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18-04-15 01:25:58
5406 字 · 1543 阅 · 0 评 · 0 赞

cdcb6202943aeadbbd2aa2e36e73225a

撕蛋  2017年9月2日

今天的文,用知乎的话说就是:谢邀。

最近太多人问我怎么看《十三邀》中马东怼许知远的事,我说,没什么好说的,然后朋友还是问,我后来被问得不耐烦了,我就说,许知远在制造垃圾。然后朋友又问,你难道不打算和年轻人说说你的看法吗?(讲真,老子最近在闭关,真的不关心什么年轻人的看法)然后,我说,《十三邀》没有意义,为什么我们要关注?然后朋友又说,至少对我们年轻人是有意义的。

讲真,好累。

如果这朋友是一妞,我真心觉得一炮解千仇。

结果,刚刚,又一群朋友问我。

好吧,你们赢了,我写文。

我写文还不行么?

比心,爱你。

我是小日。

037baaf583e7a918d26cc9d03ddf6c72

垃圾制造者许知远,与,装疯卖傻的马东

文:小日

(1)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许知远《十三邀》之前,还有一档类似的节目,冯唐的《搜神记》。应该是前后脚的关系吧,所以,我不知道是不是许知远看了冯唐的《搜神记》后才决定要做《十三邀》。

而事实上,《搜神记》做到后面就一集比一集难看,我在那时意识到一个本质:一切访谈类节目,到了最后,都有可能成为主持人一个人的自嗨游戏。

所以,《搜神记》到了最后,就水了,成为冯唐一个人自恋的舞台。

然后,我们看到了《十三邀》。

《搜神记》和《十三邀》从内容形式上有相似的地方,也有所不同。

相同的是第一期嘉宾都姓罗,《搜神记》是冯唐PK罗永浩,《十三邀》是许知远对话罗振宇。而不同的是,《搜神记》有很多技能的PK,而《十三邀》更多是纯对话,从某种意义上,冯唐的自恋游戏,要比许知远的自恋游戏,稍微走心一点。

但本质上,其实无论《搜神记》还是《十三邀》都没什么价值。

我说的没价值,是指:他们既没打破这时代的固有秩序,也没让牛逼的人发光,更没基于大V本身,创造出新的对于观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说句难听的,在受众利好层面,还不如曾经的《赢在中国》,而从这角度来看,《搜神记》和《十三邀》都是过于私人化的产品,它们身上都有浓重的个人主义。

而有时候,太自我意识,未必是好事。

(2)

回到主题,我不喜欢《十三邀》。

其实从第一期开始,你就能感受到许知远的吃力,不过,所幸的是,许知远第一期请的嘉宾是罗振宇,罗振宇严格意义上是商人而不是文人,所以,当同样班门弄斧许知远遇到知识搬运工罗振宇时,多少还能接得上去。

其实,在第一期的《十三邀》,许知远就被弄得很笨拙,他试图用“挽歌”来形容自己,打同情牌,而试图还原罗振宇狡猾的本相:一个焦虑的进入人生下半段继续赚钱的商人。所以,第一期的《十三邀》就已经很镜面化,许知远和罗振宇成为彼此的对立面,一边是试图抓住精英文化的本源,唱挽歌的许知远;而另一边,是牢牢抓住某些迫切想成为精英的投机分子的焦虑心,试图通过包装知识点而变现的罗振宇。

第一期《十三邀》看来下,谁也没有比谁高级:一个是时代的“弃子”,一个是乱世的“盗贼”;一个努力争夺知识分子的脸面,一个抓住时代所剩无几的收割期。

相比之下,我或许更认同罗振宇,在商言商,有时也挺好,别把自己包装得太高尚就行。

至于许知远,我真心不知道他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这就是我不喜欢《十三邀》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说做一个项目、节目或者内容,你首先要真诚吧。如果说许知远“真不明白”,那他的书或许都白读了,而如果说许知远“假不明白”,那他就是挺让人看不起的。

我最讨厌的,就是牌坊婊。

而事实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夹缝求生的就是《十三邀》,别人看到的是偏见,我只看到了一个“性格有缺陷,过于自我,且不愿接受现实”的“知识分子”。

如果许知远是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样的代表,不要也罢。

(3)

《十三邀》有一句话,叫,带着偏见去看世界。

这句话本身,就是欺负读书少的人的。

我读书少,我也是粗人,但我更相信另一句话是:“许多人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这句话的本质,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去思考,而是说,思考的本身,就是带着偏见的。而这一点,也仅仅是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意思,后半部分意思是:所以,我们对一切人、事和物,都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在看《十三邀》第一季时,我就很担心,尤其其中有一期是对话李安,你看完,就会明白什么叫现实版的“坐井观天”,许知远和李安在那期节目中,早就已经是一天一地,整个节目做下来,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如果《十三邀》的对谈方式是许知远原创的,那他或许发明了一种“独白式访谈”,嘉宾之间你一句我一句,大家聊的都不是一件事,答非所问,问非所答,没有深入、没有指向、没有结论,莫名其妙。

