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sa

Eossa

发表于 2018-07-08 22:03:25
630 字 · 1021 阅 · 1 评 · 1 赞

这段时间由于生活环境的问题,总想到这个问题:孝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几千年来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可谓“孝的文化”。可见孝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到今天,我们还在大力提倡“孝”。可是,我疑惑了。

 提倡显示的是缺失。如果是几千年渗透的文化,应当已经深入骨髓,如睡觉吃饭,已然该是从自觉到自发的行为,已然是“该“,而无需再冠上美德一词的存在。那现在大力提倡,反复强调为那般呢?

原因只有一个,即便几千年,这个文化依然缺失。几千年不足已改变这一项行为。

人性的弱点使然。趋利避害,追名逐利是天性,“官本位“根本不用提倡,浩浩千年一直扎根于社会的文化基底,影响深远,功也好,名也好,逃不过一个”利“字,大家都见到了它直接切实的好。”孝“呢,所以给冠于一个美德名声,希望借此发扬。事实上孝是一件需要用心用”爱“去完成的事,因为不能见到直接的”利“,如果借着美名宣扬,无异于交易,就到了一个说即使错的境地。所以真行孝,不能单靠行为支撑,更需要完备的心智。心智的文化工作没做好,孝就完成不了。

这里不得不说教育的忽视。孝,是家庭文化,不是故事,不是口号,是言传身教,是日积月累的润物无声。家长在教育子女孝顺的同时,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切实对上辈行孝,这个教育就是无效的,甚至是反面。我们的教育方式大多靠文字靠说,极少注意施行,于是泱泱几千年,永远在喊,徒有虚名。

 可见文化与时间无关,跟实用性有关。几千年,代表着历史,代表不了文化。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