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限

学习无限

发表于 2017-04-23 21:44:18
3198 字 · 1388 阅 · 0 评 · 0 赞

Gladwell在《异数》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简单地说,任何人要在任何领域出类拔萃,脱颖而出,都需要认真投入10000小时以上。10000小时是一个

突破的临界点。以每天10个小时算,10000小时相当于三年。也就是说,要做成功一件事情,你就要每天

10小时投入,持续3年。如果每天只有5小时,那么需要6年。


那么为什么我老婆做了一辈子饭,她为什么没有变成顶级厨师?

我们上网上了几十年为什么没有变成网络工程师?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写了10年的字,但字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我们纵然坚持写上20年日记,也不会成为村上春树;

广场舞大妈跳上30年舞也不会成为出色的弗拉明戈舞者

……

我们总是倾向地认为:付出终有回报,单纯的努力就一定能持续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

而事实及大量科学研究结果都一并证明:并不能。

显然,我们理解的“一万小时定律”是错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

我们普通人都忽略掉了它的限定条件。


必须是刻意训练,而非重复训练

你每天做家常饭菜只是在做“家务”,所以你不会深入研究食材、配料、火候以及没有有意识地去创新、探究和改变,自然就无法成为顶级的厨艺大师。你每天上网,只是浏览八卦,小说,打游戏,而不会努力去了解,深入学习网络的日新月异的技术升级,探索不同需求的可能实现方法,自然也就不会成为网络工程师。你每天写日记,可能只是每天记记流水账,记录一下心情,天气,遇到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而不会努力探索写作的技巧,文学的训练,表达的升级,思想的升级,自然也不会成为树上春树;广场舞大妈每天跳广场舞,只是排遣生活的无聊,或者适应不了孤独和寂寞,把自己置身于喧嚣,而不会去训练跳舞的技巧,拉升筋骨,塑造形体,自然也不会成为弗拉明戈舞者;...




Noel Tichy提出过知识的三区理论,最里面是舒适区,中间是学习区,最外层是焦虑区。舒适区是你已经熟练掌握的,焦虑区是你完全不会对你来说挑战比较大的,而学习区,是你既略有了解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可以说,学习区是最理想的状态,保持一直在学习区学习,进步和持续性都会比较可观。

所以,一万小时定律的前提是刻意的、追求更高技艺的专门训练,而不是为了工作或者娱乐的重复性训练,是在心底里追求超越和改变的训练,而不是适应性、惯性的重复训练。

一万小时定律最核心的是内容,是刻意训练的方法,是对一个确定的、具有严格因果关系的具体目标的不断挑战和颠覆创新的过程,从而获得技能的根本性提升和知识层次结构上的升级。

换一个表达方式,要想进步,你必须到学习区待着。



怎样进行刻意训练?

对于“写作”这个“技能”而言,通常包括:

读者分析

主题定位

知识储备

文章结构

措辞风格

拟定题目

切换视角检视

批判性检视……

等等系列技能点,我们不可能同时训练所有技能点,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刻意训练”首先应当是:

1.拆解技能点,直到不能细分为止

任何岗位的主要职业技能都能分拆为若干独立的“子技能”,我们进而得以准确“定位”制约你整体能力的“瓶颈”技能点。

技能点拆解后,我们就能够清晰的找到自己的“短板技能”,需要优先“刻意训练”的地方了:

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按照MECE原则(相互独立不重复,完全穷尽无遗漏)将之拆解到不能再细化的底层技能为止,然后再“逐一刻意训练,单点突破”。

对,需要“刻意训练”的技能点越细,效果越好。

由此可见,牛人们谈笑间信手拈来一句文案即可震撼灵魂,表面看似简易,其背后却是经过无数次摆脱大脑自动化、走出舒适区、持续迭代尝试,重复训练之后才拥有的,远非一朝一夕之功。

又比如,东汉末年,曹植之所以能以“七步诗”保全性命于乱世,全凭着将“诗、词、歌、赋、用户心理、专注力、创意素材收集……”等各项子技能训练的淋漓尽致才能出口成章,若换成一般人就不是“煮豆燃豆萁”……

