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羊

七羊

发表于 2017-03-12 20:48:36
1631 字 · 1459 阅 · 2 评 · 0 赞

d32hslsgbzd

我是个卿迷,自2004年董卿主持青歌赛开始,就对董卿异常的欣赏和关注,我折服于她在青歌赛中表现出的机敏、睿智,更倾心于她在主持中向观众传输的大量的有关比赛背后的故事,感到青歌赛真是一场价值极高的听觉加视觉的盛宴。在一场场比赛中,既饱听了各民族歌手演唱的各种风格的歌曲,又收获到了余秋雨、赵易山、徐沛东等业内名家关于文学、声乐知识的普及,还能从主持人那里听到那么多不为人知的、选手家乡的民俗风情、亲情,真是太过隐、解渴了。

自那届青歌赛起,董卿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但你知道吗?她在青歌赛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主持,她在比赛现场给观众传递出的比赛之外的信息,她那看似不经意的信手拈来,不时的给人的惊喜,除了与她的强闻博识的天赋,大量读书的积累及勤奋敬业有关外,更是主持前与选手深入交流,大量访谈,一再准备的结果。

董卿曾在一篇学术论文中谈到,主持人的创作过程,其实是节目录制前细致翻阅背景资料、采访幕后、撰写提纲、草拟案头,在掌握了大量的信息素材后去粗取精,反复提炼,最后在镜头前以生动而又接地气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因此,在2004年开始主持青歌赛时,在最多时连续43场直播中,她不只满足于选手姓名、曲目的简单播报,而是主动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挖掘选手背后的故事,每天中午12点,与每个参赛选手交谈,把掌握的一手资料提练加工,总结成不同的亮点穿插在直播当中,从而给观众呈现出了许多比赛背后的感人故事,使整个青歌赛既有专业歌唱的精彩,又有浓浓的人文气息,丰富了整个比赛现场。之后的连续3届,董卿一次次的出彩,被专家誉为青歌赛是董卿 “一步一景的九寨沟”。

而在做电视主持人20年,主持过上千场节目,从青歌赛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到国庆节、中秋节、春节等等的一系列节目,都是在 “深入再深入,准备再准备”中走过来的。

《中华诗词大会》及由董卿首次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火爆推出,再次验证了“准备再准备的力量”。很多人惊讶于董卿的知识储备,但董卿说,大家不要因为一档节目的火爆,就把里面的人都神话了。我们都是人,诗词大会也好,《朗读者》也好,都是要做充分准备的,没有哪个人是在台上信口雌黄的,我也从来不敢这样。《朗读者》前后准备、反复打磨了一年多才推出,为做好每一期节目,董卿和她的团队常常工作到半夜。在录制柳传志的朗读前,为确定朗读内容,光见面就有2次,之后又通过他的秘书反复沟通,才有了那令人动容的《写给儿子的信》在《朗读者》上的温情呈现。

我们常说,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在董卿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进一步说,“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既是成长、成功的规律,也是做好其它任何事情的方法论。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也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其实,成功与准备的关系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但仅仅知道而不去做,是无意义的。学习董卿、欣赏董卿的正确姿势,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由此及彼,知行合一的去做。

比如,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你是部门负责人,还是一般人员,当我们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时,我们是否明确了任务的目标?是否把属于职责范围内的活儿考虑周密、细致了?是否与相关部门的小伙伴进行了沟通、交流?是否站在领导的角度,把与这件事有关的因素统筹考虑了一遍?是否考虑过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是否有应急的预案?是否列了任务清单?

再比如,对于我们喜欢写作的人,在写一篇文章,或出一份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时,是否做到了“深入再深入,准备再准备”?我们写作前搜集了多少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梳理出了多少素材?面对庞杂的素材,在我们脑中进行了多大程度的储存、发酵?我们在脑中反复思考了多少问题?问了多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许多公众大号们谈写作经验时都说到,要写出一篇1000字的像样文章,需要有10万字的阅读及资料的收集垫底,我们做到了吗?

如果没做到,如果也想像董卿那样不甘于平庸,如果也想逼自己一把,职业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