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璟璟

钟璟璟

发表于 2017-08-09 10:25:41
2037 字 · 962 阅 · 1 评 · 0 赞

Day 16结构:空雨伞法

麦肯锡公司的陈述工具。请选择一个需要得到解决的突出问题,发表意见。分三部分:1、空:是什么——罗列现象,明确话题:2、雨:为什么——指出问题,分析原因;3、伞:怎么办——指明方向,提出对策。三个部分字数大致可按2:2:6的比例。

如何解决父母缺席


幼儿园、小学校门口翘首以盼的以老人居多,傍晚的公园里带孩子放风的多为老人,夜里有不少孩子是跟老人睡的,寒暑假有不少老人直接带着孩子回老家两三个月。这种肆意蔓延的父母缺席现象值得关注。

父母缺席的原因有客观无奈和主观无力两方面构成。客观无奈在于快节奏的大城市生活,以北京为例,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有时间中午回家吃饭、陪孩子、睡午觉,中午扒拉两口快餐能有时间消化再上班就不错了。客观无奈更在于上班路程的遥远和上下班时间的不可逆,以北京为例,来回上班时间两小时算是很普遍的,五点下班到家六点,六点下班到家七点,更多的是七点下班,到家八点。主观无力在于忙碌一天,奔波一路后回到家的体能无力,工作上事物萦绕的精神无力,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自己缺席导致孩子对自己不依赖不亲密的情感无能为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没有办法像老人一样24小时陪伴与照顾孩子,但是时间受限不是父母缺席的理由。父母在时间受限的前提下也可以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并且双赢,在与孩子成长的路上见证自己的力量和成长。方法只有一个:时间用在刀刃上。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条,在生活上,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让孩子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人是你,睡前最后一眼看到的那个人是你。如果加班回到家,发现孩子已经睡了,没关系,你还有清晨。早晚是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时机。其次,每天保证至少半个小时的高效陪伴。最基本的前提是请父母放下手机离自己五米远。高效陪伴是两个人面对面,两人同心做一件事情(陪孩子看电视不算)。父亲可以陪孩子堆积木、转魔尺或魔方、拼图等构造类游戏,母亲不妨陪孩子打鼓、弹拉琴等音乐器械类游戏。毕竟老人陪伴时受能力所限,更多的是陪伴玩恐龙、小车或毛绒玩具这些不需要太多挑战的游戏。再次,生活上千万不可忽略的是陪孩子运动。老人受体能所限,不太可能同孩子一块踢球、跑步、打乒乓球或者羽毛球、游泳,而培养这些有益于孩子一生的运动爱好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父母本身有运动细胞,至少保证一周两次带上孩子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如果父母没有运动细胞,那就和孩子一起一周两次建立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PS,运动宜两动一静,如打乒乓球、跑步与瑜伽(游泳)。

第二条,在学习上,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小学一年级的有效陪伴胜过之后五年的有效陪伴。在小学一年级树立习惯、建立信心与陶造学习热情的时候,父母的有效指导必不可少。错过了第一年,可能用之后十年的时光都难以挽回。如何在一年级有效引导孩子学习呢?其一,用积极的方法引导孩子“先作业再玩耍”。老人经常会念叨孩子,催促孩子去写作业,这样久而久之会变成孩子没有主动写作业的意识,父母不妨让孩子二选一(这个时间往往父母不在家,可打电话。),“你是选择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半个小时?”,同时在孩子写完作业玩儿的时间强化“你的选择真厉害啊,写完作业可以一直玩儿,玩儿得更尽兴呢。”如果孩子先选择玩半个小时也可以,反正你已经在神不知鬼不觉的前提下设定了半小时的界限。其二,在孩子写作业遇到问题求助时反应迟钝或者主动示弱,培养孩子主动思考,主动翻书,查工具书的好习惯。当孩子问父母算术题时,你可以哼哼唧唧自己在草纸上画竖式或者掰手指头数,或者翻书假意寻找思路,或者提议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其三,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有错误的话可以告知孩子让孩子二度检查,或者沉默不语,让老师批改时红笔处理。让孩子逐渐为自己的粗心负责人,养成细心的习惯。此外,规律作息,八点半孩子一定上床准备睡觉。如果可以,尽量早上由父母送孩子上学。

第三条,在情感上,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在孩子向你打电话或者当面哭闹表示不开心情绪的时候,先移情,进行感情链接,再开导。老人普遍不喜欢或者害怕孩子哭闹,于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或者有求必应,或者打骂哭闹的孩子。老人这两种处理孩子哭闹的方式都是不健康的,没必要给情绪贴上道德的标签。需要父母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第一步,移情。如“妈妈能感觉到你特别生气,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第二步,肯定。“你刚才表达的特别清楚,你说你特别生气是因为找不到心爱的玩具了。”第三步,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的玩具可能在哪里呢?会不会是在…”。第四步,在问题解决后,提醒孩子去喝一杯水。如果孩子是因为不合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大哭,也不要粗暴指责打骂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小屋里哭,给她递上一杯水,“你想哭就哭吧,哭完别忘了喝杯水润润嗓子,不上火。我们在外面等你出来玩儿啊。”

父母不是因为完美才能成为父母,而是因为成为了父母,才在育儿道路上成长、尽善尽美。父母不缺席,孩子与父母才能一同健康成长。很多时候,你背负的十字架也正是你的救赎和祝福。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