所以,我经常和别人说的就是,偏见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千万不要只剩下偏见。为了偏见而偏见,就很凶险了。因为,这样的节目内容播放出去,你会发现你培养了一群狭隘、自我且不求甚解的偏见主义者。

说到偏见,前几天,腾讯公益刷屏,某些自媒体人质疑公益的本质,被键盘侠嘲笑说,“你有没有发现,每次热点事件刷屏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每当大多数人热烈地表达着同一个态度、做着同一个举动的时候,那一小部分人总会跳出来,表明自与众不同的态度和做法。”

当时,王五四反怼此观点的原话是:“我觉得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质疑当然不是故作清高,更不是为了什么与众不同,质疑就是一种权利,一种对当下现实的判断,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我对王五四的话,是认同的,保持质疑和偏见,是这个时代,孤独思考者存在的本质。但如果纯粹只有质疑和偏见,那就很无意义了。

而事实上,《十三邀》一直在制造这种没有意义的看似偏见却很狭隘的“知识分子光环”,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无意义的偏见,无观点的结尾、无态度的嘘寒问暖,构成《十三邀》的全部。

这就是我说《十三邀》很垃圾的原因。

(4)

我身边有很多许知远的朋友,合并同类项,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身边有很多知识分子。

我还有一些群,群里有左也有右的公知。我屏蔽了很多群,只是偶尔看看他们聊天的内容,我不知道这些知识分子和公知每天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去打嘴炮,如果他们把自己重组偏见的能力,用于参与社会劳动,或许,这个时代会好一点。

我很害怕所谓知识分子。

我或许更接受王朔说的《知道分子》,很多观点、理论,你知道了,不等于你就是知识分子,同样的,也不能说你知道了别人所不知道的知识,你就是高级的;更不能说,你会掉几个书袋,你就是精英分子,这些观点,都是很狭隘的。

当代的知识分子,有很多真的其实就是信息的搬运工,知识分子最擅长玩弄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用你的阅读盲点,来彰显自己。

有时候,我也觉得他们是不是搞混了,他们看到了民国先生那一套礼节,却没有看到民国那一代的风骨。在民国时期,是东西文化的交流,文人写字,很喜欢引经据典,而事实上,当你做学问做到高级,你自然明白,什么叫说人话。你读过很多书,你只能引用别人的名言,你无法重组成自己的话,那就是你知道而已,你没有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和见识。

生活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不怎么说人话。他们用过于理论化、概念化甚至刻意发明挪用生僻字、陌生观点来包装自我的能力缺陷。严格意义上说:很多知识分子都容易陷入自己的幻觉和表达方式,陷入知识泥潭的他们,甚至无法清晰而完整表达自己的问题指向,而许知远在《十三邀》中很多看似特别装逼,但其实让人懵逼的提问,其实都是知识分子能力缺失的体现。

所以,在我眼中,有很多知识分子,都是没有真能力、真本事的人,他们没有办法把知识吃透,又着急表达,以至于:消化不良。

(5)

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消化不良。

我每次听别人介绍一个人说他是知识分子,或者公知。

我都会深深叹一口气,什么知识分子,什么公知,无非是一个写文字,做点编辑工作的,不得志的文人而已。

在我的概念中,我并不认为知识分子是一个“长久的词”,用数学的表示就是,知识分子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用社会学的角度,知识分子是一个时间点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线概念。

简单说,一个人,就算你是知识分子,你也不可能一辈子永远是知识分子。

严格意义上,知识分子,并不存在于当下社会阶层的划分,因为,如果你有输入和输出,你很容易就能跃升到精英主义或者富裕阶层、权贵阶层,很多知识分子会说自己看不起权贵、又觉得富裕阶层就是土豪,而事实上,是他们没有能力成为“更强大的人”而选择打打嘴炮、泡泡文艺女青年、假装体面而看似有学问的一生。

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角度,无论“入世”还是“出世”,知识分子都是一群怂逼,他们选择假嗨,热衷小圈子、在相互吹捧和自我感觉良好中度过看似高雅但永远不会被历史记住的一生。

知识分子亲手制造知识分子的宿命。

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是纸上谈兵的人,他们是各种道理、理论的搬运工,但唯一缺乏的就是实践,因为缺乏实践,他们对社会的偏见往往有进无出,所谓有输入没有输出,就是指在知识分子自我价值体系和社会现实现状格格不入的矛盾与无意义之中,知识分子们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能改变这个世界的任何。