估计直接“君在釜中泣”了。

2.对标外部专家,单点高频训练

当我们训练具体某一技能时,最佳的策略就是找到最优秀的参照对象。

但是,除非在体育、竞技领域,我们能够轻易辨识出“世界第一”,对于“知识技能”而言,无论是哪一个职能岗位,我们都很难找到一个“最牛叉”的学习对象。

比如,我们不可能找到最厉害的程序员,最厉害的运营、最厉害的HR,最厉害的销售……

但这恰恰是(经MECE原则)拆解细化“技能点”的优势,我们可以轻易找到学习某专业技能点的最佳“老师”,而不仅仅局限于向本行业的专家学习。

而事实上,在绝大部分“技能点”上,本行业的专家都远称不上“优秀”。

以销售为例,就拿“同理心(共情)”这一技能来说,再牛叉的销售,他对“同理心”的领悟绝对远不及该领域的心理学专家到位。

所以你需要的不是请教你所在行业的高手,而是找到对应的心理学子科目进行学习、训练,然后将成果应用到你的工作场景进行验证。

又比如,对于“文字驾驭能力”,最好的老师绝不是来写文案的高手,而是那些受过文学训练的人。

毕竟,“刻意训练”针对的是一个个非常小的技能点,而职场工作要求的“连贯性”会影响“刻意训练”需要的“高频、大量、重复性”的要求。

当你将这些独立的底层技能都“刻意训练”的差不多之后,你会蓦然意识到:

以前觉得“很厉害”的职场老鸟(凭着直觉磨练过来而非“刻意训练”过的人),其实大都水平非常“业余”。

很多朋友到这里可能会犯难了,这么多细化的技能点需要“刻意训练”,那得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啊。

当然,但也不是没有“加速”的办法。

3.训练加速器:善用“专注敏感度”

一旦你开始学会驾驭大脑的“专注”能力,你一定会惊讶于自己这么多年来,怎么就忽视了大脑这个不离不弃的好伙伴好同志呢。

不信,你尝试下对大脑下达一个指令:

留意你视野内的“绿色”。

是不是突然觉得所有绿色的事物都“凸显”了?

对,当我们针对一个技能点进行训练时,可以强制唤醒该技能的“职业敏感度”,这将极大的加速训练进展。

例如,如果你需要“刻意训练”某方面的能力,那么,唤醒你的职业敏感度(类似职业病状态),你可以把一切都当做训练对象:

比如,当你看到领导忙的焦头烂额时,就可以适当移情到自己身上:

当你自己很忙碌,别人跟你沟通时,你希望他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一步到位,直接说事)?

当你下属给你汇报时,你希望看到怎样的汇报材料(言简意赅,注重结果)?

又比如,当你妈妈觉得你冷,拿衣服给你穿,你极其不耐烦的推掉时,你就可以移情下:

当你觉得你狗狗冷,给它添衣还被它咬一口时的心情……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刻意训练“文案的说服力”,你依然可以把周边的一切都纳入训练对象:

比如,你屁股下的椅子,给它写一句话文案要怎么写?

它的卖点是什么、怎么吸引注意、怎么唤醒渴望……

甚至,路上看到任何的广告,都像雷达眼一般扫描下:思考吸引你的地方,不吸引你的地方……

诸如此类,借助“专注敏感度”吸收业余时间的大量高频训练,不用多久,你就能随时切换到不同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这就是那些“年轻有为”之人的成长模式:刻意、专注、敏感、加速升级。

4.找到镜子,寻求反馈,持续迭代

如果你想要知道“刻意训练”是否有效,就必须事先找到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随时给到自己反馈,即刻调整,而不至于反复训练“错误的技能”,以致走火入魔。

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技能都非常容易找到各类精确的反馈指标:

比如,新媒体运营,可以通过阅读率、阅读完整率、分享率、收藏率检测你的训练成效;

又或者,对于电话销售,可以通过有效客户的“挂掉电话所在环节”的统计数变化来反馈;

对于一些实在难以统计到数据的职能岗位,可以通过目标的主观反馈来判断。

我们直觉会认为,那些被社会淘汰的人大都是因为自身懒惰,不思进取。

然,事实却总是出人意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异常勤奋、努力。

但单纯的努力就好像“愚忠”一般并无多大价值,我们需要的是“有技巧的努力”。

“刻意训练”的方法虽看似繁琐,但它却是任何一个牛人,从资质平平的普通人磨炼而来的“必经之路”,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真正的“捷径”。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