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sa

Eossa

发表于 2018-07-01 23:17:52
777 字 · 1000 阅 · 1 评 · 0 赞

"我只知道他是我的爹,他还是谁的爹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咱爹不仅是我爹,也是你们的爹,那就一定会想到分摊责任,否则心理就会不平衡,只要你是个人就会这么想。”

“讲责任本来就是个错了,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孝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美德?是非得把所有的干净地都弄脏了才踏实的东西。”

“没钱的子女多了,办到哪里是哪里,尽心尽力是标准,办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

《天道》里的丁元英,在父亲重病住院,大哥提出大家分摊下责任的时候,如是说。

看完,再写下来,感触又不同。

奶奶生病,老人扎堆住院的地方,看了自家和别人,各种子孙亲戚来探视的表现,归纳出大概三类:

出场类。这类占大多数。出大事了,总得到一下过问下才行。这类基本没太多感情,集中在大部分亲戚和少数漠然的子孙。外围晃一圈,手机刷一下,亲戚自不必说,第三代第四代无感也很正常,没相处过总没啥感情,又都是工作、学业时期,更是没啥心思。第二代子女漠然的根源归根无外乎一个“钱”字,想来也不意外,亘古不变的结节。

责任类。很不错的一类人。通常是生养的子女,女性更多。贴身照料,应该说照顾得都还周全,因为常念家中的孩子没人给烧饭吃,家里还有事自己还有事,行为中更多体现为形式和义务。最明显的表现是缺乏照料中的情感陪伴。

出于爱。稀有品种。深厚感情的子孙。看得特别仔细。对护工的粗手粗脚各种看不惯,看着自家人被这么摆弄万般不舍,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剩下的事自己能做就不假借他人之手。经常会发现这样或那样问题,向医生护士提问。最不同的就是照料中的互动,眼神、肢体、语言,身到心在。

以上现象我理解为缘分及个体认知的不同。 我们总是更容易向下释放爱意,对上采取保留,这是为什么?付出多才在乎多吗?依此推,无怪乎要说:人,最终都是孤独的。

还是那句话:不要以为那是别人的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天地。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