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妹

刘小妹

发表于 2018-12-15 22:05:29
780 字 · 1117 阅 · 0 评 · 0 赞

  其表现为:性(四气),味(五味),归经,无治,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寒,热,温,凉,平,经长期实践,药物作用于人体(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能减轻式消除温热病证的药,一般属于凉寒药,相反则是温热药,平者皆可。

  五味:辛,甘,酸,苦(包括涩),咸,淡。

  辛—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如麻黄辛温,薄荷辛凉,木香行气,红花行血。

  甘—补益,和中,缓急,如党参,熟地补气,补血,饴糖,甘草和中。

  酸(涩)—收敛,固涩,如:黄内,五味,龙牧涩精,敛汗,五倍子,赤石脂涩肠止泻。

  苦—能泄(通泄、降泄、清泄),燥(热燥,寒燥)及坚阴,如:大黄,黄芩,栀子,苍术,黄连,黄柏(坚阴)知母等。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如:能软瘰疠,痰核,痞塊及热结,便闭等证(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如水肿,小便不利用,猪苓,茯苓等。

  升降沉浮:改变向上(呕吐,踹咳),向下(泻利,崩漏,脱肛),向外(自汗,盗汗),向内(表证不解)的药性,具有相对应的升降沉浮,这与药物的质地,性味,炮制有关,如酸咸无开,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等。

  归经:指药物对于人体某一部分或几部份(脏腑,经络)的选性作用,但必须与其性能相结合,因同归一经的药物温,清,补,泻的作用,如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皆入肺,但作用不同,此处还必须了解脏腑经络变化的相互影响,如肝阳上亢,可采用补北等。

  有毒无毒:药物都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利用寒药(寒毒)攻祛毒、温热病,用热药(热毒)攻祛寒凉病,以毒之广义也,“气“,“味“,正以养人正气,“气“,“味“偏以祛人邪气,以偏纠偏,这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

  侠义之“毒“指的是有一些药物作用于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用得不当,可导致中毒,在临床上也可采用“以毒攻毒“的法则,但对选药及药量慎之、慎之。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