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甚至没有自理能力,他们抑郁、焦虑、闷闷不乐。

至于知识分子的出路,一般有三种,一种是争上游,成为国师,或当代所谓的士大夫精神;一种是成为大家,开枝散叶,桃李天下,一代宗师;这两种,一种是切入时代的本源,尤其在中国的语境下,纯粹打嘴炮的知识分子,永远是被时代阉割的对象;而另一种是把身上的真本领,用于传业授道,拥抱未来。

这两种都没有背离知识分子的底,还有一种,就是弃文从商。

并不是所有知识分子都有弃文从商的魄力和勇气,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对内,文人相轻;对外,文商相鄙。

一个人,从文人过度到商人,是一个知识分子开始接地气的第一步。

兼具文人和商人属性的,就是马东。

(6)

区别于制造垃圾的许知远,《十三邀》无意义的对立面,是《奇葩说》。

我认同马东5%精英分子的理论,而事实上,《奇葩说》针对的不是精英,而是年轻人,这是许知远的第一个认知错位。

在商言商,其实第二季《十三邀》的第一期,许知远对话马东,两人也都没有好到哪里去,同样是一个活不明白的人对话一个活明白的人,《十三邀》并不高级,两个人各取所需而已。

许知远找马东,还是希望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多少能获取点时代的关注,赚点眼球经济;而马东接受许知远,无非是希望给《奇葩说》和个人形象稍微“高级点”,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也别忘了自身本事文化人。

这样的各取所需,本身没毛病。

而唯一的毛病就出在于:马东活得很明白,但许知远依然很偏见和傲慢,所以,我们看到许知远的尴尬,而事实上,这样的尴尬,是许知远自找的,因为他压根没想好好研究马东,同样的,他压根看不起《奇葩说》,这样的封闭和偏见,就很傻逼了,一个对话节目,连对嘉宾起码的接纳、研究和尊重都没有,就谈不上对话了。

许知远找马东谈《奇葩说》,但许知远内心不屌《奇葩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只不过观众不买账,许知远不屌奇葩说,那我们可以选择不屌许知远,因为,我们没有义务为许知远的傲慢和偏见买单。许知远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拷问,什么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找到答案之类的,怎么看,都很傻逼。

用我家保姆的话来说:那人有病。

所以,马东心里明镜似的,反正你也不屌我《奇葩说》,我就装疯卖啥好了,打打王者农药,哈喇一下公司90后员工的吐槽事,打完收工。

这一点,我特佩服马东。

你要靠我上位,那就比比段位,你带着偏见和质疑来,我就化,各种卸力,让你无法发力,你再傲慢下去,就让大家看看你有多傻逼。

所以,糟糕的《十三邀》的问题本身,还是许知远。

这是一次因为内心过于膨胀、狭隘的认知、准备不足,又故意加罪,并加罪失败的访谈。

许知远很想给马东盖棺定论,但他做不到。

他做不到的原因是,许知远本人,就是这时代的弃子。

(7)

我们每个人,你,或者,我,都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弃子。

什么叫时代的弃子,就是你的观点、认知、行为,和这个时代没什么关系。我觉得许知远真的可以和冯小刚好好聊聊,因为冯小刚,也是时代的弃子。同样的还包括王菲。

所以,时代的弃子就是一句话:这个时代压根不需要XXX。有一天,你的名字被填空进去了,你就成为时代的弃子。

比起许知远,马东,并没有成为时代的弃子,这是说马东活明白了的一个原因。我能理解许知远内心并不接受马东所说的,他喜欢这个时代。当如果你是马东,你也会喜欢这个时代。

而事实上,当你用心去感受这个时代每分每秒发生的变化,那些年轻的潮流文化思想,那些充满无限可能,看似冒险却无比新奇、刺激、多元的新文明、新元素、新观感,你自然会发自内心地说,其实你是喜欢这个时代的。

绝大多数厌恶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在这个变化迅猛的时代中,失去了主场、失去了舞台、失去了话语权的人。

在年轻人的市场、在新的娱乐方式、在新的网络语境中,马东正坐着头把交椅,他怎么会不喜欢这个时代呢?

而事实上,回到做人做事本身,回到文化大家本身,我很欣赏马东,他不仅有观点,并且有路径,相信每一个看过《奇葩说》的朋友(虽然后面越来越水)至少,或多或少,会对自我的人生、当下的时代、生活的观念有所启发,有所反思。

这就是马东高级的地方,既然这时代需要娱乐化的语境,那我们就用这个时代年轻人所需要的对话方式,让这个世界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我同样喜欢的还有蔡康永,他也是参与不同娱乐节目,但他确实也在节目中,用转移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思维、眼界,稍微开阔点,不那么狭隘。

从这一点来看,马东,是装疯卖傻的文人,我们说的,最高级的聪明,难得糊涂,就是马东这一类。这就是明明白白的商人,他既是知识分子中选择第三种出路的弃文从商的人,也是知识分子第二种出路中选择桃李天下、开枝散叶的人。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