁的洒脱个性,最主要的还是他言不尽意和得意妄言的主张。这是个容易使人感到困惑的概念。他在《天道》篇中这样说:

世上人们所看重的和称道的就是书。其实书并没有超越言语,言语也确有可贵之处。言语所可看重的就在于它的意义,而意义又有它的出处。意义的出处,是不可以用言语来传告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言语而传之于书。世人虽然看重它,我还是认为它不值得看重,因为它所看重的并不是真正可以看重的。所以,用眼睛看而可以看见的,是形和色;用耳朵听而可以听到的,是名和声。可悲啊,世上的人们满以为形、色、名、声就足以获得事物的实情!形、色、名、声实在是不足以获得事物的实情,而知道的不说,说的不知道,世上的人们难道能懂得这个道理吗?

这段话是说语言在日常生活表达中不是万能的,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情感经验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为了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庄子特地用了一个寓言来说明问题。他说:“从前齐国的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做大车轮子的工匠叫轮扁的,在堂下砍削车轮。轮扁见齐桓公读书读得那么专注,就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朝堂问齐桓公:‘我冒昧地请问,您所读的书说的是些什么呢?’齐桓公放下书卷说:‘是圣人的话语。’轮扁说:‘圣人还在世吗?’齐桓公说:‘圣人么,当然已经死了。’轮扁说:‘原来这样,那么国君所读的书,全是古人的糟粕啊!’齐桓公一听,顿时睁大了双眼大怒道:‘寡人读书,你区区一个制作车轮的人怎么敢妄加评议呢!有什么道理说出来给我听,要是有道理那还可以原谅,没有道理可说那就得处死。’轮扁不慌不忙地说:‘我从我所从事的工作观察到这个道理。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手上顺利而且应合于心,口里虽然不能言说,却有技巧存在其间。我不能使我的儿子明白其中的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技巧的奥妙,所以我活了七十岁,至今还在砍削车轮。古时候的人跟他们不可言传的道理一块儿死亡了,那么国君所读的书,正是古人的糟粕啊!’一席话,说得齐桓公无言可对。”

这个故事很可能是虚构的。庄子借轮扁的故事,是想说明,人类虽然发明了语言,并以此表达情意,但一种情意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多无法表达的附加因素。譬如轮扁教儿子怎么样做车轮,他可以告诉他车轮的尺寸、形状、颜色、所用的木料以及用何工具等等,但在具体砍削的过程中,每个部位的斧凿如何下力才是最好,分寸如何把握等等,这些都只能由他儿子自己在实践中慢慢体会,而无法言传。

从某种程度上说,庄子的观点有一定的启发性,否则诗人的儿子肯定可以成为诗人,而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女儿也肯定可以成为另一个世界冠军了。庄子认为那些写书的人并不一定真有什么见解,反之,真有见识的人未必能把他的见识真正完整地留下来。因为语言所能表达的只是要反映的情意的一小部分,其他很多东西都无法同时予以表达,譬如说话人所处的时间、地点、感情以及周围的颜色、气味、冷暖等等。因此庄子说言不尽意,也就是说语言不是万能的,人们无法用它来表达全部情感和想法。

庄子自己学富五车,无所不精,但对学生却不要求他们刻苦学习。

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上课时喜欢睡午觉,并且时间很长。孔子几次提醒他,教育他,要他珍惜时间,不要白白浪费一分一秒。宰予当时答应,过后依然如故。孔子最后叹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腐朽的木头上不能雕刻,肮脏的土墙上不能粉饰,对宰予这样的人,不值得责备啊!”

像宰予这样的学生到了庄子那儿,庄子肯定不会责备,因为庄子常感慨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

想想,要是庄子生活在现代,虽然本人学问极其渊博,但说出这样的话来,做家长的还敢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他那儿去受教育吗?

庄子提倡逍遥、齐物和齐论,他想把他的齐物思想传授给他的学生,但又深知词不达意的局限,因此一直想如何才能最恰当地说给学生听。

一个炎热的中午,庄子在院子里的树阴下睡着了。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蝴蝶。他感到非常愉快和惬意,竟然忘了自己原本是庄周而不是蝴蝶。庄子正在花间翩翩飞舞,突然间醒了,惊惶不定之间方知自己原来是庄周。他摸摸脑袋有些惶惑了,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的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庄周与蝴蝶竟然没有区别了。庄子通过反复思索,认为这就是物我两忘,是走向逍遥的重要途径。

庄子所说的逍遥是纯精神的,有人说那是自欺欺人,有人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但在庄子所处的环境,这种精神上的逍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否则就得时时忍受痛苦,眼观不幸。因此,逍遥和齐物可以说是庄子在一个特殊时代的发明。假如我们把逍遥比作是一般武侠小说中的最高气功境界,一种发功收气都已随心所欲的境界,那么庄子的齐物,也就是像化蝶一样的物我两忘,人与物之间没有任何界限,就好比是打通了任督二脉,是最终走向逍遥的必要前提。

庄子认为人类习惯跟外界环境或相互对立、或相互顺应,行动全都像快马奔驰一样,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之止步,这是很可悲的!人类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也是可悲的!这样的人在争名逐利的过程中,形骸逐渐衰竭。精神和感情也是一样,这种对立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不是人占有物就是物占有人。人占有物,可以具体表现在千方百计地积累更多的财富,造更大的房子,占更多的田地,拥有更多的马匹等。这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是一个通病。人的这种贪婪的欲望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最终的结果是物反过来役人,也就是人被房子、金子、田地等牵得团团转。本来是人想自己得到享受,反过来却成了物欲的奴隶,为这些身外之物而劳心伤神。

正因为庄子认为人类这种役物的欲望是无法消除的,所以他认为惟一的解救途径就是消除人与物之间的界限,物可以是我,我可以是物。正如庄周可以是蝴蝶,而蝴蝶也可以是庄周一样,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界限。假如能认识到这一点,人的役物之心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役物心一除,人的心灵和精神自然就得到了解放,人就因此能逍遥快活,世界上也就不会存在压迫和欺诈,战争和杀戮。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庄子认为他的齐物、齐论和逍遥思想是消除时弊的惟一良方。

比如有后世学者就庄子的良方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可笑的,但也有很多能理解他的人。因为战国时期的精神沦丧,人类贪婪暴虐的现象越来越盛,而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因为他们本人的局限,往往以靠游说帝王或是合纵,或是连横,用来解决问题。庄子意识到,这实在是急功近利的愚昧办法,所以要设远大之论,解说至理,开豁人心。从这一点上说,庄子的用心的确如此。

正如他在第一章《逍遥游》里所说的那样,粪堆上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月的长短;寒蝉不知道一年里还有春秋;而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做春,把五百年当做秋;上古还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做春,把八千年当做秋……人类要是能放弃狭隘的自我,把眼光放远些,精神境界再升高些,就会发现,原先乐此不疲的争斗和占有都是毫无意义的小打小闹了。

伴随着庄子齐物思想的还有齐论。他认为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绝对的谬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既然没有绝对的真理,那么一切争吵和滔滔不绝的辩论也是徒劳的,是没有结果的。

庄子认为由于真理的相对性,任何争吵都是毫无意义的。他有一番让人目瞪口呆的说法:“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

按照庄子的说法,所谓真理从不曾有过界限,言论也不曾有过定准,人们因为各自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是正确的,这才有了这样那样的界线和区别。正因为真理的不绝对性,庄子劝人们不要太执著于对是非的判断和追求,譬如人们说的成语“朝三暮四”中狙公喂猴的故事——狙公(也就是养猴人)养了一群猴,猴子每天要吃很多橡子,但橡子不够了。狙公想要克扣猴子的口粮,就对猴子们说:“从今天起大家的橡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狙公马上便改口说:“既然你们反对,那么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对狙公来说,他并没有多付出,而猴子却因对多和少的误解而先怒后喜。这在旁人看来,显然是愚蠢可笑的。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悠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

庄子认为人生如梦,人生无常,好和坏,是和非之间的界限非常难断定,譬如人们所传说的丽姬的故事——丽姬本来是艾地封疆守土之人的女儿,晋国征伐丽戎时俘获了她。她被俘后非常伤心,哭得泪水都浸透了衣襟。等她到晋国进入王宫,跟晋侯同睡一床而被尊为夫人,吃上美味珍馐时,就后悔当初不该那么伤心地哭泣了。睡梦里饮酒作乐的人,天亮醒来后很可能痛哭饮泣;睡梦中痛哭饮泣的人,天亮醒来后却可能欢快地逐围打猎。正当他在做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睡梦中还会卜问所做之梦的吉凶,醒来以后方知是在做梦。人在最为清醒的时候方才知道他自身也是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则自以为清醒,好像什么都知晓,什么都明了。这是十分可悲的。

庄子铲平了是与非之间的界限,放下了凡人的执著,先随大鹏上九天遨游俯瞰人间,随后又化作彩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他的逍遥齐物的思想也因此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庄子的哲学并非一味教人不着边际的空想。他在《养生主》里提出了非常可行的方法。对庄子来说,世人只要按照那些办法去做,那么人类逍遥快乐的日子就不远了。要想进一步阐明他的观点,他还得借用一把屠刀来说明。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